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稳健继承

第208章 江南才子

稳健继承 蓝百碗 2780 2024-07-10 00:39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秦淮河的对岸。   举行清明诗会的地方。   在这边,已经来了不少人,其中有官员之子,商人之子,武将之子,另外还有不少读书人,和一些女子。   这人山人海的场面,倒是颇为热闹。   “雄英,咱在这边订了一个位置,咱们先去坐吧,这诗会还要一会儿,才会举行。”   “嗯,咱们走吧。”   不多时,在李景隆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一个好的位置。   在这里,可以将这边的景象全都看见。   甚至还能看见秦淮河的对岸。   “雄英,今日你们过来,是否打算写诗?”   “写诗?这就没必要了,咱们此次过来,只是看看,看看这些人当中,可有谁的诗词好。”   朱雄英摇了摇头,这种清明诗会,写诗什么的,他完全不想去做。   完全没什么必要。   倒是看看其他文人的诗词如何,就够了。   “这样啊,那倒也行。”   在李景隆看来,朱雄英毕竟还小,一些国策能够想出来,但是这诗词一方面,怕是很难想出来。   毕竟这些事情,没有读过十几年的书,哪里会有那么简单。   而朱雄英,作为皇长孙,哪怕不会作诗,也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他学的,基本上都是治国理念。   不多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了轰动声。   众人看去,就看到不少的读书人,朝这边走来。   “雄英,走在最前面的那位,是江南第一才子,易子瑜,此人年少成名,也做过不少诗词,深受应天城不少女子的喜欢。”   ‘而在他后面那位,也是江南才子,只不过比易子瑜要差那么一点,名为肖俊才。’   李景隆为朱雄英一一介绍这些文人。   只不过在他的介绍中。   朱雄英也发现了一点,南方的读书人太多了。   北方的才子,也仅仅只有一人而已。   由于地方差异,导致南方地区比较富饶,那么学生们的读书压力,自然也比北方学子的读书压力小太多了。   再加上朝廷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南方人,所以在科举的时候,录取的基本上也都是南方学子。   记得在洪武年间,还发生过南北榜案。   南北榜案,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等。   该案发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因当年会试录取的51名进士全部是南方人,导致北方举人联名上书告发考官偏袒南方人,最终引发了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的事件。   而朱元璋为了平息事态,重新进行了殿试,并亲自阅卷,录取了61名北方人为进士,同时严惩了相关官员。   这一事件也促使明朝后来的科举制度实行了南北分卷制度,以平衡南北文化差异和地域矛盾。   从政治的目光角度来说,南北榜案不仅是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事件,更是一场统治者利用科举来扩大统治基础、笼络士人的政治事件。   它反映了明初社会政治中存在的多种矛盾和冲突,也影响了明朝后来的科举制度和政治格局的变化。   从科举制度的角度来看,该案暴露了明初科举制度的一些缺陷和问题,如考试标准不统一、考官不公正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朝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南北卷、改革考试内容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举制度的运行。   然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如加剧了地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等。   总的来说,南北榜案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明朝的科举制度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过,既然有他朱雄英在,那么这南北榜案,自然不会发生。   而且,刘三吾,现在已经被自己收入囊中,以后自然也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随着这些才子,全都登场,这场清明诗会,也开始举行。   “各位,今日正值清明时节,咱们今天能够相聚在一起,也是为了祭拜祖先。   当年,在元朝的压迫下,咱们的亲人,家人,都惨死在元朝的统治下。   还好我大明,出现了一位天子,反抗元朝暴政,成立了大明,这才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咱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咱们不仅要感谢当今陛下,也不要忘记当初先辈们一同反抗元朝。   所以,今天咱们相聚于此,也是为了缅怀先辈!!”   ‘那么今日,当以清明为主题,不知谁先来作诗??’   随着台上的人说完话。   众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那些才子们。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也只有这些才子,才能够做出好的有关于清明诗词,用来缅怀先辈们,缅怀祖辈们!   “我先来吧。”   当台上的人刚说完,就有一名才子坐不住了。   “雄英,此人也是江南才子,不过并不是很出名,此人名为文宏盛,此番迫不及待想要上台作诗,恐怕也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以此来成名。”   随着文宏盛上台,他在台上走了两步,然后便开口了。   “坟畔孤禽苦苦啼,吾至坟前顿生疑。   莫非父亲同今样,一路荆棘一路泥。   墓头野草等身齐,耳畔风号云又低。   最是女儿放不下,冥间有病怎么医。   点蜡焚香泪已滴,更堪荒原景凄凄。   转头回望坟丘处,叩首三响不忍离。”   “好!”   随着文宏盛做出了一首诗后,不少人忍不住鼓掌。   “此诗做得不错,不仅点题清明,甚至还以此表示对祖辈的思念之情。”   台上自然也有评委,当评委听完这首诗后,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呵,在吾看来,这就是一手打油诗而已,虽然点题清明,表明了对亡者的思念之痛,但是上不得台面。”   一名老者觉得此诗可以,但是另外一名老者,却嗤之以鼻。   “雄英,你觉得此诗如何??”   “表哥,此诗,作为打油诗,确实不错,但是想要入围,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估计等一会儿,就有人做出比这首打油诗更好的诗词来。”   朱雄英摇了摇头,这首诗做的勉勉强强,但是想要留名,岂会那么简单?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有人忘记这文宏盛做的诗了。   毕竟,今天当场的才子,可不止他一位,还有其他才子。   他们的表现,肯定要比这文宏盛还要好得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