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814章 教育决定国运(第三更,求订阅)
对于弱国来说,他们最大的悲剧是什么呢? 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在大国的游戏之中成为牺牲者。 埃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这样的悲剧之中。 十几年前,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时,面对欧洲对原棉需求,埃及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伊斯梅尔·帕夏敏锐地把握住了机会,在其祖父开创的近代棉花种植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棉花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埃及财富的增加,伊斯梅尔也开启了其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 但随着南北战争结束,南方棉花重返全球市场时,棉花价格下跌,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无力偿还债务的埃及现在已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困境之中。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埃及的债务危机不过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在历史上,埃及总督伊斯梅尔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卖给了英国政府。但是仍然无法躲避七年后英国对埃及的“保护”。 在国际政治游戏之中,弱国、小国的命运就是如此,他们的命运就是被“保护”、被吞并,被侵占,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埃及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无论伊斯梅尔曾经多么富有进取之心,无论他多么富有野心,从英国在非洲的远征变成了一个笑话的时候,埃及就成了英国政客们吸引国内舆论注意力摆脱政治危机的选择。 埃及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哎,埃及啊……” 在得知英国派遣史提芬·凯夫调查埃及的财政状况时,身处应天朱先海长叹道。 “终于要灭亡了……” “陛下,那运河的股票,” 左宗堂问道。 “原本陛下不是有意收购苏伊士运河的股票吗?” 收购苏伊士运河的股票,这是今年埃及债务危机爆发后,负债累累的埃及不能不能再向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唯有出售苏伊士运河的股份以支付债务利息,历史上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未经国会许可的情况下,连夜向另一犹太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借款397万英镑购入运河的45%的股份,从而控制了运河权利。 原本朱大皇帝是准备截糊的,甚至早在三年前,大明汇丰银行就已经在开罗开设了分行,只等时机成熟,就直接出钱购买苏伊士运河的股票,那可是几倍的暴利啊! “花钱?” 朱大皇帝笑道。 “现在还有必要花钱吗?英国人要占领埃及,这意味着将来“四国同盟”肯定是要进攻埃及的,已经没有必要再花那笔钱了,能抢来的东西,何必再花钱买呢?” “陛下,也就是说,我们要认同英国对埃及的占领吗?” 左宗堂叹息道。 “可惜了,伊斯梅尔帕夏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统治者,可惜,时不待他啊。时也、运也,命也……” 小国与弱国的命运,或许也就是如此罢了! “不是时,也不是运,伊斯梅尔和很多弱国、小国的君主一样,他们压根就没有弄明白弱国应该如何发展,棉花或许会给埃及带来财富,但是他们所谓的现代化,只是现代化的建筑,什么是现代化?仅仅只是建筑和工厂吗?” “是教育!是学校!没有教育,没有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根之萍!” 左宗堂的回答,让朱大皇帝微微点头说道。 “是的,想要看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崛起的可能,只要看他们的教育就知道了,如果一个国家即便是在贫穷的时候,仍然坚持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学校,那么即便是这个国家即使是一片废墟,仍然也会迅速崛起,如果一个国家在获得财富的时候,像埃及,建立了辉煌的皇宫、宏大的歌剧院,而民众仍然没有接受教育,这样国家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教育! 教育才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根本啊!尤其是在近代科学的发展,更是让教育成为了国家崛起的唯一前提,后世的非洲,接受了那么多的国际援助,最后成了什么鸟样子? 铁路长满了野草、工厂成为了废墟,只有首都的总统府啦、权贵们的别墅啦,永远都是一副富丽堂皇的模样,当地的孩子呢?不是在拎着羊腿甩羊抬羊玩,就是男男女女一起玩。那样的地方要是能崛起,那可真就是没天理了。 同理,用在中东的土豪国也是一样,那土豪们除了花天酒地,享受石油带来的财富,他们何曾真正重视过教育? “陛下,这么说,华夏故土那边,眼下是没有什么希望了……” 左宗堂的语气突然变得有点儿沉重,有些担心的说道。 “直到现在,那怕就是徐州,不过只是建了几所兴业学校而已。” 什么是兴业学校? 这就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是李徐州办洋务的时候,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创办的几所“厂矿附属兴业学校”,不过即便是如此,也比历史上走的更远啊! “季高,你知道我们华夏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面对左宗堂的担心,朱大皇帝摇头说道。 “重视教育!重视教育,这早就刻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只要条件允许,华夏人必定会把孩子送进学堂的,现在不送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原因,还有就是满清的限制,尤其是满清的限制,在甲申天变之前,我大明但凡村落皆有社学,可是自甲申天变,华夏陆沉之后,为行以愚民政策,非但尽毁书院,而清一代严厉禁止一切有碍其奴役统治的行为,除了对谋反严厉镇压之外,聚众也被禁止,五人以上即为谋逆,如此一来,别说是社会私熟,就连同家学传承,也无法正常传承,可以说华夏文明几乎尽毁于满清之手……” 言道着满清对华夏文明的摧残,朱大皇帝的心里对满清的仇恨又加深了几分。 想了想,朱大皇帝的眼前突然一亮,然后说道。 “季高,你说,如果我们在国内办一批学校怎么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