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脸上一贯的淡然已经好几天都没见着了。 那天晚上侍卫头领的交心之言让杨睿满脑子都是烦恼。一面是他崇敬的老师,一面是生养自己的家族。真的需要二选一的吗? 若杨睿跟寻常人家这般大的娃儿一样的心性的话他尚且不会如此心烦。可惜,生在皇家,杨睿的心智早熟远超同龄人。听了侍卫头领的话之后明白对方所说的不是没可能出现。相反,以他对皇家的印象,侍卫头领所说的事情很可能发生。 “我该怎么办?” 没人可以回答杨睿。即便那位侍卫头领也不敢回答他的这个问题。提醒可以,但引导杨睿做决定,这就不一样了。一个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于是杨睿这几天赶路的时候心里很是烦躁。特别是想到留在廊源城的刘蕊和王碾,比起自己心烦无比,他们却可以开开心心的在张家和书院的上课、游戏、听故事。 烦心事挥之不去。但杨睿心里也有坚持,更有理由说服自己,那就是老师的手段断不可私相授受。况且也不是谁都有本事学老师的手段的,天赋不够说什么都是白搭。若有天赋,去找老师不就行了吗? 好坏也有了一个粗略的准备,杨睿心里并不安宁的终于长途跋涉抵达了渊定皇城。 皇室为了迎接杨睿也是准备了一些排场的。除了杨睿皇子本该有的仪仗之外,杨睿的娘舅一家来了五个人,还有他的三位皇兄也都到城外五里亭处等候他。到了之后各自皆是热情洋溢,亲近非常。 只不过杨睿心里好奇,娘舅一家的人也就算了,以前虽然见得少,可见面之后还是和和气气的他有好印象。可自己的那三位皇兄 别说杨睿从未跟这三位靠前的皇兄亲近过了,以前见了面打招呼时对方都是不会搭理他的。虽然次数也不多,但杨睿记忆深刻。因为当时他的母妃告诉他不论在宫里还是宫外见到这三位都要恭恭敬敬的。据说以后皇位会落在这三位其中一人的头上。 杨睿有些不知如何应付眼前的这些热情,又不能跑,也没谁帮他挡一下,只能木偶一般被一群人裹挟着从城外进到城里,再一路去了皇宫。 路上的时间杨睿的耳边基本上没有清静过。三五句话里就有夹杂一句试探,所为的基本上就如之前侍卫头领所预料的差不多。 杨睿虽然听得出那些话里的意思,却不知该如何应付,十岁不到的年纪即便心智再高也没法面面俱到。只能腼腆的傻笑着,不去作答。 这种装傻充愣的手段是杨睿以前在宫里时母妃教他的。不想惹到谁的话就最好当个傻子,最起码看起来要木讷。这样的话碍于颜面,加之皇子的身份就可以帮杨睿挡住大部分的麻烦。 从记事以来杨睿在宫里就是靠着装傻充愣这一招过来的。他的聪明只是“死读书”,就算皇林院的教习也是夸一句“好记性”。聪慧和伶俐这两个词从来没有落在杨睿头上过。 后来挑人去找张砚看天赋,杨睿能被选上也是因为他的年纪合适,同时又没有习武的潜力。还要算上他母妃以及娘舅一家的暗中使劲。这才给了杨睿出现在张砚面前的机会。 “让他去试试吧。若是不成,回来后就老老实实的学点本事,以后出宫了也能混个安乐也不错。”杨睿记得他的母妃就是这么跟他的娘舅说的。 看到杨睿祭出了“装傻充愣”的本事,娘舅家的几人还好,他们与杨睿之间的关系本就还行,加上杨睿的母妃在,后面有的是机会再接触。同时也看得出杨睿此时分外抗拒,自然闭嘴不言语了就是。 可三位杨睿的皇兄就脸色不那么好看了。他们在南渊国里那都是储君最有力的人选,明里暗里在杨升的放任下斗得很厉害。谁也不服谁。对于一切可以争取的能成为自己日后助力的势力都是抢着拉拢,或者威逼,或者画饼,手段可谓软硬兼施。 对于杨睿,三个皇子可以说是垂涎已久了。要不是他们的手不能伸出渊定皇城否则会被杨升敲打的话,他们早就亲自去廊源城找自己的这位十三皇弟了。 特别是如今的南渊国,最让人不可忽视又不敢轻易去接触的势力就是廊源城的那位张先生了。虽然对方从来没有表露出对南渊国内的任何野心和态度。但光是借势就足以成为三位有争座之心的皇子的一大助力。 可来之前信心满满,觉得小十三就一个木讷的娃儿,自己这么热情的过来亲近必然会感激涕零,到时候打打温情的牌,轻轻松松就能收归自己麾下。甚至可以以小十三为突破口正式接触到那位神秘的张先生,到时候得到张先生的支持岂不是能倒逼父皇下决心选立自己为太子? 即便有竞争那也是跟另外两个兄弟竞争。 可谁都没有想到,从一开始木讷的小十三就一副“我傻,我什么都不懂”的样子。这是把他们当傻子啊! 可又能怎么样呢?甚至连一点重话都不敢说。担心恶了小十三,白白便宜旁边两人。直到进了宫门,三位皇子才离开。估计另想办法去了。 都走之后杨睿也才松了口气。脸上木讷的表情隐去,笑眯眯的走快了几分想要朝着熟悉的后宫去找自己的母妃。可走了没几步看到前面引路的宦官并非在走后宫。心里才记起,他是皇子,外出回宫之后礼节上应该先去见皇帝,而不是回后宫见母妃。这一点与公主不同。 “十三皇子殿下,陛下在勤政殿等您了,还特意吩咐了御厨做了您喜欢吃的吃食。一定是想您得紧了。” 杨睿点了点头,脑子里回忆起来的并无母妃的那种温馨。相反唯有的只有本能的紧张。父皇在他的印象里可不是让他可以亲近的对象。 跟父皇一起吃饭?杨睿的记忆里一年就那么一次,还是在大宴上。如今设宴在勤政殿单独吃饭杨睿还是第一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