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吴世璠乱安排工作,王维宁原本是不乐意的。 但就在王维宁打算拒绝时,吴世璠给他描绘了一个男人无法拒绝的梦想。 “叔父征伐川陕,辅翼国家,是何等雄壮威武;” “醉卧美人膝,醒持杀人剑,四方狄夷不服者,族! “大哥难道你不想长枪策马、荡平天下,立不世之功,为天下黎庶,维翰百年安宁乎?” 维翰安宁,是吴三桂委派全权节制、征伐甘陕的王屏藩给儿子起的名字,出自于《诗·大雅·板》: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意思就是在自己讨伐四夷后,自己的长子不需要再和自己一样,在马背上风餐露宿,只需要在朝堂上辅佐君王,为政有德,维国安宁就行。 这既是一个父亲的爱护,又是一个父亲的期望。 王维宁岂能不懂父亲的意思。 父亲为他付出那么多,他自己一直也想做些成绩出来。 既是为父亲分担,也能让父亲感到骄傲。 所以,在吴世璠的那番话说出来时,他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其实,王维宁并不是看不出吴世璠的意图,而是看出后没说出来罢了。 在王维宁看来,吴世璠的手段并不高明,甚至有些幼稚。 忽悠别人或许可以,但想瞒过一个主掌数省军政、手握数万大军的统帅,耗费了十余年心血培养出来的嫡长子,根本不可能。 不外乎吴世璠想培育私兵、死士罢了。 这做法并不新鲜,几年前,清廷的康熙皇帝才用这招对付权臣鳌拜,将鳌拜擒拿下狱。 鳌拜是什么人,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战功显赫,是真正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也是清廷鼎立中原以来,真正以武入阁、托孤寄命的顾命大臣。 且当时鳌拜年仅五十来岁,平日养尊处优,保养得当,正是一个男人精力、武力的巅峰,岂会被几个没见过血的十来岁小娃娃擒住? 还不是因为鳌拜忠于顺治皇帝所托,为人虽然嚣张跋扈,但对康熙依然赤胆丹心。 当鳌拜见到自己尽心竭力辅佐的君王,用如此幼稚、拙劣的办法都要擒拿自己时,鳌拜顿时如晴天霹雳,愕然失望。 他从年幼的康熙皇帝眼中,看出这个孩子眼里流露出来的恐惧与亢奋,他就知道,康熙是一定要除掉自己的。 或许孩子长大了吧。 这个辅佐三代君王、为大清忠心耿耿征战沙场数十年,身中百十创,未曾落泪言痛的老将军,此时心都碎了。 哀莫大于心死。 这位大清的擎天栋梁,老泪纵横,心灰意冷。 面对眼前几个瑟瑟发抖的侍卫,他没有伤害他们,甚至没有一丁点反抗,就让他们“擒获”。 最后还伏低身态,对外宣称自己是因为“跋扈不敬皇帝”而被擒,罪有应得。 一个矢志为国的老将军,主动用自己几十年的声望、践踏自己“巴图鲁”的尊严,让年幼的康熙皇帝“踏”在自己的身躯上,登上权力的巅峰。 康熙咒着鳌拜死,可鳌拜到死都在护着玄烨的平安。 ==== 王维宁记得很清楚,收到这个消息时候,他正和父亲在沙盘上排兵布阵。 当王屏藩听到这个消息,对康熙的做法大为惊愕。 不一会,又哈哈大笑起来。 王维宁见父亲捧腹大笑,心生疑惑,故而提问。 他到现在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 “手握重兵却能被帝王轻易擒拿住的,都是忠臣,如李牧、韩信、岳飞、袁崇焕。” “而不忠诚的臣子,只会起兵叛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得一线生机。” “康熙自毁干城,贻笑天下。清帝如此昏聩,大王大事有望矣。” 所以,当吴世璠做出类似举动的时候,王维宁立刻就联想起康熙这事。 本来王维宁还是有些避忌,因为涉及到兵事的,都是极为敏感。 吴世璠这样做是想干嘛,此时还不好猜测,毕竟这是主君家的家事,跟臣子无关。 但想起了父亲信函里提起的担忧后,他觉得需要帮吴世璠一把,为了这个义弟,也为了自己的家族。 父亲的信件里说到: 大军征伐于川陕,虽然努力维持,但由于藩内主力部队决战于荆湘,四川方面只是偏师,兵力总体比清军薄弱,没法形成局部优势。 再加上四川之前被清军屠戮,几无人烟,没有源源不断的士卒补充。 川中残存百姓听闻王师反清讨虏,面对熟悉的故国衣冠,川中百姓欢庆雀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恳求王师杀虏复汉,为川中死难百姓复仇。 虽有心进取,但残破的四川,无法为出兵关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补充,再加上大军缺乏粮草,在甘陕推进不顺。 现在大军拉锯于川陕,主力部队对峙于荆湘之地,战事焦灼,迟滞不前。 我军以西南一隅之地,对抗全据中国精华之地的满清,必然举步维艰。 再加上大王年迈,世子罹难,世孙年纪又小,怕将来有个万一,无人能带领藩下各路悍将,恐致崩溃…… 父亲的信件里充满了担忧,看不见吴藩胜利的希望。 原本王维宁也是充满了悲观情绪。 特别是看见作为继承人的义弟吴世璠,文明儒雅,谦逊平和,他感到很失望。 不是儒雅谦逊不好,而是太好了。 如果是作为一个王朝的继承人,在一个承平时代,这样的君主,是所有士大夫理想中的人君。 但现在是争霸,是决定天下存亡的生死之战! 胜,则故国衣冠仍在,天下传承尚存; 败,则故国衣冠沦草莽,汉家儿女若颠连。(注1) 如今,每日都有无数的平民死去,又有无数的骄兵悍将出现,而柔弱谦逊的君主,是没法令人感到恐惧的。 如果没有雷霆手段,根本震慑不住那群刀尖舔血的兵将。 吴藩上下,需要一个强悍的霸主,来带领那群豺狼虎豹,而不是一个谦谦君子。 原本王维宁已经心灰意冷,打算得过且过。 但自从发现吴世璠开始与之前不同,行事虽如游侠无赖。 可一举一动间,又颇有几分“拉拢”、“御人”的味道在里面。 甚至还空口白牙地向自己憧憬未来! 这种在儒家文官看起来,就是“不似人君”的做法! 但在武将世家出身的王维宁看来,却是真正君主所需要的。 文官不喜欢君主强势,希望君主垂拱而治,这个已是众人皆知。 可武将,却是需要在战场上获得功勋。 自古以来,就没有弱势君主的武将能立大功勋的。 于是,王维宁眼睛里却开始有了光,有了希望。 或许,他真的能行。 那推他一把又何妨。 王维宁打算要把这里看到的事,全部写下来,告诉他的父亲。 也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王屏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