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张大师真是你曾姥爷?
张天鹤开开心心的在大庆市住下了,和张景旗相认,又消除了隔阂,那是越处关系越好。 而张凌月呢? 也乖乖的收拾东西去B市了。 知道消息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把分部开在B市本来就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去B市的是和墨爷穿一条裤子的好哥们张凌月这张总。 公司上上下下自然不会知道中间的具体情况,只以为是墨爷看好B市,所以才派了自己最好的兄弟去B市亲自坐镇。 这让当初提议把分公司开在B市的张总自己都懵逼了好大一会儿,还是其他同事恭喜他,说他的提议的道墨爷的认可,他才缓过神来。 仔细想想,还是没想到老板怎么就要把分公司开在B市。 连他这个当初提议的都没想明白,更别说是其他人了,也是一点都不明白。 司墨衍不会管那些,他只要做好决策,掌好舵,把握好公司发展的方向就行。 这一点,他和顾乔月想法一致。 都觉得挣钱重要,但也不能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挣钱上,能放手的尽量放手让别人去做,他们最好能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伴侣和家人。 正月十六,方茹茹和顾乔婉等人都开学了,顾乔月才和司墨衍一起返回京都。 大学的开学时间比中小学稍微晚一点,要过了正月十五陆陆续续才会来学校,开学也到正月十八,阳历都进入三月份了。 回到京都,顾乔月和司墨衍回紫藤苑看司老爷子。 司老爷子看到顾乔月的时候,就问: “张大师真的是你曾姥爷?” 天知道他大半夜的被电话吵醒,被张天鹤强行告诉他这一消息的时候,他心里是有多震惊。 那可是张大师啊,多少人想和他搭上关系呢,然后人家是张景旗那老小子的亲爸。 其他的不说,就说那张天鹤可都九十多了,张景旗那老小子也都七十多了,都是半只脚踏进黄头的人了,却忽然一个认了爸一个认了儿子……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而且他也从来没听说过张大师还有个儿子啊,更别说这儿子还成了张景旗。 当时他就一个感觉,觉的是张景旗这老小子和张大师一起和他开玩笑呢。 他是知道张大师喜欢顾乔月,之前还因为这个去大庆市张家住了一段时间呢,只以为这两人性子合拍,老了老了不正经,大半夜的和人开这种玩笑。 可等到第二天起来,几个老家伙凑在一起下棋的时候都说起这事,才知道张天鹤一晚上打了多少电话。 几乎是把能通知的都通知到了。 这么大阵仗,是个人也知道这不可能是假的了。 几个人聚在一起就又开始说司老爷子好命,孙子取了个老婆本事也就罢了,现在还冒出个本事的娘家来。 那可是张大师啊,和张大师成了亲家,那以后司家的气运可能还要上升几个档次。 对外,这些人各个都是崇尚科学的大好公民,可心底深处,对玄学还是有一定敬畏的,要不然也不会时不时的上山去请张大师给算个命,或者家里有孙子曾孙出生的时候去让张大师给算算,随便取个名字。 司老爷子出去转了一圈回去就像给孙子打电话的,可最后也还是忍住了,想着他们明天就回来了,到时候当面问问。 在回来之前,顾乔月就知道家里会问,也不瞒着,直接就道: “是的,这件事说来也挺复杂的。” 她就把张天鹤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些事情既然已经摊开了,那瞒肯定是瞒不住的,而且都是一家人,也还真没必要藏着掖着。 只是他没想到,司老爷子怎么知道的这么快,还以为是张景旗给打电话说了。 却没想到司老爷子在听了张天鹤的事情,感慨了几句后,就说:“怪不得你曾姥爷那么高兴呢,都这么多年了,能找到也是不容易的,那些年是够乱的。” 曾姥爷? 顾乔月挑了挑眉,还以为是姥爷打电话说的,怎么会是曾姥爷? 想想张天鹤那总是神秘莫测的样子,再想想他给司老爷子打电话那高兴的样子,总觉得这事儿不是张天鹤能干的出来的。 可她还是低估了张天鹤高兴的程度,因为司老爷子下一句就是: “怪不得呢,唉,要是我的话也能高兴的大半夜通知认识的所有人。” 顾乔月:“……” 司墨衍:“……” 所以,这还不止是高兴的打电话给司老爷子了,还是大半夜的通知了他认识的所有人? 顾乔月和司墨衍对视了一眼,都无声的笑了。 本来以为那天张天鹤和张景旗相认的时候那痛哭流涕的样子已经有些颠覆形象了,没想到更颠覆形象的还在后头。 他们能想象的道,这些人接到张天鹤电话时是什么样一副震惊的模样。 张天鹤可是大师啊,大师忽然变的接地气的给他们打电话,还是那样高兴的样子。 再想想张天鹤认识的人都是些什么人,顾乔月和司墨衍就更是不知道说什么了。 司老爷子也就是问了两句,又说等会给张景旗打电话,就不再说张天鹤和张景旗的事情。 紫藤苑就那么大,谁家有个风吹草东的不很快就传开了。 知道司墨衍和顾乔月两个人回来了,几个和司老爷子相熟的老头子就又都聚到了司老爷子家,打听的也都是张天鹤的情况。 顾乔月也都一一说了。 于是,这些老头子又一阵感慨,像是都想到了那个乱世,一个个说着说着,又一起说以前打仗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兵荒马乱,说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分别好多年都找不到家人的。 又说他们都是运气好的,活到了最后,有了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又不禁缅怀那些早早牺牲了的同志。 顾乔月和司墨衍都安安静静的坐在边上听他们说这些事情,不插话也没有不耐烦。 见两个年轻人是真的愿意听他们说,几个老人也说的更带劲了。 对两个年轻人的感官也越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