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老朱家的团宠

第44章 喜欢抄家的感觉

   “就这里吧,需要现在去县衙办理手续,重新立契吗?”    古代地契过户很严苛的,这也是为了保障彼此的利益。    地契过户首先要买卖双方订立地契(签订合同),还需要见证人签字按手印,然后交给官府验证,缴纳税费以后,官府会盖上官印并且登记在册,使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红契”。    李景隆嘿嘿笑道:“柳树村在上元县地界,如今上元县的县令周文远都下狱了,新县令最快也要明天才会上任,我们现在去县衙也没用。”    他说着话音一转:“再说了、表弟的身份跟诸位王爷不一样,他们如果有钱,在外面置办田产很正常,去县衙登记没问题。”    “可表弟你是皇长孙,只要你去县衙过户登记地契,必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关注。”    “所以、这份地契无需去县衙过户,把地契交给蒋千户,他会安排好的,以后这个田庄就是表弟你的皇庄。”    朱雄英如醍醐灌顶,他差点还忘了这茬。    他对皇庄还是了解的,皇庄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汉代,在汉代称为“苑”,唐代称为“宫庄”。    直到大明朝,才正式确立为——皇庄。    皇庄有专门的人打理,收获不入国库而是皇室的仓库,作为皇室的主要开支来源之一。    不过、经常发生皇帝把皇庄的收获用于国事,比如国库财政紧张的时候,会用于发放军饷,或者是赈灾。    朱元璋就经常干这样的事儿,他带着一大家子省吃俭用,节省出来的都用于国事。    当然、朱雄英的这个皇庄是独属他自己的。    “行、我把地契交给蒋叔去处理,我们现在先去柳树村看看这片地的情况。”    朱雄英点点头,锦衣卫办事他放心,蒋瓛办事他更放心,这可是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田地肯定差不了,都是上等良田,现在是五月,还省了我们很多事。”    “田地都已经耕完了,水沟、杂草这些也清理好了,只等着播种就行,表弟白捡了周家人便宜。”    “白嫖?”朱雄英嘿嘿一笑:“白嫖周家的产业才叫香,我都有点喜欢上抄家的感觉了。”    咕嗝!!!    李景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表弟才八岁大,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个想法太危险,万一以后抄家抄上瘾,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咋办?    李景隆脑海中已经浮现一副画面了,一个八岁大的奶奶娃娃骑着小马驹,身后跟着一群锦衣卫,每天不是在抄家就是在抄家的路上。    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表弟、抄家确实爽,但要克制,会让朝中大臣人心惶惶的,听表哥一句劝,你还小把握不住。”    朱雄英见李景隆紧张的样子,笑着说道:“我跟表哥开玩笑的,我还这么小,天天跑去抄家啥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小暴徒。”    李景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朱雄英这时又说道:“我还小,确实不适合抄家,但我皇爷爷可以啊,胡惟庸案的时候,我皇爷爷就下令抄了上万官员的家。”    “我相信、皇爷爷还会继续抄家,只是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我尼玛!!!    李景隆的脸顿时就白了,胡惟庸案已经牵扯了上万官员,别说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一个个变得谨小慎微。    即便是他李景隆,看得心里也害怕。    最近胡惟庸算是告一段落了,大家才稍微安心一点。    不对!    李景隆心里猛的一震,他早就发现八岁大的表弟不一样了,变得极为聪慧。    现在朱雄英跟他说这些,其实是在告诉他,洪武爷的屠刀并没有收回,朝廷还会有大的动静。    嘶!!!    李景隆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在联想起之前朱雄英说过兼并土地的事情,他更加确信这个猜测。    李景隆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首先要对朱雄英好,那样的话,他家就有护身符,屠刀不可能会挥向他家。    谁让表弟朱雄英,是当今陛下和皇后娘娘以及当今太子,最宠爱的呢。    另外吗,通知一些交好的武勋子弟,敲打敲打他们,让他们收敛收敛,不能继续嚣张了。    马车途径皇城西华门外的大通街,进入太平街,来到了京城北面的太平门。    太平门进城出城的百姓很多,朱雄英看着窗户外的百姓,这些百姓大部分穿着麻布补丁的衣服,面黄肌瘦,一看日子过得就不好。    “表哥、这些百姓都是京城郊外的,看他们的穿着和面色,为何生活还过的艰难?”    朱雄英眉头微皱,这可是应天城啊,如果应天城周边的百姓生活都过得不好,那么其余地区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还不等李景隆开口,朱雄英继续说道:“我记得,大明建立以后,按照地区的不同,田地的多少,分给百姓的田地各有不同,即便地少山多的地方,一个人口也能分到七亩地,多的能达到十五六亩。”    因为多年战乱,人口锐减,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分给百姓的田地都不少,而且鼓励百姓开荒,开荒的田地三年免税。    按理来说,只要不遇到天灾,百姓的日子应该过得还不错才对。    这几年,朱雄英可没听说过应天府闹天灾。    李景隆沉吟道:“百姓手上确实分到了不少田地,是舅姥爷给了他们田地,百姓都念舅姥爷的好呢。”    “不过、耕种没有那么简单,有地没有壮劳力,耕种的速度就会很慢,错过最佳播种时间,会影响粮食产量。”    李景隆话里的意思是,大部分百姓家里的壮劳力,都死在了战乱之中。    这些年大明虽然得到了休养生息,但时间短,还需要几年,百姓家里的男丁才能成长为壮劳力。    “还有、耕种一亩小麦,需要种子五六十斤,而小麦亩产只有一百多斤,扣除来年所需的种子,还有交完税,其实百姓没有多少粮食可以支配的。”    “百姓柴米油盐衣服一样都少不了,他们还需要把粮食拿去换钱,购买柴和油盐以及衣服被褥。”    “所以、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只要不被饿死的,已经感觉很幸福了。”    “若是遇到家里人受伤生病啥的,他们掏空家底都不够,只能向地主借钱,钱还不上,只能把田地佃给地主……”    李景隆最后这句话是在告诉朱雄英,土地兼并大部分是如此来的。    “至于开荒,朝廷虽然鼓励百姓开荒,但百姓开荒需要很多农具,购买农具可不便宜。”    “还有、好的土地都是有主的,能开荒的荒地非常贫瘠,播种下去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需要养好几年的地才勉勉强强,这样的情况,百姓又如何去开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