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杨荣和杨溥如今年纪还小。 要不然的话,朱雄英也打算直接将杨荣,杨溥二人召集到宫中来为他办事。 毕竟在历史上,人称三杨。 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 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 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 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 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 世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 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 杨荣、杨溥、杨士奇担任内阁成员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统时期的内阁被称为“三杨内阁”。 他们在任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明朝的国力继续沿着鼎盛的轨道发展,并使明代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来的皇帝办事员转变为具有丞相性质的辅臣,他们因此被史家视为名臣。 明人焦竑《玉堂丛语》卷七中有言:“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 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可以说,在这三样的影响下,宣宗颇能勤政爱民、信用贤良,内阁阵容强大而高效,配合默契。 洪熙与宣德的11年间,在内政上极可称道,天下清平,是为仁宣盛世。 不过,如今自己是大明皇长孙,未来大明第三任皇帝。 那么这三杨,势必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刘三吾此人,虽然已经上了年级,已经六十有余了。 但纵观历史,刘三吾平生博览善记,“朝廷大制作皆出其手”,主编《省躬录》《书传会选》《礼制纪要》《寰宇通志》等,帝制《大诰》《洪范》等也皆命其为序。 所以不管如何,这人也得掌握在朝廷手中。 而且,好像在洪武十八年时,才以荐至京,授左赞善,已年逾七十。 “大孙,反正你最近这段时间也不用去大本堂,不如明日随皇爷爷一起上朝?” “啊?皇爷爷,又要我一起上朝??” 闻言,朱雄英就觉得头疼,上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毕竟起来得实在是太早了。 已经经历过一次上朝,他说什么都不想起来得这么早。 “咋了?咱家大孙聪明伶俐,如今咱也给你了一些权力,现在你也可以多多接触一下朝堂之事。 等朕册封你为皇太孙时,到时候自然会赋予你更大的权利,如果多上朝堂,也能够多认识一些官员们。 到时候你需要谁,尽管给皇爷爷说,皇爷爷让你去你门下,你觉得如何?” “皇爷爷,这不好吧,朝堂上那些官员,可都是皇爷爷的官员,也是大明官员。 要是因为雄英一句话,皇爷爷就将那些官员调动到雄英这边来,恐怕会引起诸多不满。 雄英可不想被人弹劾。” “哼,那些遭瘟的东西,也就只知道每天弹劾,他们一天天的,就喜欢抓别人的罪证,要是哪天他们不弹劾了,怕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你是咱大明皇长孙,你想做什么,只要是为了大明,为了大明百姓,皇爷爷自然会支持你。 所以弹劾一事,你完全不用担心,皇爷爷会帮你拦住。 你只需要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 在护犊子这件事情上,老朱那是发挥得酣畅淋漓。 “这...那行吧,明天雄英跟着皇爷爷一起去上早朝。” “嗯,这才是咱的好大孙。” 见朱雄英同意,朱元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对了,大孙,清明将至,到时候跟你皇爷爷皇奶奶,一起去祭拜咱老朱家的祖宗。 另外,你身为长兄,到时候记得带弟弟妹妹们,一起去祭拜祭拜你们的母妃。” “嗯,皇爷爷,孙儿明白了。” “那皇爷爷,那一万两银子?” “咱又不是不给你,等会就差人去找户部尚书,让其从中抽出一万两白银,送过来。” 见自家大孙又谈到了白银上面,朱元璋不由得一瞪。 上一次大孙向自己要一千两白银,这才过去几天啊,现在又要了一万两白银。 难道自家大孙掉钱眼里去了? 不过考虑到自家大孙要养那么多私兵,这钱给了也就给了。 “对了,大孙,那流水线如今进展得十分不错。 咱以为,根本不需要比试了,咱打算,将这流水线作业全方面推广。 这样的话,势必会让咱大明的生产量提升更高!” “你觉得如何?” “皇爷爷,雄英以为,推广流水线作业,完全可行。 只不过,一些重要的事情,还需以安全为主。 另外,还需要增加一些工位。 例如,一个产品从生产,过程,到收尾,全都得需要严格把关。 如果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修改,这样的话,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嗯,这一点咱也不是没有考虑到。” “不过,要是增加人手,这工钱方面,又要多发一份出去。” 虽然这工人的钱,只是很小一部分。 但! 架不住日积累多啊。 “皇爷爷,俗话说,要想马儿跑要给马儿吃草。 皇爷爷如果不愿意给马儿吃草,马儿如何跑得动?” “这些工人,他们之所以工作,就是为了能够赚一些钱,补贴家用。 当他们看到了希望,那么他们自然会尽心尽责做事。” “你呀,咱就是抱怨一句,这钱又不是不给,你呀给咱说一堆大道理来。” 朱元璋有些无语。 自家大孙,在大事上,确实很认真对待。 翌日。 天还未亮,朱雄英就给红儿给叫醒了。 一醒来,就被宫女穿衣服。 等弄好了这些,已经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朱雄英不愿意上朝。 因为上朝,必须穿戴整齐,而且需要注意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最主要的还是得早起,这是最折磨的。 要知道,他以前早起的时候,也是在上学时。 等出生社会参加工作后,基本上也就七点多才醒,简单的收拾收拾,然后才出门,去公司工作。 但上朝,那可得早上五点就起来,然后洗漱打扮等。 弄好了这些,才能出发。 而上朝的话,没有太多事情,一个朝会顶多一个时辰就能结束。 但如果有大事发生,两三个时辰都不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