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郑氏?阮氏?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居然还能分裂出如此多的势力?”朱由校双眉微蹙,缓步走到墙边,却发现墙上还没有悬挂交趾的地图,下令道:“大伴,以后迎仙殿要悬挂朝鲜、蒙古、交趾等藩国的地图。” “皇爷稍候,老奴这就去找地图。”刘若愚弓着腰趋着小步,迅速走出大殿。 徐光启瞧着这一幕,面色一紧,拱手劝谏道:“陛下,我大明内部纷争不断,又何必去管小国之事?” 朱由校眼角一眯,摆手道:“朕只是先了解一番交趾的局势,并无要插手的意思。” 徐光启这才放心道:“是臣误会陛下了,现在交趾纷争不断,三方势力争斗不休,正乃我大明幸事。” “此言和解?”朱由校明知故问道。 徐光启道:“交趾乃是蛮夷之地,对我大明来说,简直是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成祖皇帝在位时,曾征发三十万大军,先后三次征讨交趾。在历经血战,损失了无数钱粮士兵后,才征服了交趾全境。战后在交趾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司、都指挥司、提刑按察司,下设十五个府、三十六个州、一百八十余县,依照内地的规制,对交趾进行直接管辖。” “此事朕早已知晓!”朱由校点头道。 当年朱棣确实想把交趾变成大明的第十四个行省,不仅仿照国内的制度设立了三司,并且还提拔了交趾本地人到内地为官,就连当地的士子也能参加大明的科举。 虽然朱棣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大明的势力最终还是未能在交趾站稳脚跟。 首先便是交趾的核心区红河平原虽然是优良的农业基地,但由于地形阻碍,与珠江流域的广西交通不便,通向云南的路就更崎岖了,属于收益很高,但统治成本也很高的地区。 其次,交趾虽然在五代以前长期属于中原王朝直接管理,但到了明朝的时候,安南地区已经自行治理了长达四百多年,这段时间安南地区早已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然而大明在当地推行文教政策之时,并没有顾及当地已经形成的风俗,引发了当地人的反感。 最重要的是,在文官眼中,派往边疆地区为官,就相当于流放。所以大明派过去的官员,都只顾着横征暴敛,想着自己发财,逼反了地方大族,以至于连年叛乱,就算能剿灭叛军,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最终,宣德皇帝朱瞻基不顾张辅的反对,放弃了交趾,册封了黎利,使其回到了大明朝贡体系下的宗藩关系。 徐光启继续说道:“陛下,此地对于我大明来说,实在是太过偏远了,直接统治的成本太大了。并且现在交趾南方的阮氏已经勾搭上了红夷,就算派遣大军征讨,恐怕也不能胜。” 统治成本高这点,朱由校确实赞同,但要说打不过交趾当地势力,朱由校却不相信,冷声问道:“红夷有多少兵马?” “红夷不在于有多少兵马,而在于其水师之利,远不是我大明可敌。若是不走海路,从广西边境一带杀过去,至少要数百万石粮食,和十万以上大军。”徐光启再次劝谏道。 要是有这么多兵力和粮食,朕早就趁着黄台吉带走了主力,去收复义州卫和广宁卫了。 朱由校摇了摇头,解释道:“朕也不是真想去讨伐安南,而是大明现有的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了,所以才想把交趾打下来,迁移百姓过去,缓解国内的局势。” “陛下的意思是......迁陕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北方各省的百姓去交趾?”徐光启诧异道。 朱由校点头道:“开国之初,北方各省久经战乱,民力早已枯竭,为了京营九边防线,就只能把朝廷财政的大头放在这些省份。可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北方各省人多地少,又加上天灾,今年至少有千万以上的人口会饿肚子。” “北方各省距交趾有数千里之遥,就算是走海路,我大明也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迁移百姓,更何况交趾当地的势力也不会坐以待毙。”徐光启道。 朱由校摆手道:“朕也没有现在就征讨交趾的打算,这场天灾至少还会持续一二十年,朕的计划是先把建奴打败后,再集合整个大明之力来办此事。” 听见这话,徐光启才松了一口气,“陛下有此远见,实乃大明之幸也!” 朱由校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朕有意在下届科举增设一个外榜,给藩国及海外学子。 “陛下,这......恐怕没什么意义。”徐光启吞吞吐吐道。 朱由校疑惑道:“怎么会没有意义?” 徐光启解释道:“陛下,洪武四年辛亥科,朝鲜国曾派遣三人来我大明参加考试,其中有一人名为金涛,学识过人,考中了三甲进士第五名。太祖皇帝授予了他山东安丘县丞之职,可此人并没有去赴任,全因当时的朝鲜国王直接就给了丞相的官职。” 这...... 朱由校闻言一愣,完全没想到这些藩国的国王,居然能开出如此大的筹码。 这要是换了自己,也肯定会回去担任大官,而不是在大明担任芝麻绿豆般的小官,毕竟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啊! “陛下,小国人才匮乏,一旦有人在我大明高中进士,其国王必定会给出高官厚禄,用来留下人才。”徐光启道。 “朕先想一想!” 朱由校手指轻轻敲打桌案,闭目沉思。 自己原本还想先部培养一些带路党,到时候好成为大明的助力,可没想到这些藩国士子会拿科举当成跳板,回国去享受荣华富贵。 这事情还能不能做呢? 成本倒也没有多少,毕竟只需要提供考试场地,考官多看几张试卷。 可收益是什么呢? 朱由校忽然想起了后世的那些公知。 这些人来参加了大明的科举考试,若是获得了名次,被皇帝亲自接见,必将感恩戴德。 就算他们因为高官厚禄回国,也必然会在国内对大明高唱赞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