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焜牺牲后,南方抗日军的作曲家何士德和词作者罗漠,创作了一首《反“扫荡”》歌: 反“扫荡”! 反“扫荡”! 延陵大捷,血战繁昌! 英勇牺牲的革命战士,壮烈殉国的吴副团长! 他们的鲜血喷满敌人的胸膛,他们的战绩发扬了民族的荣光! 粉碎敌人分进合击,夺取敌人精锐武装,这是我们空前的胜利,回答了顽固分子无耻的诽谤! 同志们,我们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反“扫荡”!反“扫荡”! 陈相河后任南方抗日军挺进纵队政志部副主任、南方抗日军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志部主任兼海启地区党政军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陈相河先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兼院长、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南京市委**部部长、华东局**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委**部部长、上海市政协副**等职。他在郭村保卫战前夕,陈相河曾作为南方抗日军代表深入虎穴与敌谈判,被扣押后大义凛然,后被剧作家作为《东进序曲》中黄秉光的人物原型。 他把跟吴焜的友谊珍藏在心里,吴焜牺牲28年后的1957年,身居高位的陈相河仍挥泪写了《猛将吴焜》的文章纪念。在这篇文章中,他讲述了吴焜与南方抗日军女战士杨雪萍短暂而又美好的悲剧爱情故事。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出版的程坚、粟玉成等著的《抗战之春》,收入了陈相河写的《猛将吴焜》的回忆文章。 吴焜和杨雪萍的战友,北方抗日军南下女兵服务队队员,后来成为叶翔夫人的王秀陌,在获悉闻名南方抗日军的“东方夏伯阳”吴焜,激战中被“一颗可诅咒的子弹”击中的消息,已是1939年11月,他不但悲痛莫名,还要为已经调走的杨雪萍担心,王秀陌想,她一定会流着泪唱这首歌,一定会在教导总队教唱这支歌吧。” 南方抗日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开国后任过**文化部副部长的徐平羽,为吴焜写了《真的人,真的战士》的悼文。 南方抗日军作家邱东平写了散文《用战斗的顽强性……》,发表在大后方《七月》杂志上。 吴焜牺牲的消息,当时,战友们担心刘颂清的身体,一直对他隐瞒着,被组织上送到常熟阳澄湖后方医院治疗。一天,伤员们流着泪谈着吴焜牺牲的噩耗,恰好被刘颂清听见,“什么,什么啊?吴司令员牺牲了?”他悲愤填膺,大受刺激,立即大口地吐血,把医护人员吓坏了。 吴焜牺牲前夺取的38式重机枪,一直是老6团的“镇团之宝”,被战士们誉为“老黄牛”。“老黄牛”随着老六团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在战场上创造了不少神话,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作为革命文物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中将的刘颂清**“老黄牛”,仍眼泪涟涟。 江抗东进长三角,是绝对机密的军事行动,为了不让别人发觉,吴焜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新六团贺甲战斗牺牲人员的名单中。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情况,1939年12月9日的《新中华报》上,刊登了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一封嘉奖令:1939年11月9日,在丹阳附近的一次对日作战(即贺甲战斗)中,“我俘敌三名,毙敌三百余。缴获轻重机关枪六挺,步枪五百余支,掷弹筒三个,其他用品甚多,我亦伤亡团副吴焜,营长刘玉林等以下官兵约百余等情。” 吴焜所在老六团的抗日功绩在当时公开的资料上,很难寻觅得到。但是,吴焜和老六团的功绩,当时的南方抗日军领导都很清楚。这也造成了一些误解,在许多军史党史资料中,只记载了在茅山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团长。就是吴焜的家乡万州,也只记载吴克刚的职务为“南方抗日军副团长”,不知道这个“副团长”手下的兵力是当时整个南方抗日军的一半,武器装备更是超过数倍。 老六团和江抗成就了一代名将叶翔、刘颂清的威名。 江抗在江阴西石桥整编为两个团后,多余的兵员,先补充了王定成的**团,10月26日渡过长江,到了苏北,兵员第二次补充了张道勇的老三团。 吴焜永远不死的小卒作风,贯注进江抗部队的血脉,让这支部队和他繁衍出的新部队,具备非同寻常的气质,成为南方抗日军部队中最精悍的劲旅! 江抗刚到苏北,第一次首战,是廖爱国辖下一个排,与来搞**的江苏**韩德勤部一个保安团遭遇。这个出身于江抗二路的排,没有退缩,立即向多达四十倍的整团敌人发起冲锋,一打四十,硬是很快打垮了这个整团,跟进的一个连只有抓俘虏的活。 这一战,振动苏北,被苏北群众誉为“四爷”,接着的苏北战斗,老六团部队,多次以少胜多,罕有对手,所有苏北敌人听闻是来自长三角吴老虎的部队,无不闻风丧胆!闻风而逃! 随后江抗两个团在扬中县老郎街、油坊桥一带休整,和管武为的挺进纵队合编为“南方抗日军挺进纵队”。司令是管武为、副司令为叶琛(化名聂扬),下辖四个团。一团由江抗二路和5路合编,汪明任团长,吴焜的老搭裆陈文斌任政委,廖爱国为参谋长。2团由江抗3路编成,徐绪奎任团长,何可望任政委。 “皖南事变”后,抗日军总部对南方抗日军进行整编,江抗的血脉开始漫延。最多的是在南方抗日军第1师第1旅,参加了创建苏中根据地和坚持苏中3分区的抗日斗争。1945年改编为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南下天目山,转战苏皖浙边区。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歼敌数万人,取得郭村保卫战、半塔集战斗、黄桥决战、车桥战役等重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改编为山东野战军(即后来的华东野战军)1纵1旅。它是孟良崮战役中的先锋、突击、决胜的部队!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58旅172团。在该团的荣誉室历代任职团首长照片中,将星闪耀,吴焜微笑着在他的主将、挚友叶翔的肩下。 叶琛牢记了吴焜的叮嘱,在建国前一直率领以老六团发展的江抗二路部队,终成程坚靡下三大骁将之一,1955年获封开国上将,为南方抗日军建军之初十大团长之唯一。 另两员骁将王定成、张道勇,部队同样是在加进江抗血液后壮大起来的。 江抗撤离东路地区时,留下的刘颂清、夏明、杨浩庐、叶忠诚等36名伤病员,怀着对吴焜的思念和报仇雪恨的愿望,1939年11月,以伤病员为骨干组建“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成立后,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首战梅李、恶战阳沟楼、血战张家浜、火烧桐岐庙,大闹伪军头目包汉生寿辰,夜扰顽军马东鸣婚宴,围剿胡肇汉等数十次战斗,部队发展到3000多人。皖南事变后改编为南方抗日军6团18旅,抗战胜利后改编为山东(后华东)野战军1纵2旅。《东进序曲》、《芦荡火种》、《沙家浜》等影剧反映的就是这一段史实。 程坚在郭村保卫战时,见老六团发展的部队,面对数倍、数十倍强敌,毫不畏惧,绝死冲锋,仗仗获胜,对叶翔感慨:“老六团不简单,土地革命锻炼出来的,吴焜精心训练过,党的精华啊!这些老战士九死一生,斗争经验丰富,一个人将来都可带一个连或者一个营。把这样的部队同国民党的杂牌部队拼掉了,我们要成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