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对西班牙那边的关注程度依旧很高,但同时,她也不能放下对国内的建设。 即使玛利亚从一开始就是负责对外,无论是战争还是外交她都负责包揽。 但是在代表大会中,她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农业部门副主席。 在与弗拉基米尔、雅可夫、约瑟夫和托洛茨基进行国内建设商讨时,玛利亚就曾经提出过对剪刀差的改善方案。 她分别提出了三条。 第一:分别是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对化肥的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率。 第二: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工农产品价格,避免农产品价格过低。 第三:办理农工商联合企业,采取农产品加工利润部分返回农业的办法,增加农业收入。 只有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才可以提高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 正因为玛利亚提出了这三点,她才会被抬上农业部门。 但现在的农业光景依旧很不乐观。 首先是新苏俄成立之初,农业的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生产效率也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属于是自我封锁的小农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业生产落后,农民在生产积极性上不可能高到哪里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玛利亚又提出了一个想法,进行一次土地改革。 此事过于重要,她特意找到了弗拉基米尔,并且认真且严肃地与他说道。 “没收地主的所有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而且要保护中农,分化地主阶级。” “半地主式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征收其出租的土地。” “对地主,除没收土地外,限制没收其财产的范围。对小土地出租者,提高了保留其土地数量的标准。” 说罢,玛利亚总结道。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进行各种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弗拉基米尔听明白了玛利亚的意思。 事实上他们在建立苏俄之前就已经想过要如何进行土地改革,但因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依旧战争需求,导致各种方案都被搁置在一旁。 如今,全国电气工程仍在继续,水电站的建设也在全力进行当中,也就导致农业的事情又一次被搁置一旁,以至于土地改革差点被放置py了。 但弗拉基米尔并没有忘记,他只是还没想出一个好办法而已。 毕竟这是一件大事,而且土地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必然是穷苦的农民,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将会是各个地主和富农。 因此土地改革也必然是一场阶级斗争。 玛利亚的做法就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敌对地主。 只有贯彻群众路线,使广大农民充分堂姐且发动起来,才能在对付地主阶级的斗争中,提高他们的觉悟,实现农民们靠自己的力量当家做主。 然而,弗拉基米尔还是指出了这里面的问题。 “农民的觉悟性并不高,而且他们很容易受到牵连和影响,如若没有一支拥有觉悟的先锋队为他们带头冲锋,引领他们,俄国农民很有可能会走向分裂。” 在对付俄国农民的态度上,弗拉基米尔持有的更多是悲观态度,他不认为俄国的农民能有如此巨大的觉悟和行动能力。 虽然如此,但他依旧抱有希望。 如果可以让俄国农民知道,究竟是谁在帮助他们,又是谁才是他们的敌人,那么这确实可以拉拢农民阶级。 这种做法就像是将仇恨转移出去,然后团结本应不对付的力量一样。 至于需要承受仇恨转移的对象,这不就是地主嘛。 所以弗拉基米尔在这份土地改革下,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需要贯彻群众路线,但是对群众运动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把放手发动群众同用党的政策去武装群众、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为了保证土地改革的正确实施,必须从中央到地方抽出大量干部,组织起一支支土地改革工作队伍。” “如若可以,可以吸收该地的青年和学生,通过集中培训,认真学习,分期分批到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重新划分每一个地区的农作物,根据地理和气候问题,规定好该地区的种植作物种类。” 弗拉基米尔看着墙壁上的大地图,一边做着思索,一边说道。 “派出更多的干部成员,去了解当地的土地情况,要求他们做出农作物分析。” “噢还有,组织人手开垦荒地,可以给伏尔加河挖几条引流,用来灌溉农作物。” “对了,我们的畜牧业发展如何了?” 玛利亚思考了一下,认真回答道。 “尽管察里津的畜牧业发展还算平稳,但也仅限于察里津,其他地区的畜牧业压根就看不到头。” “噢?为什么。” “我们缺少饲料。” 如今的肉食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美国那里生产玉米。 然而,玉米的生产是需要大量阳光和水分。 在这片气候极其不稳定的俄罗斯冻土上,压根就不适合种植玉米。 上辈子的历史记忆中,赫鲁晓夫就是被美国给忽悠了,才开始种植玉米,打算以此来增加苏联的饲料,提高畜牧业发展。 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消耗。 在这个时空,玛利亚绝不可能走上玉米的道路,所以她想到了另外一个点。 “我认为有一种东西可以作为饲料。” 弗拉基米尔一听,当即来神了。 “是什么?” “大豆。” 一直以来,作为饲料的最佳农作物都是玉米和大豆。 首先大豆可以用来榨油,榨油后剩下的豆粕蛋白质含量高,可以用作于动物饲料。 加上乌克兰是苏俄当前位置最合适生产大豆的地方,因此以大豆作为饲料,培养起国内的畜牧业,是绝对可信的。 玛利亚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只要在乌克兰这边下点功夫,增加肉蛋奶的养殖,假以时日就能够改善苏俄人民的身体健康。 要知道,苏俄之前的沙俄人民,其身体状况几乎是全欧洲最拉胯的没有之一。 