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一下,首辅黄立极建议道:“陛下,臣以为,蓟辽总督阎鸣泰是知兵的,或可暂代崔呈秀掌兵部。” 阎鸣泰? 崇祯皇帝对他没有什么影响。 调一下系统的资料,崇祯皇帝就知道这家伙是个无能且喜欢巴结阉党的人。 由于崇祯皇帝选择了宣武门之变的国策,阎鸣泰现在对崇祯皇帝的好感度为负数。 好家伙,居然还有一只漏网之鱼。 “阎鸣泰?哼,朕倒是忘了这个奸贼,回头让西厂给他抓了,好好审查一下!” 听着崇祯皇帝杀气腾腾的话语,首辅黄立极顿时整个人都麻了。 好家伙,他不说还好,一说话就干死一个蓟辽总督。 “你不要害怕,首辅,你继续说,谁还能担任兵部尚书?” 崇祯皇帝安慰了内阁首辅黄立极两句,鼓励他继续说。 “那,要不重启孙师傅(孙承宗)?” 内阁首辅黄立极犹豫了半天,给出了他的办法。 崇祯皇帝瞪了他一眼:“此事稍后再议,还是先说说工部的事情吧。 朕听闻,有个名叫徐光启的人挺能干的,传说他知道许多西洋的奇技淫巧,可以让他主持工部的事情。 另外,袁可立在主政登莱的时候干得不错,那么,就让他再干一次登莱巡抚,兼任东江、辽南军务好了。” 内阁首辅黄立极顿时整个人都傻了,这么直白的下中旨,其实是很不符合明朝的规矩的。 像崇祯皇帝这么搞,直接被文官集团称呼为中旨。 所谓中旨和内批指的是奏章不由内阁票拟、诏令不由内阁草拟,径由内廷批发,且不经六科驳正,直接交付相关部门施行。 按理来说,崇祯皇帝的旨意是完全推进不下去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崇祯皇帝干死了内阁里面所有的非阉党成员。 如今的大明内阁,完全可以看成一个阉党内阁。 这样的内阁,敢和皇帝顶牛? 真的这么干的蠢驴,现在已经在西厂大牢里呆着了。 至于内廷,昨晚崇祯皇帝可是杀的血流成河,现在还活着的,全部都是崇祯皇帝的支持者。 按理来说,还有最后一步的六科给事中可以反对,拒不执行皇帝的命令。 可是厚颜无耻的崇祯皇帝,提前算到了这一步,直接物理清空了六科给事中。 整个六科给事中衙门那叫一个空空荡荡,都可以用来玩鬼屋了。 没有了六科给事中,当然就不会受到六科给事中的胁迫了! 这叫不解决问题,先干死制造问题的人! 没有了这些人,政令自然是畅通无阻了! 可以说,昨晚要不是崇祯皇帝大开杀戒,他今天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想到这里,内阁首辅黄立极在心中叹息了一口气,知道没有人能制约崇祯皇帝了,只能点头答应:“是,陛下!” ...... 很快,崇祯皇帝就见到了在一队精锐骑兵护卫下赶来皇宫的李靖。 “臣李靖,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靖见到了崇祯皇帝,马上对他行礼。 “李将军快快请起,朕期盼李将军很久啦,很希望李将军能为朕出谋划策! 如今大明内有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外有满清狼子野心,欲亡我神州之心不死。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朕自知自己能力不足,对此束手无策,却不知李将军有何妙计?” 崇祯皇帝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 “陛下,臣需要先了解一下情况!” “没问题!” 崇祯皇帝挥挥手,让手下把所有的资料都送来,同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部分历史资料,提供给李靖作为参考。 ...... 看着一大堆前言不搭后语,你来我往互相矛盾的战报,李靖明显有些没绷住。 看得出来,大明的官僚们互相推卸责任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干。 数个时辰之后,李靖终于有点眉目了。 “陛下,臣大概已经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李靖放下了一堆卷宗,坦然对崇祯皇帝道。 “将军请说,朕洗耳恭听!” 见李靖有了办法,崇祯皇帝不由得大为欣慰。 他很清楚自己能力不够,所以绝不微操,主打一个听劝。 而李靖的军事能力,崇祯皇帝是非常信得过的。 “陛下,臣以为,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重物而轻人! 宁可修一堆毫无用处的堡垒城墙,也不愿意给士兵多发一点银子。 那些在边镇有名的文官,大多会有一个功绩,就是会在史书上详细记载,他在守边任内,一共修了多长的边墙,修了多少堡垒,又整修了多少的城池。 这些玩意修得多,就会在史书留一笔,作为有作为的,知兵的文臣典范。 在边镇搞工程就是有作为的好文官,基本没有文官的考核是以练兵为标准的,甚至在史书上评价,练兵的好坏都不会作为文官统帅死后的评价标准。 臣以为,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须知,一支弱兵,是守不住坚固的城池的。 能够闻风而逃,便是上勇了!” 李靖在地图上点了点。 “将军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他们为何如此?朕又该如何防范呢?” 崇祯皇帝听的连连点头,追问了一句。 “陛下,臣以为,对于文官而言,搞基建,功劳是看得见的。 因为修的那些东西就在那里,这些东西可以实实在在的证明,他是做了事的,是经得起检验的。 搞基建,特别是边镇的大基建,大家伙可以上下其手,有工程就有进项。而且打着修边墙堡垒城池的名义,别人还不能说出什么来。这是一个既可以捞好处,又可以捞政绩,还让人说不出话来的好项目。 要搞野战,就必须练兵,但练兵费时费力,还得罪当地的士绅和兵头。 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搞基建大家都开心,毕竟搞基建朝廷拨款,还整顿了战备,更获得了政绩,上上下下都高兴。 这样的状况下,边镇的文官更加热衷于搞工程,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大基建中。 至于士兵是不是有饭吃,有军饷,是不是愿意为朝廷卖命,这些都不关他们的事,因为养兵是朝廷的事。” “有道理,你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