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212章 全球邀请李奇维,只为一个参会名额

   自从李奇维号召组织第一届布鲁斯会议后,他就再也没有闲下来了。    各国物理学家都以学校交流的名义,邀请他去进行学术访问,并发表演讲。    真实目的,显而易见。    甚至就连樱花国的长冈半太郎都发来电报,言辞恳切。    长冈倒是很有自知之明,没有邀请李奇维去东京帝国大学讲学,这也不现实。    不过,他在电报中拍了李奇维一通马屁后,很隐晦羞耻地暗示,想要收到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邀请。    如今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和物理学者,没有谁不关心这个会议。    长冈要是能有资格参加上,那他回国后绝对就是学术界第一人了,地位再也无法撼动。    所以,他的心情可想而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对此,李奇维心里只想回他三个字:想屁吃呢。    不过最后还是正式地回复过去:你的研究挺有趣的。    亚洲只有长冈,而欧洲邀请他的人就多了。    其中不少人还和李奇维有一定的关系,这让他有种幸福的烦恼。    太出名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李奇维还是决定去拜访他认为需要见的人。    于是,接下来一个月,格里高利等人累死累活地研究和整理论文。    而他们亲爱的布鲁斯教授,以学术访问的理由,公款旅游去了。    对此,伦敦国王学院副校长卡普表示完全支持。    如今卡普非常庆幸他去找过汤姆逊,又非常庆幸汤姆逊把布鲁斯推荐过来了。    对方才刚来国王学院几个月的时间,就搞出了这么大的事。    如今全世界的科学领域,谁不知道伦敦国王学院的大名。    在以前,出了英国,基本就没人知道这所学校了。    然而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其他学校的交流团来国王学院交流访问。    连带着其他院系都跟着沾光。    毕竟,这种超高端的物理学会议,其影响力早都不限制在物理圈子内,而是辐射到整个教育领域,甚至是政治领域。    卡普每天累的喘不过气来,但他依然很开心。    因为名气就意味着地位,地位就意味着经费。    他现在再去教育拨款委员会化缘时,腰杆都更直了。    他也体会到了当初剑桥大学卡德维尔副校长的那种通爽的感觉。    卡普握着李奇维的手,肉麻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希望你多多出去交流,宣扬我们国王学院的教育文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    “像玻尔等人这样的年轻俊杰,正是我们学校急缺的啊。”    李奇维去的地方越多,国王学院就越会被更多人知道。    李奇维一口气收了七个博士生,在卡普眼里,那就是把国王学院当家一样。    尽职尽责地付出,而不是像有些教授,只想白嫖学校的资源,一个学生都不想带。    李奇维默默抽出手,笑着说道:“校长先生,你放心,我不会堕了我们国王学院的名头。”    “玻尔这些小伙子们,这段时间都会为会议忙碌,还希望学校能多多关怀一点。”    卡普哈哈大笑,朗声道:“哎呀,布鲁斯教授,你放心,我不会让功臣们寒心的。”    他巴不得李奇维提要求呢。    提要求说明是想留在这的,一言不发说明是失望的,想离开。    如果李奇维现在突然决定离开,卡普觉得自己肯定会被学校管理委员会那帮人给喷死。    吩咐和交代了自己的几个博士生后,李奇维便在李三的保护下,踏上了旅游...不...学术交流之路。    几个诺奖大佬是必须要单独去见的。    人家公开发文支持自己,李奇维必须以礼相待。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丹麦......    李奇维几乎把欧洲跑了个遍。    得益于他之前走过好几回了,这一次轻车熟路,所以反而节省了很多时间。    每到一处,李奇维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学校内的师生全都瞪大眼睛看这位传奇物理学家。    对方随便的一个举动,就能让物理学界集体高潮,风起云涌。    尤其让那些年轻的学生们无比崇拜。    觉得做学术能做到这种地步,一生无憾了。    李奇维也没有辜负人家的盛情,不仅每到一处都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而且还和对方进行交流。    但是当有人问他,到底会邀请哪些人时,李奇维只是呵呵一笑,避而不谈。    这更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除了欧洲,美国的迈克尔逊教授也发来了华丽的邀请函。    李奇维对此只能抱歉,他实在没有时间过去。    这个时代,从英国去美国,只能坐船。    从伦敦出发,根据船只的不同,大概要10天左右才能达到美国。    这一来一回就是二十天,中间再出什么小问题,一个月就没了。    不过,他在回信中表示,自己一定会去美国一趟,到时候专程拜访。    李奇维这次倒不是什么客气话。    美国他是肯定要去一趟的,甚至还会带上张茂东一起,这关系到接下来他的布局。    美国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红利,异军突起,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无数的大公司也跟着纷纷崛起。    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资源。    而且美国的崛起方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罗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科学家。    