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出得城门入山谷
付燚所为,当然是越权了。 虽然付燚在官职上要高于统管北城城门的城门校尉,但很显然,野战军与地方部队是互不统属的。 若是战时,付燚当然可以以裨将军之尊命令城门校尉,可如今并不是战时,就算是付燚官职再大,也是管不到城门校的。 可偏偏,付燚就这么强夺了这驻守城门之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城门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关键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付燚就根本不可能拿到这驻守城门的权利。 只有用这样不同寻常的手段,不惜引火烧身地将矛盾引爆,付燚才能在“一怒之下”,命人接管了城门。 这当然不合法,但却是合情、合理。 或者说,这就是付燚给糜芳的一个说法而已。 最妙的是,这个旁人看起来很有些匪夷所思的行为,在糜芳看来,却是极其的合情合理。 甚至,糜芳会将此事自动脑补成是付燚的一次试探,从而默认了付燚的作为。 很简单的道理,从糜芳的视角来看,自己这边昨日才给付燚打包票了武库的事情,要付燚专心练兵,转过天的功夫,要出城练兵的付燚却被一个小小的城门侯给拦住了去路。 糜芳是很能感受到付燚心中愤怒的感觉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糜芳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付燚将城门校给拿下了,不仅仅是为了稍稍纾解心中的郁闷情绪,更重要的是,付燚或许也是想通过此事,刺探一下糜家对其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如果连一个城门校的问题都兜不住底,付燚还敢相信自己能为其遮蔽武库之事吗? 他哪里会知道,出气也好、试探也罢,都不是付燚的真实目的。从始至终,付燚的目标便只有一个——拿下城门的控制权。 因此,在这份误判的指导下,糜芳在得知了此事之后,最多也不过是对付燚申斥一番。而在申斥之后,糜芳大概率还是会遂了付燚的心愿,将城门交给要早出晚归的付燚暂管,以示对其练兵事业的支持。 当然,这样一来,付燚在糜芳心目中的位置或许要被下调数个档次,毕竟,可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如同付燚这般的刺头下属。 但那又怎样,至少现在付燚对糜芳而言还有作用,甚至是无可替代,就算是不爽,糜芳也暂时不会动他。 那就足够了!用一次无关痛痒的申斥,换得对城门的掌控,付燚简直赚翻了好吧! 不过,此局也不是没得破的。 最怕的,就是这城门侯当街拔剑相向,甚至造成城门校与付燚所部的火并,一旦发生了流血事件,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公然进攻友军的罪名之下,即便是糜芳也未必能保住付燚,就更别说拿下北城的城门驻兵权了。 好在的是,西面城门的这位城门侯虽然能面对付燚依旧不卑不亢,但真要对自己的同袍亮剑,却也不敢。 毕竟,这位城门侯,已经年过三旬,更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不过是六百石的工钱,拼什么命啊! 这也是付燚选择从西门出城的原因之一。 而随着付燚的命令下达,王戟带领的亲兵也是直接无视了还愣在原地的城门侯,径直将其身后的数名城门吏给缴械管制了起来。 因为城门侯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断,身后的城门吏们自然也不敢反抗。 而等城门侯反应了过来,身后的几名部下也已经被解除了武装,圈禁在了角落,此时就算是城门侯还想反抗,也根本无力反抗了。 带着深深地挫败感,城门侯也是无奈地低下了头,随着来人回到了自己的部下身边。 未几,吱呀呀的声音传来,江陵城厚重的城门被缓缓被打开。 而看着这门洞之中缓缓露出的光亮,任续也是若有所思,似乎就要通过这一道城门的打开,看清楚付燚的真实意图。 只可惜,不待任续思考完毕,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付燚便是轻轻一挥手,道:“出发!” “是。”任续赶紧将刚刚的想法赶出了脑袋,立即抱拳答应道。 转过了身,任续也是对着自己的先锋营下令道:“全军出发!” 很快,两千汉军外加四千俘虏兵浩浩荡荡地便是开出了西面城门,径直开入了早被任续的斥候探查好的山谷之中。 所谓“人过一百、驾车拄拐,人过一千、遮云蔽天,人过一万、无边无岸”,站在缓坡之上,付燚看着下方近六千人的部队,心情也是颇为激动。 付燚知道,底下这黑压压的人群,便是他手中最大的筹码了。 是青史留名,还是无声无息地死去,就看接下来的两个月了。 快速收拾好自己得失之心,付燚也是淡淡开口道:“开始吧!” “是。”身下三大金刚立即答复道。 为何是三大而不是四大?王戟还在城内忙着接手城门呢! 当然,三大金刚也已经够用了。 很快六千人的队伍被三人分成了上百个小型的方阵,每个方阵之中都有一什的装备齐全的汉军,外加数十人被打乱建制的俘虏兵。 应该说,为了这首次的整编,付燚和他的部下们还是很小心谨慎的。 仅仅是区区二三十人的俘虏,便配备了一什的全甲汉军,更是特意将俘虏们彻底的打乱,如此即便有人生事,汉军凭借着装备的优势也能迅速地完成镇压。 而在此之外,付燚的手中还掌握着数百人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 随着小型方阵组建完毕,三人也是纷纷回到付燚的身边向其报告。 而付燚也是再度站上了土坡之上,居高临下地朝着底下的数千人,宣布道:“今天之任务,便是伐木!” “俘虏伐木,汉军监督。”付燚再度朗声说出自己的要求,道:“木头越粗越好,越长越好,越多越好!” 环视一圈,看着底下一脸平静的众俘虏们,付燚也是终于说出了那令人兴奋的“规则”:“本将已命人准备好了稠粥和肉食,不多,仅够百人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