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雁门之围

第165章 忍下这口气

雁门之围 酸辣粉不粉 5490 2024-09-09 21:52
   待韩腾与唐维等人远去后,卫家主示意管家将冯家的那几位妇孺少年安顿下来,随后便是与卫氏众人返回府中。   回到府中,一位青年忍不住说道:“家主,那位燕王虽是手握重权,但如今大隋的天下动乱,已是摇摇欲坠。”   “他即使再有能力,也难以平乱局。”   “我们卫氏,何须再这般畏惧于他?”   卫氏其余人,也有一部分人为之点头,支持这位青年的观点。   如今天下的乱局,连杨广都自危了。   一个栖息于杨广帝位之下的亲王,岂会有能力再控制住乱局?   卫家主叹了一声,“一直以来,我亦如此认为。”   “这位少年燕王,虽是文韬武略过人,但他的权力终究来自于杨广。”   “以杨广现今的昏聩,已没有了平天下的信心,恐怕还会南下躲避。”   “这位燕王一个少年人,哪怕再有雄心,也成不了事。”   说到这里时,卫家主又苦笑。   而后连连叹息,“但我错估了这位少年燕王。”   “从东都传来的情报来看,我之前的判断没有错,杨广的确昏聩,在开年时,已是有了南下江都的强烈念头。”   “却没想到,这位少年燕王竟是能将此事阻止了下来。”   “而且,还让杨广重新有了信心。”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卫家主的叹息声中,充满了复杂情绪。   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少年燕王,他既是佩服,又感是莫大威胁。   呼吸了几口气,卫家主又续道:“更让我没有预料到的是,在这位少年燕王的强力执政下,东都与河南郡已是彻底安稳。”   “受无数人的爱戴。”   “这样的局面已经显示,只要有这位少年燕王在,河南郡民就会拥护他,绝不会反。”   “谁若反,恐怕民众第一个就会不答应。”   听着他分析的这些事,卫氏大多人沉默了。   他们的确是太低估了这位少年燕王的能力。   那位青年道:“天下如此之大,一个河南郡,何以支撑起大隋?”   “如今天下群雄四起,关中亦是暗流涌动,欲逐大隋这只鹿。”   “这也是我们卫氏趁机再崛起的机会啊!”   “若就这般偃旗息鼓,将来卫氏,恐怕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   这也是大多卫氏人的想法。   “我又何曾不想卫氏再登辉煌?”   卫家主怅然而叹,“可这位燕王的出现,已不容许卫氏再这么做了。”   “冯家被这位燕王诛除,又派人来安邑,虽是安抚我们卫氏,却也是在警告卫氏。”   青年道:“我们卫氏不如作壁上观,等待时机再谋事。”   卫家主稍作沉吟,摇了摇头,“冯家已经被定为了叛军,牵连到了我们卫氏。”   “燕王明面上是给我们情面,但实际上,是让我们要识趣,献出一些产业来。”   “唉……”   卫家主长长的叹了一声,“明日去见贾县令与那位唐上官吧,献出卫氏三成家业,支持新政推行。”   一众卫氏族人齐齐心有不甘。   可也不得不如此。   把柄掌握在这位少年燕王手中,卫氏也不得不暂时低头。   毕竟天下在名誉上还是属于大隋,还没有发展到彻底分裂的地步。   这般与这位少年燕王对抗,实属不智。   待将来等到时机出现时,再谋事也不晚。   …………   河东郡城   自杨倓那夜当众砍了冯家家主,次日又于市斩首冯家举族之人后,整个河东郡府城,没有哪个势力再胆敢对新政从中作梗。   薛家、章家、刘家如约在两日之内,献出了七成家业,归于朝廷。   其余各大势力,也是丝毫不敢怠慢,献出了两到四成不等的家业。   新政正式在河东郡城辖区内推行。   不出意料的非常顺利。   让杨倓感到有些惊喜的是,这几天随着新政如火如荼的推行,涌现出了大量的人,来到郡府衙门,单独登记造册立户。   这些人是隐户!   