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魔都战役打响
所有倭寇猪听见庶仁亲王这句话后,整头猪都兴奋了起来,从这些丑陋的倭寇猪的表情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所谓的‘盛开计划’并不是什么好计划。 这个‘盛开计划’确实也不是一个什么好计划。 这段时间里面,庶仁亲王自从失去电讯通讯和电话通讯后,就开始布置,强行征用民工为他们挖壕沟、垒工事。 这段时间已经在魔都市内布置百多处火力点,形成十多道坚固防线,要将这些火力点摧毁掉,那魔都中心城区必定化为焦土。 倭寇猪为了尽可能在防守时占地利,强征了各个银行仓库、大楼大厦、厂房、公园、公寓、医院、学校等地。 倭寇猪更是为了抵抗青龙军飞机的进攻,防空警报一响起来,倭寇猪们就会将不少它们强制关押的龙国居民赶到顶楼,这段时间倭寇猪更是让不少无辜的市民被它们安置在了屋顶居住,让这些无辜的市民成为它们的挡箭牌。 这还是防守阶段,之后这才是‘盛开计划’,‘盛开计划’听名字中的盛开就可以让人知道繁盛地展开。 什么能展开,这儿自然不可能是花朵,更不会是烟花绽放魔都上空,倭寇没有这么好心,这可是不死不休的战争,你还有心情放烟花不成。 “我军已经将所有‘樱花种子’按照计划位置放下,只要亲王殿下一声令下,帝国樱花就会绽放整个魔都上空,整个魔都将在樱花绽放的这一刻一起绽放,随后一起消失。”一头倭寇猪兴奋的开口。 不得不说,这群倭寇猪真的是变态,要不然也不会将这件事说得如此开心和兴奋。 “哟西,蝗国兴废,在此一举,诸君奋励努力。” “依哈!”所有倭寇猪起身起身开口。 “天蝗万岁!” ......。 青龙军这边,夏天自然知道现在魔都倭寇的布置,而且此时现在8支特种部队和第三突击队已经完成补给,并潜入了魔都城内,现在就等夏天的一声令下,随后立即对自己的目标发起致命一击。 16支影子部队则是已经返回奉天城休整和等待先一轮的命令。 高寒也已经按照战前部署,所有进攻魔都的部队均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 早上6点左右,高寒就下达了全军吃早餐命令,一份份自热口粮被一名名战士从背后的背包中拿了出来。 这也是夏天为战士们准备的,夏天可不会让战士们饿着打仗,而且这一份口粮一点不差,这可是自己工厂生产的。 可以说现在青龙军的口粮是这个时期全世界所有战场士兵最好的口粮了,每份口粮中有一份主食和加热袋、多维能量棒、果干、下饭小菜、调味酱、巧克力、口香糖、速溶汤、饭盒、勺子、注水袋、纸巾、牙签。 因为很有可能马上开战的原因,所有战士这才吃的自热口粮,要不然此时已经开始埋锅做饭,让战士们吃上一口新鲜、热乎、美味的食物。 7点整,全军已经做好作战准备。 因为魔都的特殊性,以及城内还有大量的民众,所以也没有办法进行围而不攻。 7点10分,高寒见一个小时已经过去,魔都城内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命令:7点30分准时按照预案,开始对魔都北面外围倭寇第一道阵地、碉堡、已发现的暗堡发起第一轮试探性炮击,尽量试探出倭寇的炮兵阵地所在。”高寒高声下达命令。 “是!” 7点30分转眼到来。 青龙军多个重炮阵地几乎同时做着同样的事情。 ‘一炮好!’ ‘二炮好!’ ......。 ‘八炮好!’ ‘九炮好!’ .......。 “开炮。” ‘痛痛痛痛痛痛痛......。’ ‘咻咻咻咻咻......。’ 一门门100mm以上口径重炮,一枚枚几十公斤的重型榴弹、重型穿甲弹、重型高爆穿甲弹在发射药的推动下,迅速被推出数米长的炮管,穿过前方青龙军部队,直奔着数公里至二十余公里以外的倭寇猪防御阵地而去。 数百门各式重炮,四处喷吐复仇的弹丸,这个是火箭炮没有开火的情况下发生的试探进攻。 随着炮弹落下,一时间在倭寇第一道防线之上的爆炸如同“末日狂轰”,硝烟更是笼罩了整个倭寇猪的第一道防线重要已区域。 倭寇猪一时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都收到了城能庶仁亲王的警告,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进攻会来得如此之快。 原本顽强的倭寇猪被炮轰到崩溃,第一道防线更是哀鸿遍野,这群倭寇猪本来就不是倭寇的精锐,而是临时征召成为现役的预备役士兵,即便是整个魔都,也只有仅仅几千的倭寇精锐海军陆战队加陆军。 现场爆炸声四起,滚滚浓烟腾空而起,很多才挖掘完成的战壕瞬间坍塌,碉堡在烟花绽放之后倒了下去,暗堡也没有讨到什么好,被高爆榴弹击中的还稍微好一点,最多就是暗堡随着爆炸结束,暗堡的顶盖被削了,然后暗堡内的倭寇猪落得了一个七窍流血、耳膜破碎、内脏震碎而亡,但是至少还留下了一个全尸。 要是被高爆穿甲榴弹击中,那才叫一个惨目忍睹,在炮弹打穿暗堡,弹体潜入暗堡内瞬间发生爆炸,整个仅有2-5立方米的暗堡瞬间被火红火焰、弹片所笼罩,里面的倭寇猪不但要结束爆炸带来的直接印象,还要被巨大爆炸声冲击自身听觉。 但是非常好的就是,暗堡内的倭寇猪只有1-2秒的痛苦时间,随后就被无数肆虐的弹片给撕碎。 整个暗堡的墙壁留下了爆炸带来的焦黑,以及大量倭寇猪的肉沫、血沫组织,一时间暗堡充斥着血腥和硝烟之味,要是此时有百姓前来,一定会因为现场的惨状而将自己昨日中午吃的午饭都给吐出来。 “第二发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