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朕非汉废帝

未央宫的持久战 第481章 要团灭儒林的【狂儒】楚吉,究竟是何人?

朕非汉废帝 凌波门小书童 7020 2024-06-07 00:33
  夏侯胜没想到天子最后会站在他这一边,心中对天子的怨气又少了许多。  他再次向天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之后,终于才有些摇晃地站了起来。  站起来之后,又是重重地咳了好几声,才看向了刚才撕咬自己的儒生们。  “诸公定然以为老朽刚才说的是癫悖之言,但是老朽想请诸公扪心自问一下,为何觉得老夫癫悖。”  “恐怕关键不在于老夫狂妄自大,而在于你们都将儒经当做了一家一门的私产,敝帚自珍罢了。”  “诸公刚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狺狺狂吠,也只不过是怕老朽夺去你们晋升官学的机会而已。”  “身为儒生,听到有人献出的‘十三经’,竟然不先想着要见贤思齐,而是立刻攀附撕扯……”  “将各部儒经当做自己私产,与荒郊野岭那些强盗贼人有何区别,甚至不如蜀中峨嵋山的猿猴有灵性。”  夏侯胜这嘴皮子上的功夫,刘贺是领教过的。  今日听他这番“狂言”,刘贺觉得非常解气。  夏侯胜连世宗武皇帝都敢骂,难道还不敢骂你们这群儒生?  在他的这一番“高论”之下,其余的儒生完全抬不起头来。  今日先被天子斥为小人儒,现在又被夏侯胜骂强盗贼人,心中自然是块垒郁结,神魂俱伤。  “夏侯公,还请快些说到正题,此刻就不要东拉西扯了。”刘贺心笑而面冷地说道。  “陛下恕罪,老夫马上就说正题。”夏侯胜出完了气,心情舒畅了许多。  “老朽所献的‘十三经’共有十四部,分别是……”夏侯胜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声音在堂中回荡。  说完“十三经”的具体书名之后,夏侯胜又简介了各经的内容,并申明自己推其为官学的原因。  原因倒也很简单,有且只有一个:‘十三经’高于其他各家的儒经。  夏侯胜有些拖拉地说了半个多时辰,该铺垫的话,终于说了个大概。  孔霸听得极其认真,夏侯胜将官学扩大到十三本,似乎是一件好事。  虽然里面《礼记》这几部经没有听说过,但从内容上看,与儒学紧密相连。  想来是夏侯胜从其他各经当中摘取辑录出来的“新经”。  单单是看这一点,夏侯胜所做之事确实是善举,刚才对他的攻讦有些过头了。  但是妄想一人一家独占“十三经”的官学位置,未免还是有一些痴人说梦吧。  不知道为何,孔霸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一些模糊,似乎掩盖了一层阴影,但他又说不出那阴影是什么。  不可再犹豫了,必须要让《尚书孔氏传》被列入通行版儒经,其余的事情之后再言!  孔霸又朝门外看了看,当他找到那个戴着兜帽而又高出旁人一头的身影时,踏实了许多。  “夏侯公,你所献上来的‘十三经’,是你一人注疏的吗?”刘贺问道。  “是老朽和太学令王式一同编订校勘的。”  夏侯胜提到王式,旁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两个人一起编的,这样似乎合理了一些。  “那是何人作的注疏,也是你与王傅吗?”  编订校勘是体力活,注解疏通才是读经的关键——解经解得好,经书才算真的好!  “注疏之人,并非我二人。”夏侯胜的话引起了一些议论,难不成还有旁人参与?  “何人?”  “此人乃是一个隐居的大儒,名为楚吉。”  楚吉?  众儒生立刻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名字,想要找到一些端倪和线索。  但是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任何一个叫做“楚吉”的人。  除了王式和夏侯胜之外,其余的儒生都面面厮觑,似乎在相互询问“楚吉”是何人。  但是遗憾的是,从老到少,堂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出这个楚吉到底是谁,更没有听说他的名字。  儒生们的表情变得有一些古怪。  若说这“十三经”是王式和夏侯胜二人苦心孤诣合力注疏出来的,那么还有几分可信。  如今突然冒出了一个从未听说过名字的儒生,此事越发地古怪了。  要么是夏侯胜二人胡编乱造,要么就是那“十三经”也不过如此。  孔霸和韦贤等人心有灵犀,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若是哪个山野匹夫随意注疏出来的儒经,那岂不是“不堪入目”。  他们想不出夏侯胜他们二人为什么要做这种自毁清誉的事情来。  但是,在孔霸和韦贤没有注意到的靠门的位置上,也有一阵小小的骚动。  龚遂、王吉和张安世这几个知道楚吉真实身份的人。  一听到“楚吉”两个字,立刻就如同受到了什么惊吓似的。  