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的建设依旧在稳步发展。 在特斯拉养好病之后便通过契卡的帮助,来到了彼得格勒。 在这里,他稍作休整,然后以研究人员的身份加入到全国电气的发展当中。 在特斯拉带着自己重新点起的热情投入到工作时,玛利亚也开始处理在德国带回来的工作。 柏林的谈判中,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无论是军工工业亦或是有关于基础工业,她都通过谈判的方式,从德国那边获得了。 “这是合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工作报告中,玛利亚特意点名这次谈判的主要核心。 尽管苏俄将会获得梦寐以求的工业基础,但这并不是凭空获得,而是一场有利于双方的交易。 兴登堡已经答应了,他将会安排更多的企业和工厂主来苏俄这里进行建厂,而且也会统计失业了两三个月的技术工程师,将他们安排到苏俄这边来。 反观苏俄,也要适当的开放市场,并且以粮食和贷款的方式,反馈到德国这边来。 19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美国经济出现了问题,其他国家地区也同样出现如同美国那般的资本问题。 但这个问题并不会影响战后重建,相反因为英法德三国的巨大战损,导致他们的物资出现了严重缺乏。 更重要的是,英国因为贷款问题,出现了巨大的债务危机。 当然那都是英国需要自己去处理的事,英国政府也察觉到这个危机,于是乎他们把压力压在了德国身上。 事实上并不只有英国这样去做,法国也是如此。 由于法国距离德国太近,以至于他们可以通过极其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德国进行各种征收。 仅仅半年时间,德国就已经被法国给逼得喘不过气来。 国会政府甚至想通过印钞的方式来解决钱不够用的问题。 但这个方案被搁置了,因为苏俄给他们带来了市场和食物等重要物资。 所以在面对英法两国的巨大压力之下,德国人民依旧可以吃上正常的食物,就连熏肉香肠也逐渐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于是乎魏玛共和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状,底层人民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可魏玛政府却因为债务问题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艾伯特本来就不是什么有才能之人,他之所以可以成为新任总统,只不过是因为沾了协约国的光,并且站对了队伍。 可一旦面对这些问题,他便缺乏了改革魄力,甚至不知如何是好。 而且因为他害怕协约国会追责下来,这就导致他不敢与苏俄走得太近。 若非艾伯特失去了大部分支持,而兴登堡又成为了最大支持者,恐怕现在的德国都无法与苏俄谈妥互助问题。 但也正因为1920年所带来了经济震动和英法两国的债务压力,德国急需苏俄的援助。 因此在回来彼得格勒之后,玛利亚直接放弃休息,玛不停蹄地整理在德国那边的信息内容。 整理完毕之后,再一起带到弗拉基米尔办公室里面,与弗拉基米尔进行了讨论。 事实上,在回来之前,玛利亚就已经将德国那边的情况以电报的方式汇报回去,只不过有些问题需要当面去说才能说得清楚。 例如苏德之间的军工合作,又例如德国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和市场开放。 “粮食问题,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能运送到德国那边去。” “但是关于市场问题,我觉得不应该全面开放,而是要时刻提防资本的入侵,毕竟德国的资本力量还是很危险。”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苏俄,不可能不提防资本力量,所以即使答应给德国开放市场,也不可能全部开放,而是有计划性地进行控制。 自由市场所带来的是极高的生产力,但同时也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腐败问题。 苏俄不是一般的国家,尽管现在的高层依旧保留着极高的热情和理想,先锋队也还是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队伍。 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的先锋队不会出现问题。 他所担心的,就是资本力量腐化,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对资本的掌控是必不可少。 所以面对弗拉基米尔的担忧,玛利亚轻点着头表示理解。 她也担心资本力量的腐化。 这一代人能承受得住诱惑,但并不代表以后的人可以,毕竟人是最复杂的生物。 然后就是军工方面的问题。 这是一项机密,玛利亚担心他们之间的电报会被解惑,为了安全起见,她亲自回到彼得格勒,以面对面的方式将此事进行汇报。 一战打得实在是太惨烈了,以至于英法美三国都不愿意让德国军事工业继续发展。 这就导致,苏德的军工合作需要秘密进行,因为一旦被发现,德国将会遭到英法两国的更大压力。 但是,德国也不可能将所有军工产业都搬运过来。 不是不愿意,而是无法做到。 特别是军舰方面的军工,这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一旦进行必然会被发现,所以苏俄双方都没有去考虑海军问题。 不考虑海军,那就只剩下陆军和空军。 德国将会把他们的主要陆军工业都搬过来进行建设。 一战的西线战场是最残酷的战场,由于英德法三国都是欧洲最强的列强,以至于西线战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 而坦克,成为一战中最靓的崽。 一开始德国所希望发展的,是他们的大炮工业,因为一战就是大炮对轰的时代,各种变态口径层出不穷。 可玛利亚知道,未来的时代将会是机动性的时代。 她所提出的需求,是有关于战车的工业和技术人员。 现在的战车还没有成熟,即使是苏俄的ms-1护卫坦克,其技术也远没有达标。 所以在玛利亚的设想中,是学习德国的军工技术,然后消化,再进行苏俄本土化,结合当今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最终成为自己的东西。 然后就是空军问题。 沙俄帝国确实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但因为技术原因,加上工业技术不达标的问题,以至于他们空有图纸,却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轰炸机生产不了,但客机却诞生了,并且相对于轰炸机而言,客机难度没那么高。 听目前,客机还在试飞当中,不久之后就能投入实用。 除去飞机之外,苏俄还缺乏大量的专业飞行员。 