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对谢慎的态度十分复杂。 要不是谢慎极力劝说,他现在也许会在户部苦苦等待入阁的机会。 但谢慎给出的理由让人难以拒绝,杨廷和最终还是决定出任这个三镇总督。 如今谢慎对杨廷和说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也难怪杨廷和苦苦冥想了。 “哈哈不说这些了。” 谢慎笑着摆了摆手道:“石斋公,陛下驾临宣府,少不了要在此地驻跸些时日,你可要保证宣府的安全啊。” 见谢慎主动转移了话题,杨廷和总算松了一口气。 “小阁老放心,这宣大防线坚不可摧,宣府更是固若金汤。鞑靼人便是大肆攻袭也定然无功而返。” 对于杨廷和这后半句话谢慎是相信的,但是这前半句嘛...... 相较于宣府,鞑靼人更喜欢从大同方向进攻。这固然和宣府城池更为坚固有关,也和地势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鞑靼人想要入关,大可以从大同进犯。那里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一旦攻克了大同就可以迅速行军。而如果是为了直取京师,也可以从居庸关入手,破了居庸关京师便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亦或者从居庸关和山海关之间的古北口进军,可以避开明军守备主力。 在谢慎的印象中,嘉靖二十九年俺答那次进犯就是绕过宣大防线走的古北口。 反观宣府,攻破后还要走太行山道飞狐径,性价比太低了。 而对大明朝廷来说,大同被攻克是可以接受的,宣府和居庸关被攻克是绝不能接受的。 “不知现在宣府驻军有多少?” 谢慎对于大明朝的军制多少有些了解,但细微至末处就不那么清楚了。 “回禀小阁老,本镇并各路城堡原有操备马步及新增召募官军、舍余、土壮、勇兵五万八千六十二员名。” 杨廷和作为三镇总督,对于宣府的兵力还是很了解的。 将近六万人啊,还真是不少! 谢慎心中暗暗称奇。 虽然在谢慎看来这六万人中有不少是民兵一类的次战力,但有总比没有好。 宣府一镇就屯兵六万,足以见朝廷对其地位的重视。 “石斋公,这编制在军籍的一共有多少人?” “回禀小阁老,一共有五万四千九百零九人。” 杨廷和不疾不徐的说道。 谢慎心道这个杨廷和还真是个好记性,竟然能够记得这么清楚。 这个数字比他想的要多不少,看来这近六万人中大部分都是主力啊。 “恩,马匹共有多少?” “本镇马匹共四万五千五百四十三匹!” 杨廷和云淡风轻的说道。 我靠! 这么多匹马!看来京师附近的马政还是有效果的嘛。 要知道困扰大明的一大问题就是马匹不足。 这也是与蒙古交恶,且西域丧失后的必然结果。 故而朝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陕西、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实施马政。 所谓马政即指民间养马。 这些马匹虽然比不得漠北、西域的战马,但聊胜于无,至少保证了官军的马匹配备。 “本官常听人说,宣府校场,大同婆娘,蓟镇城墙,此番来了倒想要见识一番。” 这句话是明人常说的俗语,杨廷和自然也听过。 所谓大同婆娘,指的是大同一地的妓女十分之多,以“重门叠户”而闻名。 而蓟镇城墙指的是蓟镇的城墙十分坚固,坚不可摧。也只有宣府的城墙勉强可以与之一比。 至于宣府校场指的是宣府校场可以容纳十几万人同时操练,足足是京师校场的六倍! 这虽然有夸张的成分在,但足以见得宣府校场之大。据谢慎所知,巅峰时期的宣府确实可以屯兵十几万人。 “哈哈,小阁老恐怕要失望了,这宣府的校场恐怕与京师的并无二样啊。” 杨廷和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幽幽说道:“不过下官赴任一年来,确实感受到宣大一代民风彪悍,这一点与京师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谢慎轻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杨廷和的说法。 宣大之间需要长时间面对鞑靼人的袭扰,故而需要全民皆兵,且有尚武之风。 谢慎又酌了一口茶,淡淡道:“听闻石斋公的治军之策是‘谨烽火,远斥候,缮甲兵,勤操练’,现在看来是卓有成效啊。” “呃......” 杨廷和面色一滞,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条政令确实是下官所定,能够有今日也是陛下与小阁老赏识,加上三军用命的结果。” 这杨廷和还挺谦虚的嘛。 不管他是真谦虚还是假谦虚,总之杨廷和已经明确的表明了态度,那就是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仰赖于天子和小阁老的支持。 只要上道就好。 “等陛下歇息之后少不了要在校场检阅军队,到时石斋公可要多费些心思。” “这是下官份内的事,小阁老还请放心。” 不得不说,杨廷和确实是一个做大事的人。 他这一番与谢慎的对答却是不卑不亢,有大儒之风。 对此谢慎还是颇为满意的。有杨廷和坐镇宣大,他心安矣。 此番天子北巡,谢慎不是没有劝阻。但天子执意如此,谢慎也不好死谏。 既然来了,就要将一切事宜考虑妥当,绝不能出现意外。 大明朝经不起第二次土木堡之变了。 “小阁老,小阁老是不是在里面。你别拦着咱家,你别拦着咱家啊。” 一个尖细的声音在厅外响起,谢慎不由得皱眉:“这人是谁?” 杨廷和苦笑道:“自然是宣府镇守太监何善了。” “哦。” 谢慎轻应了一声,淡淡道:“叫他进来吧。” 却说那何善被放了进来,见到谢慎立刻换了一副谄媚的嘴脸。 “我说小阁老啊,您来杨总督这里怎么不知会一声。奴婢可是久闻小阁老的大名,想要拜见一番呢。” 谢慎和宦官打交道很多,估摸着这何善应该属于梁芳那种靠怕马屁上位的,便也有了应对之法。 “这位便是宣府镇守太监何公公吧,本官在京师时边听说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