文帝时期,为了打击地方势力与整顿户籍,清理出阴漏的人口,推行了一系列宽仁政策,短时间内便多了两百余万人。   在文帝统一天下前,从汉末开始,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三百余年间,仅有西晋统一天下,安稳了短暂的十余年。   其余三百多年,皆是处于残酷的乱世。   平民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与各种苛捐杂税及徭役,要么躲进深山老林,要么成为隐户,如牲畜一般隐庇在各大势力之下。   直到文帝统一天下,在宽仁的政策下,这些隐户才出来登记造册。   这也是情理之中,宽仁的政策能让他们活下去,且活得更好了,自然不愿意再如牲畜一般,不当人的托庇于各大势力。   但在杨广继位后,初期还好,中期时便又开始了残酷的徭役、兵役、赋税等。   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动乱,平民百姓活不下去了。   于是,本就没有完全消除的隐户,又继续扩大了。   如今杨倓大力推行新政,让隐户重新看到了希望。   新政推行的前两天,还仅有几十人来登记造册。   在果真分到土地与粮食,与了解到新政将让他们休养生息后,后面来登记造册的隐户,越来越多,再次选择信任隋廷。   短短几天内,造册立户的人,便是多了近四千人。   这天,郡衙三堂院内,杨倓看到送上来的这些数据时,颇为满意,“隐户能这般主动出来登记造册立户,这是好事。”   “这便说明了,他们选择信任朝廷了。”   杨倓估算了一下,“整个河东郡,在新政的推行之下,大概会有三四万隐户主动出来登记造册立户。”   “这般由隐户口口相传下去,河东郡很快会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人会重新选择相信朝廷。”   “民心将凝聚到大隋。”   河东郡乃是太原方向南下进关中的要地,必须要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若让河东至太原的世家贵族及豪族,与关中门阀连在一起,后果严重。   “燕王。”   这时,赵忠走了进来,恭敬的将两封信放在了杨倓面前的办公几案上。   “这是郑辞与牧仁,从汾阴与解县传回来的信。”   郑辞与牧仁,和杨倓派出去的唐维韩腾一样,都是十大亲卫中的成员。   这二人之前被杨倓派出去时,郑辞去的是汾阴,牧仁去的是解县。   杨倓打开了郑辞的信,查看其中的内容,“燕王,新政在汾阴遇到的最大阻碍,便是薛氏。”   “薛氏对于新政,一直没有表态,既没表示支持,也没表示不支持。”   “薛氏不表态,其余家族也是跟从。”   “因此,新政在自耕农间推行都很困难。”   “在五日前,事态有所转变,薛氏转变了态度,愿意配合新政推行。”   “经查之,乃是薛氏收到了驻守在涿郡的薛世雄大将军的书信,从而薛氏转变了态度。”   “三日前,薛氏收到燕王派使者送来的亲笔信后,态度再次有转变。”   “薛氏已是献出两成家业,配合新政推行。”   “现在新政在汾阴已是能顺利有力的推行。”   看完信件的内容,杨倓皱起了眉头。   郑辞虽然没有写在汾阴的具体遭遇,但从书信的字里行间中,他便可以猜测到,郑辞在汾阴必是受了不少辱。   杨倓皱眉查看牧仁的信件内容,“燕王,臣在解县为新政推行造势之初,受到了颇多阻碍。”   “经暗查之,这些阻碍新政推行之人,大多是受解县各大势力的暗中指使。”   “而这些势力的背后,是柳氏。”   “臣多番登门拜访柳氏,却不得见。”   “直到三日前,燕王的使者送来书信,柳氏方才表了态,献出了一成家业,支持新政。”   “有了柳氏的表态,解县的其余势力,也是纷纷转变态度。”   “现今新政在解县,已是能顺利有力的推行。”   看完这些事情,杨倓的双眼微微眯了起来,泛现出了冷光。   “燕王,新政在汾阴与解县难以施行么?”