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眼睛瞪得通圆,似乎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了鬼怪一般。  而屁股下的坐榻上似乎长出了尖锐的木钉,让他们坐立不安。  他们有话要说,却又不敢说,只得如坐针毡地看着此间的情景。  “夏侯公,这楚吉是何人?老夫可是从未听说过?”韦贤故意挑衅道。  “老朽不瞒诸公,这楚吉是何人,我也不曾见过。”夏侯胜实话实说。  “夏侯公莫不是想说‘十三经’是楚吉这个大儒,在梦中托传给你的吧?”蔡千秋也大着胆子戏谑道。  “这倒不是,这‘十三经’是王公给我的,他说了,今日会让老夫见到楚儒。”夏侯胜看着王式说道。  于是,众人的目光立刻就转向王式,他们似乎都在询问王式这“楚吉”到底是谁。  王式倒也不慌不忙,他镇定自若地捋了捋胡须,才缓缓地说了起来。  “诸公不必着急,辩经过后,老夫自然会让你等见到楚吉的,要不然还是先辩经……”  “若是楚吉所注疏的这‘十三经’不堪入目,也就没有必要让他在石渠阁露面了……”  “但如果这‘十三经’可圈可点,诸公也莫要说违心话,让天下儒生的名声受辱。”  王式的这句话说得有理有据,于是众人的目光就又回到了夏侯胜的身上。  “陛下,老朽奏请,给陛下和诸公呈上‘十三经’。”夏侯胜行礼请道。  “准奏!”  “诺!”  夏侯胜和王式一同站起来走出正堂,没过多久,他们就带着几个弟子,将一整部“十三经”搬到了堂上。  “十三经”摆在地上,装订成了近百册,全部采用的都是最新的线装装帧方式——这是天子规定的新制。  整齐的页脚页边,挺括的书脊书背,平整的封面底页,白如脂玉的装线,清晰美观的隶书书名……  所有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让这“十三经”散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不管书中的内容如何,至少这外观形制更符合“儒经”至高无上的地位。  “十三经”装订得如此平整美观,只有一种可能性——这是工官的印术坊印出来的。  此事难道得到了天子的首肯?  儒生们更加迷惑了,但是似乎又看出了一些端倪,只是又不敢顺着端倪往下猜。  百余册的“十三经”堆在地上,如同一座小山一样,有威严的气息。  而旁边由孔霸进献上来那几册手抄版《尚书孔氏传》,则相形见绌。  一众儒生立刻就蠢蠢欲动起来,都想一睹“十三经”的真言。  尤其是严彭祖和蔡千秋,他们听到这“十三经”里也有《公羊传》《谷梁传》,又好奇又不服气。  他们是这两派的亲传弟子,这什么楚吉注解的《公羊传》《谷梁传》难道比他们注解的还要精湛?  “陛下,可以比经了。”王式提醒道。  “嗯,既然如此,那就先比《尚书》,从朕开始,两经逐次传阅,半个时辰之后,就来投票定夺。”  刘贺做事雷厉风行,半个时辰定下一经的优劣,看起来有些仓促,但是也合情合理。  毕竟,在场儒生对经书原文都非常熟稔,孰优孰劣,一眼就能看出来。  只是,像《孟子》一类的经书,除了楚吉之外,今日无人备有,又该如何评比呢?  众人虽然心中仍有疑问,但是注意力很快就被天子手中的《尚书楚氏传》吸引了过去。  只见天子随意地翻了一翻,而后就交给了樊克,又传递到了孔霸的手中。  板着面孔的孔霸看着封面上“尚书”“仲尼著”“楚吉注疏”“王式、夏侯胜校订”这些字眼,心情复杂。  终于,沉默片刻之后,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一些不屑,开始翻看这《尚书楚氏传》。  仅仅只是翻看了片刻,孔霸额头上的汗就“刷”地一下流了下来。  在场的都是大儒,孔霸更是精通《尚书》经意。  毫不夸张地说,孔霸活在世上五十多年,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与《尚书》的朝夕相处中度过的。  不管是伏生所传《尚书》原文,还是欧阳氏注疏的《尚书》,甚至小门小派的注解,孔霸都如数家珍。  但是此刻,摊开在孔霸眼前的这部《尚书楚氏传》却是他从没有见过的版本。  虽然在篇目的数量上比《尚书孔氏传》失了一些,但是注疏得却更全面、准确且有新意。  原文语句中的注疏不仅集百家之长,而且还有许多新的阐发和引申,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即使是孔霸看了,都觉得惊叹不已。  这楚吉不仅博闻强识,看过各家的注解,能够博采众长;而且对儒学有极深的见解,又精通训诂。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孔霸越往下翻看,就发现越多不对劲儿的地方,额头上的汗珠也是不停地往外冒。  他仿佛是在大暑之时,怀抱着一个火炉喝热汤——全身从里到外,都烫得发慌,也红得发慌。(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