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六百八十四章 早该想到

亮剑之独立大队 爱唐朝 9215 2024-09-10 00:33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松田精神振奋,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因此破获一场大案。   他把特高课、宪兵队、伪警察局所有能够调动的人手都调动了起来,一时间新加坡形势十分紧张。   游击队派来的向导名叫宋诚,今年25岁,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徐大龙知道自己已经跟陈先生失去了电台联络,在新加坡人生地不熟的,要找到陈先生就只能依靠宋诚。   为加深对他的了解,徐大龙首先从高西岭那里对他进行详细地调查。根据高西岭介绍,宋诚参加游击队以来表现得十分出色,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然而徐大龙不能够只依靠着高西岭的介绍来加以判断。他总是找机会跟宋诚一起聊天,宋诚是一个正直、热情、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徐大龙通过跟他的相处,根据他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可以确定宋诚为人是可靠的,值得信任。   而且宋诚从小跟父亲一起经商,交际广泛,跟华人商会之间也有一定的往来。有了他的帮助,联系上陈先生就增大了一些把握。   徐大龙终于下了决心,把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了宋诚,请求他帮忙。   宋诚对于陈先生也十分崇敬,当听说自己有机会见到陈先生,并且能够帮助到陈先生,他觉得十分荣幸,说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徐大龙不清楚新加坡日伪方面的情况,担心宋诚没有情报工作经验,就向他传授了一些特工知识。   宋诚很聪明,善于学习,悟性极高,进步很快。徐大龙感到差不多了,就让宋诚出去打探情况。   宋诚进入城里,很快就察觉到了城里的气氛十分紧张。他悄悄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得知日伪方面在城里活动猖獗。   他就倍加小心,没有贸然去华商总会,而是叫了一辆黄包车,在华商总会的附近经过。他通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在华商总会附近,有不少可疑人员在那里晃动。他觉得情况严重,就迅速出城向徐大龙汇报。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徐大龙和宋诚一起进了城里。徐大龙是特战队当中唯一去可以说南方话的人,在讲汉语的时候,跟宋诚的口音没有什么区别,不至于因此而引起怀疑。   二人在城里转了一圈儿,的确发现城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梁二虎对于宋诚的观察力给予了表扬。   宋诚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工作的态度愈发积极了。在出城之后,他就向徐大龙建议,说既然不能直接去华商总会,但是华商总会里面的人每天都有外出办事的,可以找机会在外面跟他们进行接触,查找陈先生的下落。   徐大龙认为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他们无法跟华商总会的人接触,因为彼此之间不熟悉,人家是不可能对他们信任的。   徐大龙要求宋诚物色一个可靠的人,要求此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要和华商总会的人熟悉,能够让对方产生信任。   宋诚答应了下来,说自己的父亲有这方面的关系。   徐大龙同意了他的请求,宋诚就离开了特战队的临时驻地,去安排这件事情。   转眼之间,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宋诚仍然没有消息。特战队员们不免都紧张了起来,担心宋诚出事儿了。   李秋林的警惕姓很高,就在宋诚出去的当天,他就派出了特战队员在驻地附近,尤其是通往城里的路上担负警戒任务。   宋诚虽然出去了两天没有回音,可是李秋林没有发现日伪军有任何异动,因此他认为宋诚可能是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回来的时间。就算是他本人出事了,也没有把特战队的事情泄露出去。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日伪军活动十分猖獗,而特战队人生地不熟,要想找到一个新的藏身地点也不容易。因此李秋林建议,暂时仍然在这里栖身,等待宋诚返回。   徐大龙赞成李秋林的意见。他们虽然可以化装成日军避开日伪军的搜查,可是也只能在外面活动,很难找到一处相对安全的栖身的地方。特战队毕竟有数十人,在新加坡城里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会住到日军的营房里,就算是外地来办事的,也应该住到日军指定的招待处。