训练一名飞行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单需要专业水准,而且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达标。 红四方面军确实存在着专业飞行员,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都是以侦察为准,并没有空战经验。 反观德国,在西线战场上可以跟协约国打得有来有回,其空战经验极其丰富。 因此,玛利亚所看重的并不仅仅是他们的空军工业水平,还有他们的专业飞行员。 一旦获得德国的技术与经验支持,那将会是最大的帮助。 由于此事过于重要,玛利亚可不敢怠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柏林谈判后的事情都汇报给弗拉基米尔。 当他听完后,深邃的眼睛凝视着地面,陷入了沉思。 最后,他重重地点下了头。 “如此最好,我们需要德国,德国也需要我们,只可惜现在的德国是魏玛共和国。” 一说到这里,玛利亚突然间想起了德共和德国工人党的事情,便一五一十地告诉给了弗拉基米尔。 德共情况不容乐观,由于他们获得了初步胜利,导致内部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这些声音逐渐转变成‘左’倾右倾等要命的思想派别。 德国工人党就更加危险,因为这个工人党所执行的思想便是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诞生在1914年,正是有墨索里尼亲自说出口的一个社会概念。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主体的社会概念,必将成为gc主义的主要敌人,这一点毫无疑问,因此他们必须提防。 玛利亚还将台尔曼试图以‘竞选国会席位和总理的方式,团结德共’的计策方案说给了弗拉基米尔听。 由于这个方案过于剑走偏锋,这使得玛利亚也不敢保证这样的方案是否可行,也无法保证是否会诞生出更多的右翼和右倾主义者。 这份担忧也同样在弗拉基米尔心中出现。 眉头紧蹙不开,他逐渐思考起德国那边的情况。 弗拉基米尔本身就在德国那边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他对德国那边的民族情况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加上凡尔赛条约的不断压迫,恐怕下一次大战会从德国这边爆发。 弗拉基米尔自然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凡尔赛条约所爆发出来的破坏力,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陷入动荡。 紧蹙着眉头,弗拉基米尔向玛利亚问道。 “如果在某一天的时候,德共要进行武装革命,我们有没有力量可以提供支援。” 弗拉基米尔一直以来都是处理国家内部的事情,负责对外的则是玛利亚,所以在这件事上,他需要询问玛利亚的意见。 德国内部一旦爆发分裂,德共就必须进行武装革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要怎么去做,又要如何去实施,这就成为了他们所需要去策划的事情。 而且单靠德共一方力量并不足以获取胜利,因此苏俄必将介入其中。 如何介入? 玛利亚沉思片刻后,给出了两条方案。 “第一方案,我们可以借道波兰,直接出兵支援德共同志。” 弗拉基米尔略有所思地垂下眼帘。 借道波兰并非不可取,由于一战的原因,加上苏俄打赢了干涉战争,这就使得波兰陷入一种极其微妙的尴尬局面。 为了避免刚复国就又要灭国,波兰申请了中立,而这份中立也获得了批准。 只不过,这份中立批准只是一种安慰,如果要支援德共同志,波兰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借道波兰确实可取。 “第二方案,指引德共的同志,直接占领巴伐利亚,在此处建立巴伐利亚soviet共和国。” 顿了顿,玛利亚又补充道。 “或许我们可以让两个方案结合在一起,如果德共必须爆发革命斗争,我们便迅速出兵借道波兰,在德共占领巴伐利亚之后,迅速与他们连通在一起,一同对抗魏玛共和国与即将出现的协约国干涉军。” “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控波兰,即使波兰以中立身份复国,我们也必须让波兰更加倾向于社会主义。” 对于如何处理波兰,玛利亚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干涉军战争期间,苏俄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华沙,其最大功劳正是因为缴枪投降的波兰军官。 这些军官与毕苏斯基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事态度。 如果说毕苏斯基是一位野心家,那么这些军官则是波兰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波兰和平,仅此而已。 占领华沙期间,红四方面军也确实遵守军纪,不单没有给华沙人民带来任何危害,甚至在战后期间,还给他们重新修建了房屋。 虽说这种做法并不能完全改变华沙人民对苏俄hong军的刻板印象,但至少已经有所转变。 玛利亚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影响那几位出门投降的军官。 只要他们都亲共了,面对大势压力,波兰也必将紧靠自己。 到那时候,波兰会加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面,成为他们的一员。 当然那都是后续所需要去做的事情,至于要如何安排,则需要更加详细的准备和策划。 “那万一引发不可估量的大规模战争呢?”弗拉基米尔突然间问了一句。 “如果真的会引发大规模战争,那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将德国拿下来。” 话是这么说,然而弗拉基米尔还是忍不住担心。 他所担心的并不是苏德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更加大规模的世界大战。 其规模之大,甚至牵引整个世界的人类。 这份担忧他没有说出口,仅仅是埋藏在心里。 但弗拉基米尔知道,他们必须防范于未然,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玛利亚走出办公室之后,她头也不回地朝着生物研究所走去。 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妹妹了,可想她了。 然而,还未等玛利亚到达生物研究所,已经是契卡副主席的马卡洛夫突然间找到了她。 “主席,非洲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