之所以称呼沙俄军队为灰色牲口,不仅仅是沙俄军官不把自己的士兵当人看,更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太弱了。 一战爆发初期,更是出现了百分之五十的入伍者达不到入伍标准。 这样的糟糕健康问题,自然会延续到现在的苏俄。 所以要想改变苏俄的后续发展,人民的健康必须得到保障,肉蛋奶的摄入必不可少。 至于那些所谓的摄入过多肉蛋奶会破坏环境,那就是一句屁话,玛利亚对此嗤之以鼻。 弗拉基米尔听得很认真,他已经了解到玛利亚的想法。 人民是国家的基石,人民如果不够健康,基石就不可能稳定,那么到那时候国家就更难发展。 “当然,农业发展虽然重要,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得以工业发展为核心。” “而关于工业发展的大方向,我也有一些想法。” “以现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开始,属于我国的工业化基础建设。” “我认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一定可以完美成功,但可以给我们奠定基础,并且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准备,因此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时间跨度大概在10年左右。” “在这十年期间,尽可能与德国合作,并且吸纳德国的科技技术,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 “第二阶段是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目的的工业化建设,这个建设我认为大概需要二十年时间。” “当然如果世界经济突然间遇到什么大毛病,我们就能借此机会吸走更多的国外资产和技术人员。” “如此一来,便可以大幅度地缩减我们的工业技术发展时间。” 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一点毋庸质疑。 然而资本主义也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再生产周期性,那是在周而复始地依次经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阶段的过程。 从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开始,构成了一个周期,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的循环,形成一个资本主义发展闭环。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下降,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商品积压和市场萎缩。 就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例子。 1792年末英国出现紧急危机,破产事件增多,解决方案是对法国宣战。 1847年铁路投机破产,经济危机开始。 1857年英国工业产值下降,但存货增加,导致物价急剧回落。 1846年造船业收缩,英印贸易逆差高达3200万英镑,黄金严重外流。 这里面还没有算后面的各种经济危机,也没有加上美国1907年的债券危机。 至于现在,就更加明显了。 这不才刚打完战争吗? 别看他们在凡尔赛条约里面瓜分了不少利益,但这些利益是需要时间去验收的,而且德国也自身难保,短时间内不可能弥补得了英法两国的经济损失。 因此,经济危机这颗种子已经隐藏在协约国之内,就等一个爆发的时间。 学习过马克思经济学的弗拉基米尔,一听到经济危机这个词之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露出了会心一笑。 “啊哈哈,对对对,经济危机,资产阶级们的特色玩意。” 一边梳理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弗拉基米尔露出了爽朗健康的笑声。 他可喜欢看到资产阶级那边出问题了。 这仅仅是玛利亚初步提出来的建议,但要进行推广和落实,则需要更加详细的商讨,所以准备放到下一个代表大会进行全方位讨论。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则需要落在玛利亚的手上。 那就是军工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确实是约瑟夫负责,然而他目前为止所要负责的工业是以钢铁工业、冶金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和材料工业为主。 单单这几个重型工业就足够让约瑟夫头大,毕竟这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零开始,即使如巴库油田这些地方,本身有着一定的工业底子,其发展难度也绝对不低。 所以,军工业发展只能由玛利亚去分摊压力。 反正现在的战争已经暂时性结束,而且因为苏俄拒绝偿还沙俄时期的欠款,外交方面也被欧洲各国给完全封锁。 因此玛利亚多了不少时间。 在进行内战时期,彼得格勒方面就已经确立了几个主要军事地区。 察里津、布列斯特、彼得格勒和喀山。 后续的次级军事基地则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格鲁吉亚这三个地区。 布列斯特的地理原因,只能成为军事要塞,但那些军工发展则需要放在国家深处进行建设。 因此,玛利亚把军工发展放在了喀山。 喀山位于国家腹地,而且铁路交通十分完善,完全符合玛利亚的要求。 而且军工发展会影响到苏俄的未来,上辈子苏联就是因为通过十年的残酷发展才勉强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成功反推柏林。 这个时空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可能二战的进程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苏俄必然会成为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敌对力量,二战也必然会爆发。 一战的结束确实让这些老牌资本主义暂时满足了,但这份满足只会让他们的野心更加膨胀,国家机器更加腐败。 到后面,将会演变成无可救药的经济衰退和各种社会矛盾。 一旦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扛不住压力,极有可能会向身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苏俄发起进攻,从而转移仇恨。 这是屡见不鲜的做法了,早就司空见惯。 获得指令之后,玛利亚便做好准备,打算尽快到往喀山。。 只不过,就在玛利亚乘坐列车前往喀山之前,一位日本友人来了。 他有一个名字,野坂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