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扰乱旧府秩序
注视着眼前的黄皓,刘禅首次并未生出排斥之意。 自他从沉睡中苏醒,第一眼便瞧见此人,当时竟被这清新脱俗的少年郎吓得不轻。 而后,他对自己的第一句言语,便令他甚感反感,试图离间他与诸葛道长之间的关系,尽管对此他能有所领悟。 毕竟一个宦官若欲在宫廷立足,必要变得至关重要。 要成为主君身边的股肱之臣,或者,即便无法成为那样的重臣,也要成为最受信赖之人。 黄皓无力胜任股肱之臣的角色,但他能使刘禅唯独信任他一人。对于宦官而言,无须过多能力,只需拥有绝对忠诚便已足矣。 遗憾的是,此人心中不仅充盈着忠诚,更潜藏着极大的野心。此刻或许尚未显现,但未来时日,其野心必将日益膨胀,直至难以驾驭。一旦给他一个机会,便会化作一头贪婪凶猛的饕餮巨兽,吞噬一切。 “起身吧。”刘禅望着黄皓,深深吸了口气。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对于黄皓,他也并不会过分苛责。 这些年来,黄皓对他始终忠诚可嘉,尽职尽责。 纵然未曾立下显赫功绩,但也并无过错。倘若无缘由地责罚于他,只怕会让其他人心寒。这样的事,刘禅不会去做。 面对刘禅此刻的态度,黄皓一如既往面带笑容,恭敬地将他迎进府邸,并献上了早已预备周全的物品。 净身之具、替换衣物,还有刘禅钟爱的冰魄凉皮。 值得一提的是,这冰魄凉皮与刘禅毫无关联,在他穿越至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存在。同时,还有一样名为古鼎羹的食品,即现今的火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因其投入沸水中烹煮时发出的“咕咚”之声而得名。刘禅仅知宋代时火锅已成为庶民常食,却不知在此时已然出现。且此火锅以西川特产的麻辣花椒及普遍的茱萸为佐料,除去缺少蘸料外,味道绝佳,乃陶罐烹制而成。初次见识到这物件时,刘禅险些失言。 忆起往昔,当他尚是一名书写仙侠世界的笔灵触手怪时,还曾自诩穿越古代能创制美味佳肴,现如今方觉与那些远古时代的美食家相较,自己实是显得过于稚嫩。 至少,他连冰魄凉皮这种据传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宫廷之中的美食都无法亲手制作,而稻米虽同属五谷之一,然而百姓生活困苦,故未能普及开来。 但作为皇子的刘禅,偶尔还能品尝得到。 眼前冒着热气的清水、崭新衣物以及刚做好待凉的冰魄凉皮,刘禅便深知黄皓能在历史上达到那个地位,果真并非单凭他善于迎合人心那么简单。 自己刚刚踏入成都地界不足半日光阴,且并未在城门口显露出自身的仙道身份。在这路途中,竟未曾遭遇一人,然而就是在如此境况之下,黄皓仍能事先布置妥当,将一切所需备齐,实属不易。 只有一种解释,自刘禅离别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些时候,黄皓便已布下眼线,紧紧监视着皇宫、城门以及王府四周,密切关注着刘禅是否会有出乎意料的归返。 不要轻视此事之繁复与艰难,其中所需的毅力与恒心不可小觑。假若有人暗地里违背命令,或是时间一长滋生懒散之心,皆无法确保始终如一地关注刘禅的动向。然而此刻,刘禅确信这一切并未发生,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在他远离的日子里,在霍弋离去的这段时日中,黄皓已然将整个太子府牢牢掌控在手。至少府中的家丁仆役们,已被他驾驭得服服帖帖,遵其指令行事。 此举非同寻常,刘禅沐浴更衣,品尝着黄皓为其精心筹备的灵膳,聆听着他讲述这段时间府邸内外发生的种种逸闻趣事及朝堂上的一些琐碎事务。故事纷繁复杂,既有淡然小事亦有夸大之事,大多并无惊天动地,其中一些事情刘禅原本就有所耳闻。