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居然也成言而有信之人了?困龙入海,逃出生天,果真率领军队走了?就一点没想过转回头来,反戈一击,把刘纬和公厅众人一网打尽? 以司马懿的本性来说,不可能没想过,他可不是什么善类,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也是常态,根本不会在乎曾经许下的诺言,之所以这一次言而有信,是怕耽搁时间,错过了脱离险境的最后时机! 汉军可没那么容易对付,尤其是刘纬的近卫军,士卒都是优中选优的佼佼者,军中最为精武的勇士! 反观司马昭率领的晋军呢?虽然主体,也是出类拔萃的禁军士卒,却是惨败溃军,又经历了一夜苦战,反复奔波,早已力竭,即便人数占优,却未必打得过对面的近卫军! 当然,司马懿还有另外一招,不必短兵相接,便能达成目的,那就是从远处施放火箭,引燃正殿公厅,一把火烧死刘纬等众人!问题是,他们又不是死人,难道不会跑吗? 若想不使刘纬等众人逃跑,晋军就得把正殿公厅围得水泄不通,令其突围无望,葬身火海!可毕竟对面还有两千汉军呢,他们要是集中一点猛攻,还是有可能突出重围,想要将其烧死,就得拼命阻止其突围,到头来仍然避免不了一场血战! 即便晋军能够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赢得胜利,把刘纬等人全部歼灭,司马懿估计,也得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汉军火器营却随时有可能赶到晋阳,那时节,经历苦战,疲惫不堪的晋军,就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司马懿也难逃一死! 因此,反戈一击,绝非良策,纯属同归于尽的路子,司马懿那么精明,当然算得清这笔账,即便再怎么想要谋害刘纬的性命,这一次也不得不放弃了! 况且,司马师造反了,率军攻入了并州,这对司马懿来说,才是最大的麻烦,他要是不赶紧走,回去平息叛乱,连皇帝位置都坐不稳了,谋害刘纬,有何意义? 不过,司马懿率军离开晋阳以后,该往哪走呢?显然,壶关方向是走不通了,司马师率领的叛军已经攻入上党,控制了壶关,此去必是自投罗网!因此,他出了晋阳以后,也只能率军往东,一路急行,直奔上艾而去! 上艾是哪?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阳泉市!这里与壶关一样,也是穿越太行山区,进入河北的交通要道,过了上艾,就是井陉,这里便是冀州常山郡的地界了! 也就是说,司马师是从南路杀入并州,司马懿却悄悄地由北路回到了冀州,双方擦肩而过,司马师毫无觉察,以为司马懿仍被困在晋阳,还在率军西进,猛攻上党,却不知道司马懿已经脱困,正在返回邺城的途中! 书中代言,司马师确实造反了,不过,却并非明目张胆的造反,而是趁此机会,暂时摄政,掌握了原本属于司马懿的权力而已!他率军杀入并州,打的是营救司马懿的旗号,实际上却是想把梁习逼上绝路,做掉司马懿,自己取而代之! 其实,经历了河东一战之后,司马师早已心灰意冷,意识到晋国根本不是汉国的对手,早晚覆灭,便有心退出名利场,消磨余生,苟延残喘,根本不想做什么皇帝了,却没想到,父亲对待自己如此冷酷无情,小命差点难保!.. 经此一事,令司马师认识到,生于帝王之家,毫无亲情可言,失败者只有死亡这么一个结局,苟且偷生,亦无从实现,想要活着,唯有登上那个最高的权力巅峰,否则,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因此,司马师不是非要当这个皇帝不可,实属逼不得已!既然父亲如此冷酷无情,也就怪不得他司马师不忠不孝了!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师的反意,其实只是藏在心里,并未明确表达出来,他所做的一切,合情合理,一旦司马懿成功返回邺城,重新掌权,所谓的叛乱,也就平息了!朝廷众臣,是在没有主心骨的情况下,拥护太子暂时摄政而已,见到司马懿平安归来,也就没有人听从司马师的命令了! 所以,对司马师来说,阻止司马懿安然返回邺都才是重中之重,他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致命的失误,集中力量于壶关一线,却忽视了上艾,以至于使司马懿顺利返回了冀州?为什么他没派一支军队,堵住上艾一线呢? 司马师倒是想,可他做不到啊!目前的晋国,在经历了北境和河东两次大规模战役以后,所消耗的兵马和粮草,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北境之战,暂且不论,就说这一次的河东之战,晋军损失了十万兵马,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几年之内,都很难恢复元气,这时候又突然发生了梁习反叛,挟持皇帝的变故,司马师想要率军前往营救,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哪有兵马粮草可以调动? 因此,这一次司马师能凑出两万兵马来攻并州,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头,无度透支了仓禀库存不说,连岁娃老汉都抓来入伍了,更是抢掠了民间百姓的粮草,充作军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哪有余力分兵去往上艾布防? 况且,司马师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晋阳之变,竟是一场阴谋,他以为梁习是真的造反了,更不可能料到袁熙的存在,也就没有想到,司马懿竟然还有机会逃出生天,与自己擦肩而过,被他抄了后路!因为信息不畅,他一直被蒙在鼓里,岂能未卜先知? 上党,虽是并州南部重镇,但这里驻防的并州军不多,主要兵力都被梁习调往了晋阳!因此,虽然司马师率领的两万晋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上党郡却还是在他们的猛攻之下,很快陷落! 攻占上党以后,司马师迅速率军,转而朝向西北,直奔晋阳掩杀而来!