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是个什么能耐,培养的能人众多,作为家主的他们,只需要对对总账就行了。 便是时常查检的人也有专门的。 张寿安说道:“柔儿的武学如何?” 岔开了话题,张汐音看向段淑柔,说道:“她很努力。” 段淑柔已经跳下椅子,走在中间就说道:“舅父,柔儿打拳给您看。” 说着,呵哈就舞了起来。 三岁的小女娃,一脸的认真,招式却半点不虚的。 大家都笑看着,看得津津有味。 等段淑柔舞完,张寿安夸赞道:“柔儿当真是小功夫王了,日后定能成为绝世高手。” 段淑柔很是受用,嘿嘿笑着。 张梦雪过去拉着她,大大的眼睛都是惊叹:“柔柔真厉害,我都不敢练的。” “雪表姐,以后我保护你。” “好呀好呀。” “我们出去玩……” 两人说着,手拉着手出去了。 两人出去,又有一个更小的在后面跟着,婢子仆妇也在后面跟着出去了。 在娘家待了大半日,直到段暄晟下学过来,吃了晚膳才回府。 回到府中,孙管家过来时,递来几张拜帖。 张汐音接过看了拜帖,让他退了两份。 “去回纪家,明日过来商谈。”她说道。 孙管家应是,又说道:“还有一事。” 张汐音看他。 “是账房先生,他要辞别。”孙管家说道。 “他家中兄长过世,只留下一个老母亲和几个年幼的孙儿。”孙管家继续说道:“都说落叶归根,他便想着回去守着老母亲。” 年轻时赚钱,一直在外,是因为家中有兄长尽孝,他只管寄钱回去就行。 如今兄长故去,他也该回去了。 张汐音点了点头。 “将月钱都清算完,再另给一百两银子,派几人护送他回去。” 孙管家笑着点头。 “新的账房先生已经物色好。”孙管家又说道。 第二日。 纪老爷登门。 他被大火烧得毁了容,哪怕是登门,也不敢露出脸来,用绸布遮挡住了面容。 “王妃恕罪,容貌丑陋,只能以此遮挡。”纪老爷说道。 “无妨。”张汐音说道。 纪老爷笑了笑,不过他脸上罩着绸布,也看不到笑容。 —— 二十万军兵如长龙,行走在官道上。 军队的最前面的,是骑在马上的元帅将军等。 这一次,是主战灭姜国,一半的武将都在,以段渐离为首。 哪怕是在国内,斥候也都在前方探查着。 很快,便发现有监视的人。 段渐离直接派出人,从另一边过去,将那些监视的都斩杀了,虽是斩杀,却也有漏网之鱼,被逃了出去。 “到底是叫逃走了两个,姜国那边怕是要知道了。” 知道,便会提前做准备。 不过,这又如何? 师小将军说道:“纵使他们再怎么做准备,难不成还能抵得过火炮和破城弹的威能不成?” 这…… 看着师小将军过于自信的神情。 段渐离说道:“不可大意,此乃大忌。” 师小将军顿了下。 “可这些,我们必然是无敌的。”他说道。 便是如今大梁也有,可大梁也没有破城弹,他们什么都有,什么都是最好最强的。 如此,还有什么可怕的。 看着一个个都盯着自己看,师小将军低下头来。 段渐离说道:“再如何强大的武器,面对敌人时,哪怕是九成的胜算,我们也不可大意轻敌。必是要将敌人斩于马下,如此才能松懈。” 敌人死了,才能安心。 —— 暗探纵马狂奔离开,大誉要攻打他们了,所来的方向,便是他们姜国。 一定要把消息送回去,大誉违了和平契约,大誉出尔反尔。 这才过了一年,才过了一年啊! —— 此事,姜国,东宫和文昌侯府都张灯结彩的,所有人都在张罗着太子和太子妃的婚事。 “赐封的旨意和文书已经送来了。” 文昌侯笑眯眯的看着桌面上的太子妃文书,还有边上的新娘吉服和首饰。 宫中司衣局早就准备着太子和太子妃是吉服,这些都是有规制的,只等太子有了太子妃,便能立刻送上。 “虽说时间紧了些,到底是册封文书下来了。”他说道,看那边正在练礼仪的女儿,越发的满意。 “鸢儿,你好好学,为父便不打扰你了。” 文熙鸢头顶着书册,屈膝:“父亲慢走。” 哪怕是屈膝福礼,都上的书册也没有掉落。 过来教礼仪的嬷嬷满意的笑说道:“太子妃这般,已是不用学这些姿态了,那就学别的。” “有劳嬷嬷了。”文熙鸢说道。 旁边的婢子将书册拿开,扶着她到书案前。 嬷嬷说道:“先试试插花。” 文熙鸢便开始修剪花枝,插入瓶中。 嬷嬷看她手法,惊讶的说道:“太子妃也不用学插花了。” “养父母让人教习过。” 嬷嬷点了点头。 “太子妃的养父母家是?” “南齐城刘家。”文熙鸢说道。 嬷嬷便知道了,那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世家,那确实能将一个姑娘教导如此。 既然如此,后面陆续的琴棋书画都不在惊讶了。 嬷嬷很是满意的笑说道:“倒是不用老奴教导,如此便能回去回禀娘娘。” 文昌侯说道:“原是南齐城刘世家教养了鸢儿,倒是要好生去拜谢了。” 嬷嬷点头。 “是应该。” 送嬷嬷出门后,文昌侯果然叫了心腹,派人去南齐城送礼,顺便打听当年是在何处捡到他女儿的。 心腹立刻着人去办了。 而嬷嬷回到宫中,姜皇后听了也是诧异。 “南齐城刘家?”她说道:“可是调查了?” “陛下早前问过,并着人去南齐城打探了,确实如此。”内侍太监低声说道。 宇文纣是何等谨慎之人,宇文霖的婚事他自然注意着,故而早早便叫人打听了。 听说无异,姜皇后便说道:“既然是大家出身,便也不用去教那些了,至于别的,文昌侯也不会糊涂到不知教导。” 这还真说不准,就文昌侯那样的。 嬷嬷还是说道:“娘娘,奴婢还是再去一趟,与太子妃说清楚婚事该注意的。” 万无一失总是好的。 姜皇后也点头。 “那你便再去一趟,叫太子妃知道。” “是,奴婢定然让太子妃注意的。”嬷嬷施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