但黄皓以此表明自己是一位有能力之人,尽管他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近段时间,来自南中的马忠等人也曾派遣使者前来拜访两次,不过皆是进献朝贡,对象乃是朝廷,同时也给太子府带来诸多礼品。尽管刘禅已不在成都,但他要传达的信息是:他们从未忘却刘禅,所赠之礼虽非珍宝,但也均为南中的独特物产。听说其中有两位南中少女,却被黄皓断然决定送出府邸。对此,刘禅仅报以淡淡一笑,既未称赞亦未责罚。 至于宜都郡的情况依旧错综复杂,此地多山险关隘,不宜农耕,幸得王平统率的一众蛮夷部族,再加上霍弋这般能人内外协作,方能在该地立足。然而也正是这支无当飞军的存在,使得成都地区的粮草供给压力陡增三成。 先前刘禅拜见诸葛孔明之时,虽发现这位昔日睿智的丞相已步入老年,但在他的鬓角处赫然可见数缕银丝。由此,刘禅深知这段时间成都的日子并不轻松,丞相府内的诸葛丞相更是承受着重压。 自此之后的事情,便少有令他挂怀的了。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成都乃至整个西川,可以说用一句谚语就能概括——表面上光鲜亮丽,内里实则隐忧重重。 南中之地平定后,大量蛮人夷人纷纷走出深山老林,迁徙至平原地带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享受到安定繁荣的生活。而这些南中蛮夷人口也在无形中壮大了刘禅麾下势力的根基。 马忠此刻统率着一支汇聚五千余人的蛮汉混编军队,正全力以赴地修炼兵道,这些人将成为他首批踏入修炼之道的兵士。而牂牁郡在这一支浩荡大军的守护之下,愈发显得安宁祥和。 此外,吕凯与被贬至建宁郡的费诗亦相处融洽,两人联手,使得李恢的势力难以抬头。再加上王士以及坚守越嶲郡的张伯岐等人,南中地区逐渐稳固下来,虽仍有叛乱频生,但至少已不再面临重大危机。 王平所率领的无当飞军也在加速完成修真军训,逐步重新掌握宜都郡,并相较于江东,王平及其背后支持的西川朝廷,更易赢得荆州民众的认可与接纳。 武陵蛮族在沙摩柯陨落后,最终与宜都郡的王平重建联络,并在其协助下,无数荆州百姓欲借道西川以避战乱。毕竟他们与江东世代为敌,尽管江东声称既往不咎,然而其下属将领官员仍存诸多芥蒂。尤其是在吕蒙逝世,陆逊未归之际,仅靠步陟一人,难以迅速消除这些隐患。 汉中的羌氐胡人、雍凉之地的流民,南中的蛮夷族群,山上的修士盗匪,荆州的难民,看似都在逐步迈向秩序,然而关键问题在于——成都的灵谷耗尽了。 汉中如今只能勉强维持当月所需,全靠刘禅亲临坐镇并多方求援。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刘禅才决定亲赴成都,希冀能获得更多粮草支援。汉中尚且如此艰难,更不必提南中和宜都郡等地,那里有的地方粮草储备甚至不足五日之需。 大批农户日夜不停地运送粮草,同时还要祈祷年内不会遭遇大灾大难。一旦灾难降临,整个西川朝廷体系恐将崩溃。 日益增长的人口导致粮草储备严重不足,每当刘禅想起此事,便不由得对曹家深厚的底蕴感到钦佩。据史书记载,曹丕在黄初七年五月于洛阳去世时,那时的中原乃至整个北方,在枣祗、任峻、夏侯惇以及曹氏父子曹操、曹丕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粮草储备极为丰厚,富饶之景并非虚言。正是因为曹丕给曹叡留下了这样的雄厚基础,才使曹叡得以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从容应对诸葛亮的西川北伐,抵御孙权的江东攻势,以及远征草原与辽东的公孙家族之战。 直到曹氏统治终结,天下粮草储量依然有过半之多。如今西川面临的粮荒局面,正是因为兵马繁多,这些专心修炼而无法耕作的正规士卒就如同吞噬金银的巨兽一般,每日耗费的粮草皆足以致命。现如今,西川的粮草与粮食,已切实成为勒住刘禅咽喉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