赵忠在一旁见着杨倓的神色不好,出声问道。   “新政已经能顺利推行了。”杨倓微微摇头,随而将两封信递给了赵忠。   赵忠接过信查看。   当看完两封信的内容时,赵忠的神情也是变得难看了起来,他语带冷意道:“这些世家若不除,将是莫大危害。”   杨倓点了点头。   世家贵族的危害,太大了。   尤其是在这动荡的乱世,少了几分顾忌,世家贵族已是公然对抗朝廷的政策。   连他先派去的郑辞与牧仁,这般能完全代表他的使者,在汾阴薛氏与解县柳氏面前都不好使,恐怕还受了不少辱。   可也正是因为天下的动荡,他还不能拿这些世家贵族怎么样。   在史上,门阀世家贵族等顶尖势力,在隋与唐初,是最鼎盛强大的时期。   那真就是有能力换天子取天下。   史上经过李世民的削弱,到武曌的重拳出击,再到后面的皇帝重用外族等一系列政策,才让这些势力彻底衰落下去。   最后黄巢的出现,才终结了门阀世家时代。   若没有前面一两百年削弱门阀世家,即使黄巢出现也终结不了门阀世家。   杨倓现在即使再想对付这些势力,也不得不压制下去。   现在对付这些势力,那就是自寻死路。   不仅大隋亡的更快,他恐怕也活不了。   “燕王。”   这时,韩腾也是风尘仆仆的从安邑返了回来,打断了杨倓的思绪。   韩腾恭敬的向着杨倓施了一礼后,汇报道:“臣带去了燕王的亲笔信,卫氏家主见过信后,已是献出了三成家业支持新政,新政在安邑已是顺利推行。”   杨倓点了点头,问道:“维这些天在安邑,可受到了卫氏的阻碍?”   韩腾正要回答,却见一旁的赵忠,向其微微摇头。   韩腾这才注意到,今日燕王的神色有些不好。   随而他便从赵忠对他的摇头中领会到了,燕王这般神色不好,恐怕正是因为新政的事情。   韩腾忙道:“维在安邑推行新政,皆顺利。”   杨倓道:“我不喜欢听取悦我的话,说实情。”   韩腾无奈,只得说出实情,将唐维在安邑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完这些事情,首先勃然大怒的便是赵忠,“卫氏好胆,竟敢这般轻视于燕王的声威。”   他完全没有想到,唐维身为杨倓的使者,卫氏竟敢这般将之拒在门外。   唐维报出了燕王的名号之后,卫氏竟还敢轻视。   杨倓却反而平静了下来。   他平静的说道:“只要新政能顺利推行下去,忍下这口气也罢。”   现在最主要的便是推行新政。   只要新政推行下去,让河东郡民货真价实的获得了利益,便能重新信任了隋廷,对朝廷有了信任,便会将民心凝聚到隋。   民心在隋,而平民百姓也掌握了利益,便会自主选择拥护隋,不会依赖这些势力。   这些势力便会为之削弱。   待将来天下平定之后,这些世家贵族让他受的气,他自会还回去。   一旁的赵忠心中对这些世家虽然愤怒至极,却也不得不叹了一声。   世家贵族现在太强了。   就拿解县柳氏来说吧,从大隋建立之初,解县柳氏便是有大量人员在朝廷任要职,官职还很大,其中的柳述还是文帝的女婿,杨广的妹夫。   可以说,解县柳氏算是隋廷皇室的外戚。   虽然柳述在大业初受罪,免官被流放,已经死了,但解县柳氏的势力,却依旧强大。   而隋廷现在却很虚弱了。   不得不向这些世家贵族妥协。   杨倓不再谈论这些事,向赵忠问道:“查探到有关孙华的消息了么?”   赵忠收回了思绪,叹声道:“目前为止,还没有查探到孙华的踪迹。”   杨倓道:“这么看来,定是有人在暗中帮助孙华。”   “而这个帮助孙华的人,恐怕也非一般人。”   “否则以孙华那般重的伤势,不可能不用药。”   赵忠沉思了一下,说道:“会不会孙华已经死了?”   杨倓点了点头,“也有这个可能。”   “不过也不能放松了。”   杨倓推算了一下,“如今已经过去五天了,若孙华还活着,帮助孙华的人,必然已经将药材用完,很快会购买新药物。”   “你让张牧这两天重点监视各大药铺。”   “若孙华死了最好,若还活着,我倒要看看是谁在帮助孙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