与此同时,不仅司马懿已经离开了并州,汉军火器营也早就抵达了晋阳! 司马懿居然也成言而有信之人了?困龙入海,逃出生天,果真率领军队走了?就一点没想过转回头来,反戈一击,把刘纬和公厅众人一网打尽? 以司马懿的本性来说,不可能没想过,他可不是什么善类,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也是常态,根本不会在乎曾经许下的诺言,之所以这一次言而有信,是怕耽搁时间,错过了脱离险境的最后时机! 汉军可没那么容易对付,尤其是刘纬的近卫军,士卒都是优中选优的佼佼者,军中最为精武的勇士! 反观司马昭率领的晋军呢?虽然主体,也是出类拔萃的禁军士卒,却是惨败溃军,又经历了一夜苦战,反复奔波,早已力竭,即便人数占优,却未必打得过对面的近卫军! 当然,司马懿还有另外一招,不必短兵相接,便能达成目的,那就是从远处施放火箭,引燃正殿公厅,一把火烧死刘纬等众人!问题是,他们又不是死人,难道不会跑吗? 若想不使刘纬等众人逃跑,晋军就得把正殿公厅围得水泄不通,令其突围无望,葬身火海!可毕竟对面还有两千汉军呢,他们要是集中一点猛攻,还是有可能突出重围,想要将其烧死,就得拼命阻止其突围,到头来仍然避免不了一场血战! 即便晋军能够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赢得胜利,把刘纬等人全部歼灭,司马懿估计,也得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而汉军火器营却随时有可能赶到晋阳,那时节,经历苦战,疲惫不堪的晋军,就只有束手待毙的份了,司马懿也难逃一死! 因此,反戈一击,绝非良策,纯属同归于尽的路子,司马懿那么精明,当然算得清这笔账,即便再怎么想要谋害刘纬的性命,这一次也不得不放弃了! 况且,司马师造反了,率军攻入了并州,这对司马懿来说,才是最大的麻烦,他要是不赶紧走,回去平息叛乱,连皇帝位置都坐不稳了,谋害刘纬,有何意义? 不过,司马懿率军离开晋阳以后,该往哪走呢?显然,壶关方向是走不通了,司马师率领的叛军已经攻入上党,控制了壶关,此去必是自投罗网!因此,他出了晋阳以后,也只能率军往东,一路急行,直奔上艾而去! 上艾是哪?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阳泉市!这里与壶关一样,也是穿越太行山区,进入河北的交通要道,过了上艾,就是井陉,这里便是冀州常山郡的地界了! 也就是说,司马师是从南路杀入并州,司马懿却悄悄地由北路回到了冀州,双方擦肩而过,司马师毫无觉察,以为司马懿仍被困在晋阳,还在率军西进,猛攻上党,却不知道司马懿已经脱困,正在返回邺城的途中! 书中代言,司马师确实造反了,不过,却并非明目张胆的造反,而是趁此机会,暂时摄政,掌握了原本属于司马懿的权力而已!他率军杀入并州,打的是营救司马懿的旗号,实际上却是想把梁习逼上绝路,做掉司马懿,自己取而代之! 其实,经历了河东一战之后,司马师早已心灰意冷,意识到晋国根本不是汉国的对手,早晚覆灭,便有心退出名利场,消磨余生,苟延残喘,根本不想做什么皇帝了,却没想到,父亲对待自己如此冷酷无情,小命差点难保!.. 经此一事,令司马师认识到,生于帝王之家,毫无亲情可言,失败者只有死亡这么一个结局,苟且偷生,亦无从实现,想要活着,唯有登上那个最高的权力巅峰,否则,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因此,司马师不是非要当这个皇帝不可,实属逼不得已!既然父亲如此冷酷无情,也就怪不得他司马师不忠不孝了!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司马师的反意,其实只是藏在心里,并未明确表达出来,他所做的一切,合情合理,一旦司马懿成功返回邺城,重新掌权,所谓的叛乱,也就平息了!朝廷众臣,是在没有主心骨的情况下,拥护太子暂时摄政而已,见到司马懿平安归来,也就没有人听从司马师的命令了! 所以,对司马师来说,阻止司马懿安然返回邺都才是重中之重,他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致命的失误,集中力量于壶关一线,却忽视了上艾,以至于使司马懿顺利返回了冀州?为什么他没派一支军队,堵住上艾一线呢? 司马师倒是想,可他做不到啊!目前的晋国,在经历了北境和河东两次大规模战役以后,所消耗的兵马和粮草,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北境之战,暂且不论,就说这一次的河东之战,晋军损失了十万兵马,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几年之内,都很难恢复元气,这时候又突然发生了梁习反叛,挟持皇帝的变故,司马师想要率军前往营救,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哪有兵马粮草可以调动? 因此,这一次司马师能凑出两万兵马来攻并州,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头,无度透支了仓禀库存不说,连岁娃老汉都抓来入伍了,更是抢掠了民间百姓的粮草,充作军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哪有余力分兵去往上艾布防? 况且,司马师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晋阳之变,竟是一场阴谋,他以为梁习是真的造反了,更不可能料到袁熙的存在,也就没有想到,司马懿竟然还有机会逃出生天,与自己擦肩而过,被他抄了后路!因为信息不畅,他一直被蒙在鼓里,岂能未卜先知? 上党,虽是并州南部重镇,但这里驻防的并州军不多,主要兵力都被梁习调往了晋阳!因此,虽然司马师率领的两万晋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上党郡却还是在他们的猛攻之下,很快陷落! 攻占上党以后,司马师迅速率军,转而朝向西北,直奔晋阳掩杀而来!与此同时,不仅司马懿已经离开了并州,汉军火器营也早就抵达了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