第198章
六个内定人员,其他四位都是有关系背景的,也都是熟悉的面孔,邓太安是因为诗会上夺得了头名。 除了五人,就数唐寅比较特殊,说身份背景高吧,他又是农家出身,说身份低吧,他又有特殊推荐信。 明明就要被谢斋长赶出书院,却又杀出个马山长来。 这家伙的生命力,就像小强一样顽强。 一众考生纷纷好奇的看向唐寅,就连内定的四人,都聚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唐寅。 邓太安一脸的若有所思。 只有唐寅魂飞天外,想些有的没的。 刚才那马山长,给他的口型便是“庄师”两个字。 他知道庄墨寒在白鹿书院,只是没想到,竟然连山长都认识。 庄墨寒曾经也给他说过,若是来白鹿书院,只要提他的名字便可。 唐寅没有提庄墨寒的名字,马山长却是主动跳了出来,显然那个老家伙是给他打了招呼的。 也就是看在老庄的面子上,唐寅这才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唐寅的想法,肯定要啐他一脸。 要知道,周边数个省,能够拿到推荐信的,也就千把人,这些人中,最终也只能留下区区两百人,可想而知能够留在白鹿书院有多难。 这家伙,竟然想跑? 等了半个时辰左右,通关的考生,也陆续来到白鹿讲堂。 唐寅抬眼望去,人数足足上千,显然,前面两关,没这么淘汰人。 真正的考核,其实就是第三场,内容便是写八股文章一篇。 果然,随着一声锣响。 一名褐发老者走到了中间的空地上,老者衣着虽然朴素,却是很干净,没有一丝褶皱,发髻也梳理的一丝不苟,脸上神情严肃,就像一个有洁癖的老学究。 通过身边考生的议论声,唐寅也得知了此人的身份。 老者便是举人院的柳斋长。 这老家伙,性格刚直,教学严苛,却是饱读诗书,一身学识,曾经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 这个身份让,顿时所有考生对之敬畏。 同时也刷新了唐寅对白鹿书院的认知。 翰林院侍讲学士,虽然只是从五品,但是能够进入翰林院的,无一不是牛掰人物。 可见,白鹿书院的师资力量,确实不一般。 柳斋长环视一圈之后,考生们纷纷停下议论。 咳嗽一声,柳斋长也不废话,大声喊道。 “第三场考核,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书院学子,举着一块巨大的牌子,绕着空地走了一圈。 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字。 “子曰” 看到这个题目,唐寅不由无语。 这么抽象的题目,你特么也搞的出来? 这就好像,后世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只画了一个圆一样,简单至极,又充满了陷阱。 这种奇葩题,有无限的想象,考验的便是考生的想象力。 难以想象,在八股文当道的大明,白鹿书院竟然会出这样的考题。 其实许多人都误会了八股文。 八股文虽然需要特定的格式,来叙写文章,但是内容却也能够玩出很多花来。 比如截搭题,又比如今日的这种抽象题,都很有意思。 子曰,在论语中,可算是出现最多的两个字眼,然而也是最不被在意的两个字。 考生们纷纷开动脑筋,开始构思文章。 子曰,乃孔圣人之言也,简单理解,就是孔子说.....。 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