如果住到宾馆、旅店之类的地方,就容易引起日伪方面的怀疑。再加上他们目前藏身的地方周围的视野比较开阔,如果遭遇日伪军也容易提前发觉。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他们目前跟上级联系不上,华商总会的人都是陌生人,要想能够联系得上,主要还是依靠宋诚。因此徐大龙决定采纳李秋林的建议,在加强戒备的情况下,继续留下来,等宋城。   就在宋诚离开后的第三天下午3点,报话机里突然传来了担负警戒任务的特战队员的消息,说城里开出来了一辆卡车,上面满载着日军士兵,正朝这个方向驶了过来。   听到这里,特战队员们不免有些紧张了起来,纷纷子弹上膛,做好了战斗准备。   徐大龙并没有急于做出决断,问道:“秋林,你觉得这些日军是不是冲着咱们来的?”   李秋林经验丰富,无需认真思索,仅凭着直觉就断定这些日军应该不是冲着特战队来的。   他说道:“应该不是。如果是宋诚出了事,泄露了咱们的藏身之所,他是知道咱们特战队的人数的。就那一辆军用卡车,在一般情况下,乘坐的士兵的人数不超过30人,他们不可能以这么少的兵力来对付咱们。因此我断定这些日军只不过是路过,我建议咱们仍然隐蔽,没有必要去惊动这股日军。”   徐大龙赞成李秋林的意见,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让警戒人员继续监视日军,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目标。”   李秋林的判断果然是准确的。日军在经过特战队藏身的农庄时并没有停留,只是匆匆而过,不久以后就消失不见了。特战队员们都感到虚惊一场,十分佩服领导沉着冷静。   晚上7:30,从城里的方向驶来了一辆马车,特战队的警戒哨看到了坐在马车上的宋诚,赶忙向徐大龙和李秋林做了汇报。   跟宋诚一起来的是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人,此人虽然是一身农夫打扮,却难以掩盖他儒雅的气质。宋诚是游击队员,也曾经担负过为游击队侦察和采购物资等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地下工作经验。为打消徐大龙、李秋林等人的顾虑,他首先汇报了他这两天多时间的经历。   宋诚进城之后先后找了好几个自己熟悉的朋友,他跟这些朋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联络了,这一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宋诚也不敢确定,他只说自己在外地做生意,跟这些朋友试探着进行了交流,言语之间很随意地询问了对方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局的看法,来试探对方对岛国人的态度。   宋诚其中的一个朋友受到了岛国人的迫害,他的妹妹受到了岛国人的非礼,谈起岛国人时咬牙切齿、有不共戴天之仇。   宋诚通过以前对他性格的了解,认为他值得信任,就冒险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当然了,他并没有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更没有提徐大龙和特战队,只是说自己暗中在为抗日做工作,希望得到朋友的帮助。   朋友对日寇恨之入骨,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宋诚提出,想通过华商总会的人购买一批抗战物资。朋友答应他跟自己在华商总会工作的舅舅取得联系,然后就带着他去了自己的舅舅家里。   结果他的舅舅出门了,表弟说自己正好有事儿要去找自己的父亲。宋诚也觉得关于陈先生的事情,在外地谈比较好,于是就在朋友和他表弟的陪同下,一起去了外地。   在见到朋友的舅舅之后,朋友说了宋诚正在为抗日做事情。舅舅同情抗日,愿意为宋诚提供帮助。宋诚在跟朋友的舅舅闲谈当中,说到自己十分仰慕陈先生。   朋友的舅舅很担心陈先生的安全,言语中透露出了希望宋诚能够帮助陈先生脱离险境。   宋诚听完后正中下怀,索性就说了自己是游击队方面的人,愿意为营救陈先生提供帮助,并且答应帮助朋友的舅舅跟游击队的负责人取得联系。于是等到朋友的舅舅办完事情后返回了新加坡,带着他来见徐大龙。   跟随宋诚一起来的就是朋友的舅舅潘文年。   潘文年为人精明干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深知陈先生的安危的重要姓。   尽管徐大龙是自己亲外甥介绍来的,他仍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在跟徐大龙的交谈过程中,不断进行试探。   徐大龙除了没有暴露本人的身份之外,透露了特战队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陈先生。潘文年基本上相信了徐大龙的话,不过他并没有透露陈先生的信息,只说回头会再跟徐大龙取得联系。   潘文年走后,徐大龙暗中派出特战队员化装成日军,对潘文年进行了秘密跟踪。看到潘文年返回了华商总会,没有其他的可疑之处。尽管如此,徐大龙也有些不放心,带着特战队员们离开了住处,在附近进行监视。   