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土地兼并
“臣有一问,敢问陛下可知,大明的财政税收为何年年锐减?” 嘉靖听到陆灿的这个问题,到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这下道:“官场贪墨横行,各地税收又连年拖欠,无法实缴到位,致使国库亏空,这也不算什么不能言的事了。” 很显然,嘉靖以为陆灿不敢说,是因为这个原因。 然而,他想错了。 只见陆灿却摇了摇头,道:“皇上,恕微臣不敢苟同。” “哦?难道你认为不是这个原因?”这一下,嘉靖到真有些意外了。 “官场贪墨,人性所为,自古无法杜绝,但大明税收连年锐减,显然这绝非主因。而各地税收连年拖欠,无法实缴到位,这虽说也是导致国库亏空的一个原因,但也非主因。”陆灿一脸正色的回道。 “你继续讲!” 嘉靖微蹙眉头,整个人也正色了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陆灿似乎真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要说。 然而,陆灿还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再次问道:“皇上,容微臣再问一问,陛下可曾听闻过土地兼并的事情发生?” 听到这里,嘉靖露出恍然之色,终于知道陆灿想说什么了:“你的意思是说,税收连年锐减,其实是跟土地兼并有关?” “正是!” 陆灿点点头。 是的,陆灿之所以不是很敢讲,就是因为这涉及到土地兼并问题。 而土地兼并,这又涉及到了权贵的利益。 作为穿越者,陆灿可太知道明朝为什么穷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的情况愈演愈烈,地主阶层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还不用交税,那些老实的农民却成了税收的主要缴纳对象。于是,苛政就这样产生了。 之后,流民和民乱也就产生了,直至汇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起义大军,最后李自成打进了皇城,崇祯被逼的煤山自杀,明朝走向灭亡。 所以,要提财政税收,就不得不讲土地兼并一事。 好在眼下这里不是朝堂上,权衡之后,陆灿觉得就算嘉靖不采纳他的意见,也不至于惹出什么大乱子。 于是,他正色道:“我大明朝的税收主要来自农业,占到朝廷税收的九成,大明朝初期收取税的土地总数高达850万顷,可见,明初的财政收入十分可观。所以,我大明初期永乐皇帝敢五征蒙古,大修运河,威服四夷,雄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幕后底气。” “然而,到了如今,我大明王朝可以收取税收的土地却锐减严重,直线下降到400万顷左右了,与明初相比,足足缩减了一半。而之所以收税的土地会从明初,锐减了一半,其根源就在于土地兼并。” 说到这里,陆灿悄悄地看了一眼嘉靖,见自己好像还没有惹恼他,于是这才继续道:“综上所述,我大明朝的税收之源头,土地税收从明初的850万顷,锐减到如今的400万顷,朝廷岂能不穷,如此下去,朝廷恐怕将会越来越难,望皇上明察。” “什么?土地税收从我洪武时的八百多万顷,锐减至四百万顷了?” 嘉靖大感震惊,满脸的不敢置信。 “是的,难道皇上不知道此事?”陆灿点点头。 虽然他是刚穿越过来的,但这些数据都是历史课本上真实的数字,所以应该是不可能有错的。 其实,明朝初期收税的土地总数高达850万顷,比清朝康乾盛世的最高时期还要高,因为康乾盛世最高的时期收税的土地也才640万顷。可见,明初的财政收入其实是十分可观。 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明初时的朱棣敢五征蒙古,大修运河,因为当时明朝有这个雄厚的经济底子。 但是现如今,土地兼并越来越突显,所以财政收入不出问题才怪呢。 嘉靖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转头便对黄锦道:“黄锦,回头让户部将当今的税收土地面积核算个数字上来。” “是。”黄锦点点头,也意识到了陆灿提出来的这个问题非常的严重。 嘉靖沉吟了一下,好似想到了什么,不解道:“可是,不对啊。这就算一直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但是地主士绅们难不成将穷人的土地兼并过来后,就不用交税了不成?土地兼并,只不过是将土地的归属权,从穷人的手里,转到了地主富绅的手里,但这田亩税按说是不会减少的啊?” 这下到是换成陆灿无言以对了。 “怎么,难道朕说的不对?”嘉靖一脸困惑。 陆灿苦笑了一下:“皇上,普通的地主士绅,财力有限,又能兼并多少土地呢?” “那你的意思是?” 说到这里,嘉靖眉头微微一蹙,似乎是想到了答案,问道:“王室贵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