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果一个又一个的从丹尼尔少校那汇报过来,才半小时击毁了几十辆英军坦克,而德军坦克只有一辆被误伤……这误伤是因为在黑夜里实在很难识别,再加那辆坦克也与敌人坦克混在一起,于是一炮过去被打瘫了。 幸运的那只是一枚穿甲弹,里头的坦克乘员只是受了点轻伤且成功的返回了部队。 当然,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英军“斯图亚特”坦克已无法再像之前一样骚扰德军,这使德军可以再次全速向亚历山大挺进。 奥钦莱克将军那边很快收到了相关情报。 “将军!”参谋报告道:“德国人的坦克混在我们坦克里作战,我军损失惨重!” “德国人坦克怎么可能混进我们的坦克里?”奥钦莱克将军有些不明白。 “他们驾驶‘斯图亚特’坦克!”参谋解释道。 “哦!”奥钦莱克不由恍然大悟,随后皱起了眉头。 “该死!那一定是被他们缴获的坦克,这些狡猾的德国人!” “亚尔林校请求指示!” “告诉他!”奥钦莱克将军想也不想下令道:“把那些混进来的坦克找出来并消灭掉!” “是,将军!”于是命令很快传达了下去。 但奥钦莱克将军这命令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候更应该做的是暂时偃旗息鼓将确认是自己的坦克集在一起,这样属于敌人的坦克自然无处藏身。 而奥钦莱克将军这命令却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混乱,这也让混进来的德军坦克更容易混水摸鱼。 当然,这不能怪奥钦莱克将军,因为他此前基本没有处理过这种情况……一战时的堑壕战基本是经纬分明的,敌人一条防线我方一条防线,间用地雷、铁丝隔开,相互用炮火猛轰,偶尔还会发起一两次几乎是自杀的冲锋。 对于这种敌人渗透到对方阵营里的战斗在二战时才初显端倪。 因为没有相关经验,所以奥钦莱克将军下了一个错误命令。 这一来战场可热闹了。 命令一下达,所有的英军都知道“斯图亚特”有可能是敌人的坦克……于是个个都草木皆兵。 开始还只是小混乱。 两小队的英军坦克因为误判打在一起。但这两小队坦克又分属不同单位的坦克组,于是两组都朝级报告:“发现敌人坦克,我们正与对方作战,请求增援!请求增援!” 援兵很快源源不断的赶来,而且还越来越多越打越乱,打到后来甚至都分不清谁是谁。 这其也有的是德军坦克捣乱的功劳……他们逮着一队坦克打几炮跑,英军坦克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在后头穷追猛赶。 结果对面又开来另一队英军坦克,看到面前一组坦克一边开炮一边朝他们方向前进……想当然的以为那是敌人,于是互相纠缠在一起。 这是一场算不清的帐,英军坦克因为这场混战至少损失了八十余辆坦克。 说是“至少”是因为在黑夜他们无法判断哪些坦克是“失踪”哪些是被击毁,又或者哪些是敌人的坦克哪些是自己的坦克……他们在统计时将敌人的坦克算进去了也不一定。 而德军第21装甲师乘着这个时候一鼓作气的杀到了亚历山大城下。 亚历山大,是埃及仅次开罗的第二大城,但其实重要性却远超开罗……因为它是英军与外界联系最重要的港口(另外还有一个塞得港,但塞得港的吞吐不及亚历山大港,而且一旦亚历山大港落入敌手,塞得港也将遭到空军的封锁)。 正如之前所说的,亚历山大并没有做好防御准备。 当德军坦克“隆隆”的逼近亚历山大时,非洲军甚至还在防线构筑工事…… 防守在亚历山大外围的是非洲第3师,组建自埃及的部队。 然而,这支部队与其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警察,因为他们平时受的训练是维持治安用的,他们甚至还得不到埃及百姓的支持……原因是埃及人把他们当作是英国统治奴役埃及的工具。 “百姓支持”这看起来似乎是战场无关紧要的选项,但其实却决定了这支军队是否有军魂或是在对阵敌人时是否有自我牺牲的勇气…… 原因很简单,军队的士兵都来自百姓甚至也可以说是百姓的一员。 如果有百姓的支持,那么军不乏抱着保家卫国的信念的热血青年,这些人才是部队的坚。 否则,军队充斥着为了混口饭吃才扛起枪的士兵,这些本来是混日子的人当然不会愿意为英国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非洲军属于后者,所以当德军坦克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丢下工兵锹一溜烟的逃跑了,留给德军的是一道未完成的战壕和横七竖八的铁丝,以及战壕里摆得整整齐齐的机枪、火炮和一箱箱未打开的弹药。 “他们简直是给我们送弹药的!”雅科普说:“我刚才还在担心我们没有足够的弹药与敌人作战,现在看来这些担心是多余的!” “不要吊以轻心!”库恩提醒道:“接下来才是最困难的!” 库恩说的没错,因为挡在面前的是亚历山大城。 德军坦克当然没有能力将这座埃及第二大城市像对付迪尔西茵那样全部辗在履带下,于是德军要面临的是装甲部队最困难的……巷战。 新西兰第2步兵师残部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没有与非洲师一起驻守城外。 诚然,新西兰第2步兵师因为在马特鲁的失败丢失了绝大多数的重装备及反坦克武器。 但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 因为亚历山大是个港口,这里有英军从世界各地运来的资源和补给。新西兰士兵要做的是将这些装备从仓库里拖出来然后架设到建筑里。 这些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最重要也最具威胁力的,是被称为“英格兰弓弩”的piat步兵反坦克抛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