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色玛利亚

746.约瑟夫:赤旗,要加速了

红色玛利亚 符华 5409 2024-09-09 23:53
   德国战役很激烈,因为那时苏联跟德国、法国、英国还有一众小国进行开战。   而且在应对汉堡战役和沃尔夫斯堡战役期间,只有苏军的两个方面军在作战,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确实压力很大。   然而,德国战役对苏联本土而言,却没有太大影响。   因为从德国战役开始之初,苏联就没有进入战时模式。   苏联都是依靠最前线的兵工厂进行增援,他们只是适当的进行兵源调动,从而解决兵源不足的问题。   在稳定的兵力情况下,苏军的主力部队更是通过南部战区进行解放。   而且,南部战区的主力部队里面,可是有着十几个师的德共人民军。   尽管德共人民军的兵力规模是这段时间才开始扩大,但德共人民军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极大。   崔可夫就在报告中说道。   “如果没有德共人民军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控制整个巴伐利亚,因为这里太复杂了。”   此话不假,因为德共人民军本身就是德意志人民,由德意志人民来管理自己德意志领土,这是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德共人民军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已经从战术层面转变为战略层面。   当然,如此之外,罗科索夫斯基的红四方面军到来,也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足足有一百万人的南部苏军,正开始朝着北部的汉堡和沃尔夫斯堡而去。   而且即使汉堡和沃尔夫斯堡处于兵力劣势,但因为后方的补给源源不断,大量的新式武器如t34/85和喀秋莎火箭炮往这边运送过来。   所以,在装备质量的碾压之下,英德法三国联军开始力有不及。   更重要的是,英德法三国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了。   德国已经不想打了,以德国的那群容克为首的统治者,早就想好了东西分治,东面由德共管理,西面由他们来管理。   英国那边就比较微妙,因为要处理印度人的关问题,再加上缅甸地区正好跟日本人出现了冲突,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构造战略部署。   至于法国……   法国内部已经在闹革命了。   然而苏联对外也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东亚地区那边的事故。   因为托洛茨基的激进缘故,他竟然与美国人对上了。   约瑟夫的整体战略是欧洲,东亚地区只是顺手而已,所以留给托洛茨基的东亚方面军,其兵力总数其实也只有二十五多万而已。   却不料,托洛茨基硬生生把东亚地区这个副战场发展成主战场。   与美国人的冲突,与日本人的冲突,与震果的冲突,还有与英国人的冲突。   可以这么说,能够得罪的,托洛茨基都得罪了。   可是,即使他得罪了全部,但他都能全部应付。   日本人不是他的对手,震果受震红牵制,英国人被日本人打了。   唯有美国那一边,因为美国在震旦这里有着极大的利益,所以当托洛茨基开始介入时,便立即与美国利益产生冲突。   特别是美国与震旦签下了租借法案,如‘震旦空军美国志愿队’即飞虎队,这个租借法案可以让美国赚取高额的佣金。   而且不仅仅是飞虎队的建立,就连军火贸易也同样如此。   所以,当托洛茨基在不断帮助震旦时,美国加大了对日本的贷款力度。   更何况震旦距离美国很远,对于美国人民来说,那是遥远的战争,与他们毫无关系。   他们或许会同情震旦人民,但不会为了震旦的苦难而牺牲自己。   毕竟日本可是美国的重要买家,钱源滚滚啊。   正因如此,美国政府一直在警告托洛茨基,要求他不得过度干涉震旦内政。   这句话在托洛茨基耳中是如此的讽刺,因为在明面上看,托洛茨基确实干涉了内战,但他所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日本人。   ‘是因为我打了你们的金主,才让你们不开心了?’托洛茨基恨不得这样去回应美国人。   只不过,托洛茨基一直都不是话多的人。   能打你,他就绝不会bb,所以托洛茨基从未理会过美国人。   双方关系越加恶化。   在某天清晨,一架奉美国参谋长马歇尔命令的飞虎队飞机,进入了东亚方面军上空。   然后这架飞机被击落了。   当这架飞虎队飞机被击落之后,苏美关系的恶化程度更深。   对于这件事,约瑟夫是火冒三丈,他的整体战略是把美国以中立的身份进行安排的。   他并不是无视美国,相反,他对美国的警惕性绝对不亚于托洛茨基和玛利亚。   但是,他了解美国那边的情况,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只要不去主动惹他们,美国就不会参战。   然后托洛茨基就把一架美国飞虎队飞机给击落了。   对于这件事,托洛茨基死不承认,事实上他确实对此并不了解。   他也知道如何运动美国的孤立主义,所以即使他一直无视美国的警告,但只要不与美国发生任何冲突,美国的孤立主义依旧坚挺。   所以,在这起事故发生后,托洛茨基严令调查,究竟是谁击落这架飞机。   克格勃很快就给出了几个可能性。   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果人,另外一个就是己方的新兵。   最后一个很快就被排除了,因为他们经过炮弹盘点,防空炮弹并没有缺少。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那是他国的特工,试图把美国拖入战场。   尽管有了猜测,但因为这件事做得过于隐匿,就连克格勃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查个清楚来。   于是乎,这件事成了一桩迷案。   究竟是谁,击落了美国飞机。   有些阴谋论者甚至认为,击落美国人飞机的,是外星人。   也有人认为,这就是英国特工做的,因为他们要嫁祸苏联,以此来恶化苏美关系。   无论如何,这件事确实给苏美之间造成了极大的外交问题。   按照约瑟夫原来的战略部署,他就是要一边开打,一边进行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   而这次五年计划的建设,就是以高科技为核心,并且加大对民生建设,属于是双管齐下。   随着这场意外的出现,约瑟夫必须重新作出调整。   但是,在几天后,约瑟夫的忧虑暂时打消了,因为美国那里并没有出现太严重的参战欲望。   建设在美国那边的默克尔货车公司,是苏联最为隐蔽的公司。   约瑟夫就是通过这家公司,了解到了一件事,现在的美国人民,并不关心远在天边的战况。   