徐大龙等人先在野外过夜,第二天的白天仍然没有返回住处,然后又在外面过了一个晚上,没有发现日本军,没有发现有可疑的人员在活动,确定了潘文杰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潘文年也没有再次来跟他们取得联系,很显然潘文年对徐大龙等人也不能完全信任。   李秋林问道:“大队长,潘文年不信任咱们,咱们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你看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徐大龙也感到很头疼,这里没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地下党甚至连军统方面都无法提供帮助。唯一的联系人就是宋诚,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仅凭他的资格还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徐大龙考虑再三,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陈先生他们不信任咱们,但是他们肯定信任陕北,咱们首先跟陕北取得联系,定好接头暗号。   他们也跟陕北取得联系,然后咱们再通过暗号来取得信任。”   李秋林一时之间没转过弯儿,说道:“华商总会的电台不是受到日本方面的严格管控,他们发电报必须就要接受日伪方面的检查吗?如何跟陕北方向取得联系呢?”   徐大龙望着李秋林,说道:“秋林,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这个还难得住你吗?”   李秋林的确是很聪明,他只是因为对这里的情况实在是不熟悉,一时之间才没有想明白。   他略一寻思,顿时也笑了起来,说道:“大队长,我也真是的。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让您来提醒,实在不好意思。这件事情交交给我来办吧。”   不久以后,李秋林就让宋诚带路,到了远离新加坡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用电报跟陕北方向取得了联络。   随后宋诚去找了潘文年,让他同样用特战队提供的电台,也到另外一处远离新加坡的地方,跟陕北方向取得了联系。随后双方对上了接头暗号。   建立了信任之后,为了更方便开展工作,徐大龙干脆告诉了舅舅自己的真实身份。徐大龙的名声十分响亮,其实在国外那些关心国内抗日的人们很多人也听过他的名字,舅舅听说大名鼎鼎的徐大龙竟然亲自前来接应陈先生,他也坦诚地告诉了徐大龙,陈先生如今就被困在华商总会里面。   陈先生大名鼎鼎,他的照片,日伪特工人员早已熟烂于心,用不着对着照片就能够把陈先生认出来。在华商总会的周围,有很多日伪特工人员在那里监视着,陈先生要想悄无声息地离开华商总会十分困难。   徐大龙想亲自到华商总会里面去一趟,跟陈先生见面,可是任何进出华商总会的人都会有日伪特工进行跟踪,徐大龙也不能去冒这个险。   (本章完)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松田精神振奋,觉得自己很有可能因此破获一场大案。   他把特高课、宪兵队、伪警察局所有能够调动的人手都调动了起来,一时间新加坡形势十分紧张。   游击队派来的向导名叫宋诚,今年25岁,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年轻人。徐大龙知道自己已经跟陈先生失去了电台联络,在新加坡人生地不熟的,要找到陈先生就只能依靠宋诚。   为加深对他的了解,徐大龙首先从高西岭那里对他进行详细地调查。根据高西岭介绍,宋诚参加游击队以来表现得十分出色,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然而徐大龙不能够只依靠着高西岭的介绍来加以判断。他总是找机会跟宋诚一起聊天,宋诚是一个正直、热情、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徐大龙通过跟他的相处,根据他多年来总结的经验,可以确定宋诚为人是可靠的,值得信任。   而且宋诚从小跟父亲一起经商,交际广泛,跟华人商会之间也有一定的往来。有了他的帮助,联系上陈先生就增大了一些把握。   徐大龙终于下了决心,把自己这次来的目的告诉了宋诚,请求他帮忙。   宋诚对于陈先生也十分崇敬,当听说自己有机会见到陈先生,并且能够帮助到陈先生,他觉得十分荣幸,说自己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徐大龙不清楚新加坡日伪方面的情况,担心宋诚没有情报工作经验,就向他传授了一些特工知识。   宋诚很聪明,善于学习,悟性极高,进步很快。徐大龙感到差不多了,就让宋诚出去打探情况。   宋诚进入城里,很快就察觉到了城里的气氛十分紧张。他悄悄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得知日伪方面在城里活动猖獗。   他就倍加小心,没有贸然去华商总会,而是叫了一辆黄包车,在华商总会的附近经过。他通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在华商总会附近,有不少可疑人员在那里晃动。他觉得情况严重,就迅速出城向徐大龙汇报。   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徐大龙和宋诚一起进了城里。