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将开怀填进董卓的心扉
中平六年,光熹元年,九月初一,雒阳北宫。 本来这一年接连更换多个年号,不过由于少帝突然驾崩,年号还是光熹。 刘协即位,下诏沿用光熹年号,以此纪念他哥孝烈皇帝。 董卓对于这些细枝末节,根本懒得理会,始终冷眼旁观。 他原本设想,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威望。 结果,刘辩在朝堂上的潇洒一剑,将他的权臣梦想割断。 还改什么年号,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夫要废帝! 李儒遵照董卓命令,不负董卓重望,在河南尹寻到一人。 半月前,幼帝刘协下诏,征辟天下贤才入朝,以资国用。 应征其中一人,乃是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名为诸葛玄。 诸葛玄堂兄去岁病逝,留下三子。于是诸葛玄携带堂兄三子,一同进京。 三子中,长子名诸葛瑾,次子名诸葛亮,幼子名诸葛均。 诸葛亮年九岁,与幼帝刘协同岁,喜好读书,聪慧过人。 因为刘协的贴身宦官蹇硕,经常为刘协与诸葛亮传递书信,所以引起了李儒的注意。 不过二人书信内容,只是讨探一些对于儒家经义的理解。 二人每次传信,都会经过牛辅的严格检查,董卓也知道。 李儒对此大感兴趣,见过诸葛亮后,顿时觉得找对人了。 大汉的未来,不,主公的大业,就靠你了! 于是,诸葛亮被李儒改姓为刘,名刘亮,乃是灵帝于西园宠幸宫女所生。 李儒禀报董卓后,董卓欣然同意,吩咐李儒,捉拿诸葛玄及诸葛亮兄弟。 李儒领命,立刻率兵捕杀诸葛玄,留下诸葛亮的兄弟,用以胁迫诸葛亮。 诸葛亮被逼无奈,只得同意改姓为刘,冒充灵帝私生子。 九月初一,董卓召开大朝会,宣布废黜刘协,改立新帝。 满朝公卿百官哗然,卢植大怒,当堂怒骂董卓不为人臣。 董卓毫不在意,也不反驳,你们爱咋说就咋说,谁也不能阻止老夫废立。 经过内廷宦官蹇硕的实名认证,确定刘亮为灵帝私生子。 由于刘亮生辰比刘协大一个多月,所以依照宗法,理应由刘亮即皇帝位。 满朝公卿百官皆看向宗正刘虞,刘虞更是勃然大怒,他根本不认识刘亮! 哪里来的灵帝私生子?董卓这狗贼,竟敢如此欺侮幼帝,戏耍公卿百官! 董卓拿满朝公卿百官当傻子,突然抱出一个孩童,咔!灵帝私生子在此! 卢植和刘虞气得一边指着董卓,一边破口大骂。 二人活了一把年纪,从小到大从未如此生气过…… 此时的刘协,好奇地打量着他的“兄弟”刘亮。 诸葛亮小脸满是无奈,心中既愤怒,又没办法。 不过事已至此,别无他法,匡扶汉室,让朕来…… 聂辽透过宠物扶摇的视角,将殿内的一幕幕尽收眼底,差点儿就乐死了。 诸葛亮当然是聂辽安排的,将诸葛亮介绍给刘协,让他们二人成为笔友。 然后顺理成章的,诸葛亮进入了李儒的视线,然后就被董卓拿来充门面。 聂辽觉得,这个汉末好似有点儿被他玩坏了,路子越走越偏,越走越野。 不过,这正是乐趣所在,游戏之乐趣,人生之乐趣。千篇一律,没意思。 在聂辽的操作下,出乎满朝公卿百官的意料,刘协承认刘亮的宗室身份。 如此一来,刘虞懵了,无话可说。卢植依然愤怒,怒的是董卓擅自废立。 至于王允,此时还在廷尉狱单间中,面壁思过。王允隔壁,就是皇甫嵩。 董卓向来有仇必报,谁给他上眼药,他就给谁喂砒霜。 自从董老板进京后,但凡得罪过他的人,哪怕是童年时往他身上扬沙子的小伙伴,都得死,一个不留。 王允和皇甫嵩本来难逃一死,不过李儒给董卓出了个主意,让董卓暂时收押二人,等到名士为二人求情时,顺水推舟,放过二人。 如此既可彰显董卓的胸襟,又可得到名士的效忠,比如蔡邕之类的名士。 董卓深思熟虑,觉得李儒说得有点儿道理,然而关押王允和皇甫嵩一个多月,也没见名士为二人求情。 因为袁绍、袁术和曹操传檄天下,蔡邕听闻董卓名声,根本不敢来雒阳。 即使董卓以蔡邕全族性命逼迫,蔡邕也不进京,因为聂辽不允许他进京。 文艺老青年就应该安心搞学问,非得附和董胖子,结果落得个悲惨下场。 族人性命保住了,自己性命却没了。 所以聂辽出手,帮蔡邕做了这道选择题,不要全族性命,只要自己活着。 蔡邕只有活着,才有未来,才能续写《东观汉记》,才能编撰新的史书。 对于蔡邕的拒绝,董卓无所谓,同时派兵前往兖州陈留郡,诛蔡邕全族。 董卓已经彻底摆烂,完全不在意,谁让他不痛快,他就让谁全家不痛快。 短短一个多月,整个雒阳城笼罩在董卓的淫威下,士族、黎庶深陷其中。 这其中不包括刘协。 刘协走下御座,亲自扶着诸葛亮坐在御座上,随后走下殿陛,转身站定,面北称臣,向诸葛亮躬身行礼,参拜新帝。 殿内其余公卿百官见此,正欲向诸葛亮行参拜大礼,却被刘协抬手制止。 董卓单手按着腰间宝剑,冷眼看着废帝刘协,想看看这小崽子意欲何为。 刘协向诸葛亮拱手一礼,随即抬起小手,指着董卓,问道:“敢问皇兄,如何处置此獠?” 董卓闻言,双目微眯,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正襟危坐,小脸严肃,缓缓开口,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朕今即位,诏令天下——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沦丧社稷,倾覆四海…… “幽州牧辽、凉州牧操、兖州牧术、豫州牧绍,实我汉室之忠良,国朝之股肱…… “朕望四人,夙夜为盼,以州为军,并赴国难。四方忠良,齐心戮力,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拯汉室于水火,救天下于眉睫…… “值此国难,朕年幼力弱,唯以诸王许之功臣,无替朕命,永终天禄…… “钦哉!” 刘协很满意,微微一笑。 满朝公卿百官有点儿懵。 “……”董卓盯着诸葛亮,好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