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死而复生

第189章 地价骤降

死而复生 烟熏小黄鱼 2459 2024-07-10 00:42
   查清爆炸一案后,朱由校终于不用继续待在皇城,当一个宅男了。   他这段时间,先是去国子监视察了一番,紧接着又连番召见了还在世的南直隶籍致仕高官。   无外乎就是好言相劝,让这些人为朝廷的新政摇旗呐喊,主动投稿给《皇明日报》。   当然也有老顽固,倚老卖老,不给皇帝面子的官员。   朱由校对此的处理态度是,只要你干净,那就给点赏赐打发了。   可若是锦衣卫查出了问题,那就不好意思了,不仅主犯要按律处置,被牵连之人更是要发配到台湾基隆县去。   “现在有多少人要流放到基隆县了?”朱由校手捧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才感觉身体没有那么疲惫。   卢九德连忙从胸口拿出一本小册子翻阅,良久之后才说出个大概数字:“回禀皇爷,共五千三百余人。”   “才五千多人啊!台湾岛遍布生番,以杀人为乐,更是喜好砍头吃人,更何况还有疫病瘴气。这么点人,恐怕活不下来多少啊!”朱由校长声道。   “奴婢听闻红夷已经同意放弃台湾岛上的两个据点,福建巡抚熊文灿准备亲自领兵两千去打前站,生番应该不足为虑,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岛上的天气和疫病。”卢九德劝慰道。   朱由校点头道:“这些人虽说是犯人,但也没有犯下死罪,不可任其自生自灭。朕稍后就给熊文灿写一封亲笔信,让他着重注意此事。”   李标进言道:“陛下,流放基隆县的人也不是越多越好。若是人数太多,对福建的财政压力太大了。臣以为当控制在一万以内。”   卢九德疑惑道:“岛上的生番虽说残暴,但也不是不能沟通,红夷都能从岛上买粮,咱们应该也可以吧?”   朱由校解释道:“朕听闻大部分生番部落还处于刀耕火种,应该种不出多少粮食。”   “这些人犯也真是命好,按照以往的情况,都是发配到边地任其自生自灭。他们也是万幸,还好皇爷宅心仁厚。”卢九德感叹道。   朱由校摇了摇头,轻笑道:“哪可能一直养着他们?基隆有天然良港,朕打算由内廷拨款建造港口码头,让这些人做工换取银钱,然后用工钱来买粮食。”   李标最近待在南京,也不停地在见客,早就了解到了海贸的暴利,拱手说道:“陛下,基隆港应该由朝廷出资建造,管辖权归于户部。”   “户部有钱吗?”卢九德哪能拱手让源源不断产出的产业,当即反问道。   “户部可以借款。”李标道。   “借款?反正户部都是要向内承运库借款,何必要多此一举呢?”卢九德道。   李标听闻此言,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此次不必向内承运库借款了,有好几家徽商联系到我,欲借款给朝廷。”   听见这话,朱由校神色一动,问道:“这些奸商无利不起早,怎可能平白无故借款给户部?难道他们不怕户部不还吗?”   李标解释道:“徽商和晋商一样,多以放贷为主要业务。如今大明受灾严重,借款经商之人少了很多,他们的银子与其躺在仓库中发霉,还不如借给户部。至少朝廷为了取信于天下,不可能轻易不还。”   “不对!不对!”   朱由校瞬间就发觉了李标言语中的漏洞,问道:“以往越是灾害严重,放贷的生意就愈加兴盛,如今这些奸商怎可能放不出贷款?”   “全因陛下之功!”李标躬身道:“以往放贷,大多数都是士绅地主为了从灾民手中买地,又因手中银两不足,所以才从典当行贷款。可如今因陵邑之策,南直隶的地价已降到十三两一亩的价格了,多半还有下降的空间,就无人敢冒险贷款购置田产。并且家中田产过多,税额也会增加,所以就更没有人愿意购买土地了。”   “那徽商所借款项的利息是多少?”朱由校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若是利息太高,变成了高利贷,户部就永远还不清,最终还是只有不要信用,选择抵赖。   “年息一分。”李标道。   “借一百万两,一年后就要还一百一十万两,这也太高了吧!”朱由校摇头道。   “陛下,这还高吗?民间大额借贷年息都是在三分以上,小额借贷月息都有三分了。”李标惊讶道。   “太高了!”   如此高的利息,等闲百姓怎可能还得起?   并且从经济学上来讲,利率太高会对消费产生抑制,增加工厂的投资成本,不利于活跃经济,发展商贸。   朱由校说:“若是徽商能年息五厘将银子借给户部,朕才会同意。”   “五厘?这怎么可能?天下间哪个商人能借出如此低利息的款项?”李标一脸不可置信。   朱由校摇头笑道:“不久之后就会有!”   “陛下,您这话什么意思?”李标疑惑道。   “朕有意建立一座银行,专管铸币与放贷和存款之事。”朱由校道。   “银行?”   李标和卢九德皆是一脸疑惑。   “银行跟当铺差不多,朕会抽空将其功能与运行管理方案写出来,到时候找人去办就行了。”朱由校解释道。   “那铸币又是什么意思?”李标的语气带有些许不满。   铸币原本就是有利可图之事,以前都归户部管辖,可现在将铸币权交给了银行,那户部就会少一大笔收入。   “爱卿不必担心,这银行户部占六成股份,而内廷仅占四成。管理运营之权依旧在户部,而内廷仅派人来监督。”朱由校安慰道。   “那陛下欲要铸造哪种币?是大明宝钞吗?”李标又问道。   纸币在大明行不通了,有了宝钞这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商人和百姓怎可能接受?   “不是宝钞,朕打算铸造金币和银币,面额分别相当于一两金子和一两银子。”朱由校道。   “那也没什么区别嘛!”李标道。   朱由校笑着摇头,“怎可能没有区别?金币和银币都只用八成金银,两成用其他金属代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