徐大龙是特战队当中唯一去可以说南方话的人,在讲汉语的时候,跟宋诚的口音没有什么区别,不至于因此而引起怀疑。   二人在城里转了一圈儿,的确发现城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梁二虎对于宋诚的观察力给予了表扬。   宋诚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工作的态度愈发积极了。在出城之后,他就向徐大龙建议,说既然不能直接去华商总会,但是华商总会里面的人每天都有外出办事的,可以找机会在外面跟他们进行接触,查找陈先生的下落。   徐大龙认为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他们无法跟华商总会的人接触,因为彼此之间不熟悉,人家是不可能对他们信任的。   徐大龙要求宋诚物色一个可靠的人,要求此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要和华商总会的人熟悉,能够让对方产生信任。   宋诚答应了下来,说自己的父亲有这方面的关系。   徐大龙同意了他的请求,宋诚就离开了特战队的临时驻地,去安排这件事情。   转眼之间,两天的时间过去了,宋诚仍然没有消息。特战队员们不免都紧张了起来,担心宋诚出事儿了。   李秋林的警惕姓很高,就在宋诚出去的当天,他就派出了特战队员在驻地附近,尤其是通往城里的路上担负警戒任务。   宋诚虽然出去了两天没有回音,可是李秋林没有发现日伪军有任何异动,因此他认为宋诚可能是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回来的时间。就算是他本人出事了,也没有把特战队的事情泄露出去。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日伪军活动十分猖獗,而特战队人生地不熟,要想找到一个新的藏身地点也不容易。因此李秋林建议,暂时仍然在这里栖身,等待宋诚返回。   徐大龙赞成李秋林的意见。他们虽然可以化装成日军避开日伪军的搜查,可是也只能在外面活动,很难找到一处相对安全的栖身的地方。特战队毕竟有数十人,在新加坡城里正常的情况下,应该会住到日军的营房里,就算是外地来办事的,也应该住到日军指定的招待处。如果住到宾馆、旅店之类的地方,就容易引起日伪方面的怀疑。再加上他们目前藏身的地方周围的视野比较开阔,如果遭遇日伪军也容易提前发觉。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他们目前跟上级联系不上,华商总会的人都是陌生人,要想能够联系得上,主要还是依靠宋诚。因此徐大龙决定采纳李秋林的建议,在加强戒备的情况下,继续留下来,等宋城。   就在宋诚离开后的第三天下午3点,报话机里突然传来了担负警戒任务的特战队员的消息,说城里开出来了一辆卡车,上面满载着日军士兵,正朝这个方向驶了过来。   听到这里,特战队员们不免有些紧张了起来,纷纷子弹上膛,做好了战斗准备。   徐大龙并没有急于做出决断,问道:“秋林,你觉得这些日军是不是冲着咱们来的?”   李秋林经验丰富,无需认真思索,仅凭着直觉就断定这些日军应该不是冲着特战队来的。   他说道:“应该不是。如果是宋诚出了事,泄露了咱们的藏身之所,他是知道咱们特战队的人数的。就那一辆军用卡车,在一般情况下,乘坐的士兵的人数不超过30人,他们不可能以这么少的兵力来对付咱们。因此我断定这些日军只不过是路过,我建议咱们仍然隐蔽,没有必要去惊动这股日军。”   徐大龙赞成李秋林的意见,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让警戒人员继续监视日军,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暴露目标。”   李秋林的判断果然是准确的。日军在经过特战队藏身的农庄时并没有停留,只是匆匆而过,不久以后就消失不见了。特战队员们都感到虚惊一场,十分佩服领导沉着冷静。   晚上7:30,从城里的方向驶来了一辆马车,特战队的警戒哨看到了坐在马车上的宋诚,赶忙向徐大龙和李秋林做了汇报。   跟宋诚一起来的是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人,此人虽然是一身农夫打扮,却难以掩盖他儒雅的气质。宋诚是游击队员,也曾经担负过为游击队侦察和采购物资等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地下工作经验。为打消徐大龙、李秋林等人的顾虑,他首先汇报了他这两天多时间的经历。   宋诚进城之后先后找了好几个自己熟悉的朋友,他跟这些朋友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联络了,这一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宋诚也不敢确定,他只说自己在外地做生意,跟这些朋友试探着进行了交流,言语之间很随意地询问了对方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局的看法,来试探对方对岛国人的态度。   宋诚其中的一个朋友受到了岛国人的迫害,他的妹妹受到了岛国人的非礼,谈起岛国人时咬牙切齿、有不共戴天之仇。   