给他们提供了优异的生活环境。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一点极为难得。    李奇维甚至在考虑,他的科学之城是不是也可以学习美国。    等到战争爆发,他就号召全世界的科学家去那里避难,薅美国的羊毛。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亲自去美国看看,这个时代那里有什么样的风采。    而现在,他还是专心经营欧洲。    此次学术交流的最后一站是瑞士。    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瑞士物理学家齐聚伯尔尼大学,欢迎李奇维的到来。    就连格罗斯曼也赶过来了。    他于两年前从希尔伯特那里博士毕业,如今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数学副教授。    曾经的三人组,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如今个个功成名就,贵为教授。    李奇维感慨万千,和爱因斯坦、格罗斯曼重重地握手,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会议室。    爱因斯坦给李奇维介绍了迎接的几人。    “这位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韦伯教授。”    李奇维点点头,这不就是他第一次见爱因斯坦时,对方的导师嘛,后来不关注学术,导致爱因斯坦和他关系很差。    看来现在两人已经和解了。    “这位是苏黎世大学的克莱纳教授,也是我博士期间的导师。”    这位更是堪称走眼第一人,错过了一个绝世天才。    “这位是国际度量衡局局长,纪尧姆博士。”    李奇维听到这个人,来了一点兴趣。    因为纪尧姆获得了1920年的物理诺奖。    不过,他的研究成果就值得玩味了。    诺奖的颁奖理由是:关于发现镍铁合金对于物理学精密测量的重要性。    这位老兄的研究方向是各种合金的性能。    他发现了一种热膨胀系数接近为零的镍铁合金,而且强度高、耐腐蚀、能防磁,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    它和1912年物理诺奖: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有相似之处。    属于极少的诺奖颁发给应用类成果,而不是突破性的理论或现象。    至于这个成果,到底值不值得诺奖,只能各抒己见了。    在场的人和李奇维一一打过招呼后,便展开友好的学术交流。    期间,看着爱因斯坦和李奇维在那谈笑风生,克莱纳教授心情复杂。    曾经,他是很不看好爱因斯坦的,认为这个学生固执死板,不知变通。    没想到,这才几年时间,对方就成长到了这种程度。    甚至和布鲁斯称兄道弟,平等而交。    完全不是外界传的那样,爱因斯坦蹭了布鲁斯的光。    爱因斯坦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实力,发表了多篇重磅论文。    甚至他马上就要变成教授,而不是副教授了。    这一次的物理学会议,爱因斯坦应该肯定会收到邀请了。    克莱纳心里五味杂陈,他自己能不能收到邀请还不敢确定呢,不过,他也不好意思直接问。    然而韦伯就不一样了,这位大佬心直口快,没啥藏着掖着的。    “布鲁斯教授,这一次的物理学会议,我们瑞士能有几个人去啊?”    他刚问完,在场的人立刻屏住呼吸,显然非常在意结果。    李奇维也没想到韦伯这么直接。    难怪和爱因斯坦有矛盾,两个火药桶在一起,肯定容易出事。    “韦伯教授,具体的信息,我还在搜集资料中。”    “请你放心,我不会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值得研究的成果。”    李奇维说的很委婉,在场的人也知道这种事不能提前说,于是只好作罢。    不过心里在想什么就不知道了。    交流会结束后,李奇维又单独叫上爱因斯坦、格罗斯曼,三人聚在一起,还是到第一次见面的咖啡厅,畅聊这些年的经历。    期间说到一些趣事时,三人放声大笑,引得咖啡馆内其他人纷纷侧目。    “这三人真会吹牛逼,动不动就诺奖、资产百万的。”    很快,三人又聊到了最近的学术。    爱因斯坦尝了一口咖啡,笑着问道:“布鲁斯,你跟我们俩说实话,你的广义相对论到哪一步了。”    格罗斯曼也揶揄道:“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遇到什么数学难题,你和我说,我帮你。”    “我现在数学方面强的可怕。”    李奇维哭笑不得,然后忽悠地说道:“还差最后一点了。”    “我在回国的那几年间,每天晚上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    爱因斯坦和格罗斯曼被李奇维的专注和认真打动,活该人家能得诺奖。    二人不知道的是,李奇维确实晚上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过不是研究相对论,而是研究一龙戏二凤。    爱因斯坦期盼地说道:“希望这次会议过后,能给你带来灵感,让你迈过最后的临门一脚。”    李奇维笑着举起杯子:“敬未来!”    历经一个半月的学术交流终于结束,李奇维又回到了英国。    他谢绝了一切邀请,在国王学院内紧锣密鼓地准备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相关事宜。    而格里高利等人整理的内容也即将完成。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会议邀请了。    物理学界所有人翘首以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