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 1289
能在草原建城,将其纳入中原王朝的管理,大唐的边境就不会再有什么兵锋。 草原上的部落野蛮,这是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寒风凛冽,天高地阔,把一个人扔到这里,不用三年,他们的性子也会跟着野起来。 所以,先把地方占了。 有人受不了再北的苦寒,想要回来,那就回来嘛,只要你老老实实成为大唐人,接受大唐的治理和管辖,这就完事。 受林浩的影响,常任也认为土地就是大唐的土地,至于土地上原来的人,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敢来捣乱杀无赦。 “嗯,就按老常的意思办。” 林浩摸摸下巴,对常任说道:“我们要想办法,把草原上的城池建好,开始往草原上迁移人,再和愿意投诚的部落一起为大唐养马,我要大唐以后再也不需要为马匹发愁。” 养马、养牛、养羊。 后世不是说,每天一杯奶强壮华夏人吗? 以后的大唐,也可以每人每天一杯牛奶! 奶牛、耕牛,该吃吃,该宰杀宰杀,改变大唐人的身体素质。 五谷杂粮可以吃,但肉食才可以让人变得强壮,这点林浩是深信不疑的。 现在快到冬天了,再迁移人出去建城不现实,先把地打下来,明年的时候一边打一边建城,十来万人一年一座城池的建立,应该不难吧? 念及于此,林浩不由得想到,去草原上建城,用幽州本地人不怎么现实。 还得从其他地方调人。 林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益州,他的大本营。 那里不仅有足够的劳动力,还有从吐蕃俘虏过来的战争犯,让他们去干活很合适。 到最后实在不行,还有高句丽不是吗?...... 658:人不够,打一次高句丽不就够了【求订阅】 林浩说,他想在草原上建城。 如果苏烈和林浩说的话,那肯定是请林浩三思,在草原上建城不现实,因为做事要考虑现实情况云云。 但现在和林浩聊天的是常任,常任和苏烈不同。 苏烈会考虑合适不合适,常任只考虑在接到林浩的命令后应该怎么办。 思忖一番,常任对林浩说道:“在草原上建城,人手好像不够啊,而且……都督,幽州本地的百姓对草原有一种本能的忌惮,他们也害怕草原上的蛮子,觉得草原上的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野蛮人。” 说到这儿,常任忍不住骂了一句:“也不知道哪个王八羔子宣传的,草原上的人有什么了不起,就算再野蛮,也得倒在我们的兵锋之下!” 人心生恐惧,这是最可怕的,因为这种恐惧,会让人连反抗都不愿意反抗。 草原人野蛮就打不过了? 这是哪个王八蛋传出去的? 如果让常任知道,常任能把他的牙给敲碎了。 林浩也不知道是哪个傻逼这么传的话,否则他的想法会和常任一样。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是我们来处理不是嘛?” 林浩对常任说道,“幽州的人不愿意去草原,这点没关系,我们可以从益州调人过来,不是还有吐蕃的俘虏么?他们留在益州,用不了那么多人,我们正好可以吧人调过来¨v。” 益州就那么大点的地方,就算把所有人都派出去干活,那也用不完那么多人。 林浩又不是铁石心肠,总不能不给饭吃让他们活活饿死。 既然益州的劳动力过剩,那就匀到幽州来干活,这样就可以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常任算了算,按照林浩干工程的疯狂程度,就算能从益州把人匀过来一些,那也不够:“人还是太少,不够用。” “没事。” 林浩非常的淡定,他对常任说道:“明年不是就打高句丽了吗?他们人多,可以拉过来用。” 开玩笑,后世能因为劳动力不够的问题发愁,不得不采取工业化的作业模式,现在大唐这么大片的土地,人还只有这么点,人怎么可能不够用呢? 先拉过来用,等拉过来了以后再说。 高句丽的人,那就是棒子,不用当人。 常任觉得林浩说的太特么有道理了,人怎么可能不够用? 加上高句丽的人,那肯定是够用了。 “不行,用人不能白用,这样不利于商业价值的发展。” 林浩突然想起来,曾思过曾经就特别的反对他做商业,这年头人们心里还没有商业运作的模式,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用,也不用说什么价值不价值的,大不了就是欠个人情。 大唐嘛,人情社会而已。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这是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 这种规矩并不算什么新鲜,却很少有人打破,似乎不遵守规矩就不会这片天地容纳一样。 比如商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商业在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