即使这架飞虎队飞机的击落事故造成很严重的外交问题,但是,美国人民依旧认为,这不过是雇佣兵的意外。   只要没波及到他们国内,只要没伤害到他们这里的人,一切都好说。   但无论如何,这场意外依旧让苏美之间的外交战略出现变动,他需要开始着重于对美国的处理了。   很快,西线战场开始推进了。   因为巴伐利亚已经被完全控制,汉堡和沃尔夫斯堡这两个重要防线也稳定了。   于是乎,玛利亚与朱可夫开始了反击作战,对英法德三国联军不断平推。   英国方面,他们把主力部队收缩,准备做好了防守准备。   法国方面,由于内部的工人运动越演越烈,贝当政府无暇他顾,前线部队只能开始后撤到莱茵河一带,打算依河防守。   至于德国……   德国已经安排了外交人员,开始与他们进行谈判。   这场谈判,玛利亚并没有出席,他只是交给了台尔曼去负责。   至于他要和谈,还是要继续进攻,那就得由他们决定了。   而且苏联在西欧这边的战略部署,其实已经初步完成了。   他们最主要就是分解掉德国,然后德国一半染红,最好的结局就是让德国全部染红。   目前来看,全部染红还是有很大阻碍。   巴伐利亚和东德地区之所以能够迅速被德共做掌控,只因这些地区德共都有着不弱的群众基础。   即使是巴伐利亚,其内部政坛也存在着不少左翼知识分子。   所以,德共可以迅速控制。   但西德就不一样了。   魏玛共和国时期,西德就一直在nazi手上,而那时候的nazi为了讨好容克和国防军,自然也会不断宣传他们的好。   长期发展之下,西德这边的地区城市,容克们的群众基础比德共更加稳固。   真要强攻的话,恐怕会给西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是打还是不打,决策权落在了台尔曼手上。   而且玛利亚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将德国战役演变成世界大战并不可取。   现在的战争规模还只是停留在西欧战场上,只要控制得好,这个欧洲大战,顶多就是缩小版的二战而已。   但是,这终归是玛利亚的一厢情愿。   但战争打响之后,就很难再退缩了。   台尔曼与西德容克们的谈判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容克们希望划分而治,巴伐利亚与柏林那边地区他们可以给德共,而巴登符腾堡州,则是交给他们来责治理。   划分而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德共得到了和平,也得到了比之前更大的领地。   可以这么说,德共获得了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刻都要完整的时刻。   只要台尔曼愿意,完全能就此停下脚步。   是的,台尔曼也认为可以缓一下,至少得把东德给消化一下。   德共人民军虽然在巴伐利亚这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正面战场也是由他们来进行。   但是,无论是柏林还是汉堡,这些重要城市都是由苏军拿下,并且驻军把守。   如果德共要想得到德国人民的认可,他们就需要加固自己在东德这边的影响力。   问题是,德共内的其他同志却不是这么认为。   就当前的局势来看,无论是法国人、英国人还是西德人,他们都已经颓了。   法国忙于内部问题,英国忙于印度人与日本人的问题,西德更是被打残了,总兵力只剩下二十多万。   这样来看,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在我’。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直接出击,趁他病要他命。   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止有德共内部的激进派,就连约瑟夫也是如此认为。   约瑟夫就直言不讳地说道。   “现在的英法两国,可谓是自顾不暇,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扩大优势。”   然后,在德国战役爆发之前,被参谋长梅列茨科夫提出来的‘世界革命’,又一次搬到了面前。   而且相较于之前,梅列茨科夫在对于‘世界革命’的全球战略,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个方向的首要目标,正是法国。   “如果法国也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份子,那么完成世界革命就不远了。”   梅列茨科夫如此说道,他对这此深信不疑。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苏联高层却发生了分歧。   这个时候,托洛茨基给他们发送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看法电报。   他认为:   “苏军确实很强大,然而苏军不是无敌的。”   “德国战役本身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反法西斯战争,而且是协助德共,解放德国。”   “即使苏军继续帮助德共去解放西德,这场战争也是有意义的。”   “然而,一旦进攻法国,那么战争性质就会从自卫变成入侵。”   “而且苏联距离法国很远,这会严重拉长补给线,即使有德共进行帮助,维护补给线的运输,但长远的补给线依旧无法忽视。”   托洛茨基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苏军的进攻必须有合理性,不能以入侵的性质去进行,否则人民不会相信他们。   这个问题很现实,现实到,就连一直与托洛茨基互相看不顺眼的约瑟夫,也不得不去考虑。   然而,世界革命所描绘出来的蓝图,其诱惑性更大。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   先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会帮助其他还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获得解放,革命风暴席卷全球,赤旗插遍全世界,阶级斗争永不停歇。   直到最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gc主义道路。   这是他们这群理想主义者所梦寐以求,一生致力于追求的道路。   约瑟夫深深被吸引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张巨大的欧洲地图。   眼眸深处的光泽,闪烁不止。   “能成功吗?”他看向梅列茨科夫。   “能。”梅列茨科夫回答着他:“我们绝对能成功。”   “将赤旗插遍全世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