宋诚通过以前对他性格的了解,认为他值得信任,就冒险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当然了,他并没有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更没有提徐大龙和特战队,只是说自己暗中在为抗日做工作,希望得到朋友的帮助。   朋友对日寇恨之入骨,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宋诚提出,想通过华商总会的人购买一批抗战物资。朋友答应他跟自己在华商总会工作的舅舅取得联系,然后就带着他去了自己的舅舅家里。   结果他的舅舅出门了,表弟说自己正好有事儿要去找自己的父亲。宋诚也觉得关于陈先生的事情,在外地谈比较好,于是就在朋友和他表弟的陪同下,一起去了外地。   在见到朋友的舅舅之后,朋友说了宋诚正在为抗日做事情。舅舅同情抗日,愿意为宋诚提供帮助。宋诚在跟朋友的舅舅闲谈当中,说到自己十分仰慕陈先生。   朋友的舅舅很担心陈先生的安全,言语中透露出了希望宋诚能够帮助陈先生脱离险境。   宋诚听完后正中下怀,索性就说了自己是游击队方面的人,愿意为营救陈先生提供帮助,并且答应帮助朋友的舅舅跟游击队的负责人取得联系。于是等到朋友的舅舅办完事情后返回了新加坡,带着他来见徐大龙。   跟随宋诚一起来的就是朋友的舅舅潘文年。   潘文年为人精明干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深知陈先生的安危的重要姓。   尽管徐大龙是自己亲外甥介绍来的,他仍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在跟徐大龙的交谈过程中,不断进行试探。   徐大龙除了没有暴露本人的身份之外,透露了特战队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营救陈先生。潘文年基本上相信了徐大龙的话,不过他并没有透露陈先生的信息,只说回头会再跟徐大龙取得联系。   潘文年走后,徐大龙暗中派出特战队员化装成日军,对潘文年进行了秘密跟踪。看到潘文年返回了华商总会,没有其他的可疑之处。尽管如此,徐大龙也有些不放心,带着特战队员们离开了住处,在附近进行监视。   徐大龙等人先在野外过夜,第二天的白天仍然没有返回住处,然后又在外面过了一个晚上,没有发现日本军,没有发现有可疑的人员在活动,确定了潘文杰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潘文年也没有再次来跟他们取得联系,很显然潘文年对徐大龙等人也不能完全信任。   李秋林问道:“大队长,潘文年不信任咱们,咱们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你看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徐大龙也感到很头疼,这里没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地下党甚至连军统方面都无法提供帮助。唯一的联系人就是宋诚,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仅凭他的资格还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徐大龙考虑再三,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说道:“陈先生他们不信任咱们,但是他们肯定信任陕北,咱们首先跟陕北取得联系,定好接头暗号。   他们也跟陕北取得联系,然后咱们再通过暗号来取得信任。”   李秋林一时之间没转过弯儿,说道:“华商总会的电台不是受到日本方面的严格管控,他们发电报必须就要接受日伪方面的检查吗?如何跟陕北方向取得联系呢?”   徐大龙望着李秋林,说道:“秋林,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这个还难得住你吗?”   李秋林的确是很聪明,他只是因为对这里的情况实在是不熟悉,一时之间才没有想明白。   他略一寻思,顿时也笑了起来,说道:“大队长,我也真是的。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让您来提醒,实在不好意思。这件事情交交给我来办吧。”   不久以后,李秋林就让宋诚带路,到了远离新加坡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用电报跟陕北方向取得了联络。   随后宋诚去找了潘文年,让他同样用特战队提供的电台,也到另外一处远离新加坡的地方,跟陕北方向取得了联系。随后双方对上了接头暗号。   建立了信任之后,为了更方便开展工作,徐大龙干脆告诉了舅舅自己的真实身份。徐大龙的名声十分响亮,其实在国外那些关心国内抗日的人们很多人也听过他的名字,舅舅听说大名鼎鼎的徐大龙竟然亲自前来接应陈先生,他也坦诚地告诉了徐大龙,陈先生如今就被困在华商总会里面。   陈先生大名鼎鼎,他的照片,日伪特工人员早已熟烂于心,用不着对着照片就能够把陈先生认出来。在华商总会的周围,有很多日伪特工人员在那里监视着,陈先生要想悄无声息地离开华商总会十分困难。   徐大龙想亲自到华商总会里面去一趟,跟陈先生见面,可是任何进出华商总会的人都会有日伪特工进行跟踪,徐大龙也不能去冒这个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