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区日渐红火,东边的缅共却如明日黄花,日渐衰败。 长期失去华夏援助,总部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为了养活军队和政权,缅共掀起新一波的阶级排队,按照国内的土改模式,清查地主、富农。 阶级排队就如其名,一个村寨总有贫富差距,排好贫富后,最“有钱”的,就是地主、富农。 住竹楼、养水牛的家庭,首当其冲,被打成富农,成为革命的对象,没收他们的财产。 1972年,缅共就发动过土地革命,早就将土司为首的地主给打倒了。 有钱的地主、富农,不是被革命,就是已经逃出根据地。 留在佤邦和果敢地区的普通老百姓,大多是苦哈哈的山民。 有些山区的生产力,还处在刀耕火种时代,连土地买卖都没出现,又如何产生地主阶级。 没收“富农”财产,并不能缓解财政危机,缅共进而向普通山民加收粮食。 1月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山民全靠一口余粮吊着,缅共强征粮食,只会逼着百姓去死。 再卑微的草民,也要苟活。 缅共下辖的根据地,出现百姓逃亡现象,东北军区的果敢地区,逃亡潮最为严重。 相隔两百公里,木姐的百姓都在议论逃亡惨状,可见此事造成的影响力。 支书离开邦桑时,达成的输粮协议,西北军区一直执行,每月按时送去5车大米和药物。 总部要养几万人的军队和政权,这点物资,简直杯水车薪。 谢和华扬了扬电文,“总部要我们支援更多的粮食。” 张扬没直接回答,“除了阶级排队和强征余粮,中央就没别的办法了?” 一想到总部老头们的无能、窝囊,张扬就来气,忍不住想骂人。 支书嘲讽的说:“还真有办法,又走贩毒的老路喽!” 谢和华不在邦桑,但凭借情报网和“友人”,他对总部的人事很清楚,连贩毒这等阴私之事,也了如指掌。 在缅共“创收”的口号下,各军区为了养军各显神通,东北军区第一个恢复特货贸易。 中部军区、八一五军区还在观望中,但人民军贩毒的趋势已无法阻止,没有财源的各军区,迟早会“沦陷”。 努力种田要看老天爷赏饭吃,但在缅北这片最适合罂粟生长的土地上,制毒贩毒却是最简单、最赚钱的买卖。 一旦走上以毒养军的道路,就没有回头路了,缅共不再配称“共”,人民军也不再是人民军。 面对即将堕落的缅共,输送再多的物资,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跟着腐败黑化。 张扬狠心道:“不给物资了,原有补给也逐渐消减。” 谢和华点头同意,“我加快吸收人才的步伐,免得总部翻脸。” 借着输送物资的机会,九旅在总部大力招纳人才,12月就有五百多名同志离开邦桑,来到西北军区。 随着缅共的堕落,越来越多有操守的党员主动离开,除了返回华夏外,更多的是来到西北军区。 面对人才流失,总部早有怨言,只是碍于拿着九旅的物资,吃人手短,没有明面制止。 现在要断援助,在有心人的鼓动下,缅共中央大概率会翻脸,不再允许九旅挖墙角。 “支书,你去一趟耿马,若是总部翻脸,及时把公开活动的同志接回来。” 谢和华笑道:“好!我顺便观摩一下联合演练。” 春城军区对首次“跨国”联合军演很谨慎,一直拖到今年1月才举行。 参与军演的双方都十分重视,九旅派出特种大队一中队参训,相当于一个步兵连的兵力。 春城军区更夸张,从各边防团抽调侦察兵,组建一个新的侦察连。 军演的第一阶段,是个人技能切磋,军人好斗,两军争锋相对,每个单项项目都必争胜利。 对抗多了,友谊还没加深,却已擦出火星。 观摩的春城首长们,乐见其成,盼不得自家子弟压过南边小兄弟一头。 早在边防团提出交流申请时,从士兵到军区,质疑声音不断。 我pla地表最强轻步兵,朝鲜半岛、雪域高原、北漠边境,每战必胜,世界第一二三都打了一遍。 何须和丛林里毫无战绩可言的小家伙交流。 请问九旅,步炮协同会吗? 步坦协同会吗? 此事闹到春城,最后由王竟成司令拍板决定搞一次交流活动。 王司令的原话: 那个特种部队,丛林作战能力不错。咱们没热带丛林作战经验,交流一下是可以的。 司令发话,边防军只好动起来,为了出口气,参演的部队憋了一口气,要在军演中,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特种大队。 单项演练中,双方战士体格差别不大,技能水平也差不多,场面上侦察连小胜。 最简 单的个人技能都没大获全胜,有点丢脸,可把观摩的春城军官给气的。 九旅重量级军官,只来了李寒大队长,军衔比对方低几级,自然没有说话的份。 军演主导权完全被pla掌控。 单项对抗,没占到便宜,导演组直接跳过团体对抗赛,直接进入实弹演习阶段。 实弹演习的对象,是双方都不陌生的贩毒武装马队。 考核标准很简单,最先找到毒帮,且歼敌最多的一方获胜。 实战场地在国门外的孟温-孟坎一带。 那里是缅甸向华夏、老挝之间伸出“耳朵”状国土,名副其实的小金三角,是著名的毒巢。 毒帮情报,由双方情报人员共同确定,知道大体的贩毒线路。 在导演组的目送下,两支部队踏出国门,消失在林海中。 刚进入丛林,两军气质就差别明显,特种中队迅速融入雨林环境,如同树蛙一样,将行踪隐藏起来。 侦察连保留正规军战法,按照成熟的作战经验,有模有版的行军。 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差距不断拉大。 特种大队如鱼得水,复杂多变的雨林,并不影响行军速度。 侦察连却慢了下来,每前进一步,都要和雨林做搏斗。 不断收到通信员的汇报,导演组渐渐沉默,脸色愈发的难看。 他们知道,虽然还没接敌,但侦察连已经输了。 果然如此,第二天特种中队找到了毒帮,利索的歼灭敌人,带回28箱鸦片。 侦察连遇上返程的特种中队,双方的表情有意思极了。 每个侦察兵脸上,全是羞愧和不服。 可军人靠实力说话,比不上就是比不上,只能知耻,回去默默的苦练,争取早日洗刷耻辱。 春城军区大院,王竟成笑着放下报告,“我军本就缺乏雨林作战经验,输了就当徒弟,向对方讨教。” 司令的指令,导演组只能遵从,请求特种中队留下,陪侦察连在雨林里摸爬滚打。 军演结束后,谢和华才赶到景洪。 听了李寒的汇报,谢和华大笑不止,“边防军再也不敢小瞧我们了!” 虽然双方关系融洽,但相处时,华夏军人总是不经意流出不屑的姿态。 总被人瞧不起,不止支书,九旅战士全都憋了一把火,总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 现在终于赢了一次,让华夏军人正视自己,感觉太爽了! “现在和侦察连相处得怎样?”谢和华关心的问。 双方利益一致,都要维护边境和平,但九旅更需要华夏,是弱势的一方,是低伏做小的那个。 主动做出友善姿态的,总是九旅。 李寒知道这个道理,心中叹气,脸色不变的答:“侦察连扭转心态,认真学习丛林技巧。大家相处很好,坐一起吃饭了。” 军队里能用一个勺吃饭,关系就差不了。 特种大队以知青为主,大家肤色、语言一样,没有交流障碍,打成一片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