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西游之大唐天庭

正文卷 第454章 国王来访

西游之大唐天庭 新手小书生 5339 2024-06-29 00:44
  www.xbiqugu.la乌鸡国,宝林寺。  唐僧独自坐在禅房中,借着微弱的烛光念了一会儿《梁皇水忏》,又读了一会儿《孔雀真经》,不知不觉中已然到了三更天。  疲惫的用力锤了锤后腰,唐僧虔诚的捧着经书置于包袱中,方才打了个哈欠蹒跚着向床榻行去。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房门外传来一阵哐哐的响动,那寂静的夜空也陡然间狂风四起。  虽然已从李承乾处得知因由,但素来胆小如鼠的唐僧依旧感到心中惊惧。  战战兢兢的吹灭桌上的蜡烛,三两步窜到床头以袖遮面蒙头便睡。  幸而白日里一番车马劳顿,夜间又研读经文到三更半夜,此时刚合上眼便感到极致困意袭来,无需片刻便睡了过去。  “师父,师父!”  唐僧睡梦中突然听见几声轻呼声,迷迷糊糊的抬起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只见禅房大门不知何时已然推开,一个壮硕男子正披头散发的低垂着头,全身湿漉漉的站在门首之处。  “啊!!!”  唐僧见状,早已忘了乌鸡国王一事,惊叫着向内里缩了缩身子,颤抖着双唇大声说道:“你是何人,莫不是那邪魔妖怪!  我虽无甚法力,但我这三个徒弟却颇有降妖除魔的手段!  你若是即刻退去,我尚可替你求求情。  若是待他们醒来看见你,定叫你粉身碎骨化作尘土。”  乌鸡国王闻言抬起头,看着唐僧拱手说道:“师父,我不是邪魔妖怪,我是受了冤屈的人哩!”  唐僧此时已然渐渐缓过神来。看着乌鸡国王脸上分不清是水是泪的痕迹,叹息着说道:“既如此,你深夜前来意欲何为?”  乌鸡国王脸上露出一个悲苦的神情,理了理身上的飞龙舞凤赭黄袍,摇头说道:“师父,我今夜来此,乃是求你申冤的!”  唐僧闻言,故作惊讶的说道:“贫僧只是凡俗和尚,又怎能替你申冤。  且看你一身装扮,莫非是哪一国的皇帝陛下?  你今日深夜来此,想来定是国中不宁,无奈逃到此地。  你有何冤屈可说与我听,待明日天亮之时我再转与太子殿下,到时他定会替你申冤。”  “不可,不可!”  乌鸡国王慌忙摆摆手,皱着眉头急声说道:“师父,送我来此之人告诫与我,此事万万不可让那唐朝太子知晓。  否则不止我无处申冤,便是乌鸡国也要被唐朝夺去哩。”  再度听闻“不可,不可”的魔咒,唐僧顿时感到一阵头疼。  用力捏了捏额头,看着乌鸡国王点头应道:“既如此,你且先进来,慢慢说与贫僧听听。  若贫僧能办到,定然不会推辞。”  乌鸡国王闻言,大步走到桌前躬身一礼,兴奋的朗声说道:“不敢欺瞒师父。  我家住在正西,离这宝林寺只有四十里远近。  那里有一座城池名叫乌鸡国,便是我兴基立业之处。”  唐僧闻言,点点头应承道:“陛下如今这等惊慌,又是因为何事?”  乌鸡国王叹了口气,悲声说道:“师父不知,乌鸡国五年前遭逢大难。  天年干旱、草子不生,百姓民不聊生,险些易子而食……”  再度听闻此等惨状,唐僧不待乌鸡国王说完,便抢先告诫道:“陛下,古人云:国正天心顺。  想必是你不恤万民,方才遭此滔天大祸。  可你今日为何逃离皇宫,来这宝林寺中躲避。  你此时当去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痛改前非才是。”  乌鸡国王微微撇了撇嘴,满脸苦涩的说道:“师父啊,我乌鸡国中府库空虚、钱粮尽绝,又哪来的粮食施与百姓。  朝中文武大臣之俸禄,也已然停了数年。  便是寡人平日里用膳,亦未有半点荤腥。  即便如此,寡人亦斋戒沐浴焚香祷告,三牲贡品不曾短缺。  可谁知三年下来,依旧未有半滴雨水落下,只落得个河枯井涸。”  “南无阿弥陀佛!”  唐僧闻言宣了声佛号,一脸慈悲的说道:“可怜,可怜,这般天灾着实苦了百姓。  可是为何贫僧今日到此,不见丝毫干旱迹象?  莫非陛下诚心感动上天,已然降下甘霖?”  乌鸡国王自嘲的笑了笑,深吸口气缓了缓,方才苦涩的说道:“唉!  若真如师父所言,也无今日之事。  师父有所不知,正在国中危机之时,忽然来了从钟南山来了一个有道全真。  他初见寡人之时,便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寡人见此,即刻召集文武官员焚香祷告,请他登坛作法。  果然不过片刻功夫,便下起滂沱大雨!  寡人不敢贪心,只望三尺雨足矣,可他说久旱之地三尺不足以润泽,便又多下了二寸。  寡人见他如此有情有义,便与他结为异姓兄弟。  原本以为受此大难,日后自当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可谁知一切苦难方才自当日始。”  说着,乌鸡国王情不自禁的抹了把眼泪,忿忿不平的继续说道:“自求雨之后,寡人便与他同吃同住。  又过了两年,有一日寡人与他一同游春赏玩。  待行至那御花园里,他不知抛下什么物件到一口八角琉璃井中,片刻之间井里便升起万道金光。  寡人见此心生好奇,便到那井边一探究竟。  可谁知他却突然发难,一把将寡人推下井内,复又将石板盖在井口,堆起泥土移了一株芭蕉载在上面。  只可惜我死了两年,落得个冤魂之躯也。”  唐僧闻言,强压下心中恐惧。用力吸了几口气,颤抖着说道:“陛下莫非不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民间百姓亦知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陛下这等英雄豪杰,又怎可这般大意!”  乌鸡国王苦笑了下,摇着头说道:“当初见他颇重情义,是以一时不查。  如今只能徒之奈何,悔之晚矣!”  唐僧想了想,引导着问道:“陛下,你说的全不在理。  你既然死了三年,那文武百官、三宫六院又怎会全然不知。  你若是两年不上朝,他们莫非就不寻你?”  “嘿!”  乌鸡国王轻笑一声,感叹着说道:“说起来,那歹人倒也真有些本事。  他自从害了寡人,便在御花园摇身一变,化作寡人模样。  这两年莫说满朝文武,便是皇后嫔妃、太子皇儿皆未看出半分端倪。”  唐僧闻言,想起李承乾的疏漏之处,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那怪有些神通,你斗不过他倒也罢了。  只是你既已身死,为何不去阴司阎王处上告?”  乌鸡国王闻言,咬牙切齿的锤了下桌子,怒气冲冲的说道:“那歹人神通广大,着实可恨!  当初尚在乌鸡国时,城隍便时常与他喝酒,海龙王亦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  如此这般,你让我去何处上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