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承枭的‘王’,与其他的王不同。 如果真的要有比较,姜承枭的昭王与战国的各个王倒是差不多。 掌控国家大权,置百官,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行天子事。 所以,他妻子等人称号便不再是‘王妃’,而是依照战国诸王的礼制来册封。 简单而言,他现在是一个掌握晋室正统的王。 对于姜承枭的此番册封,裴矩等人皆是无话可说,毕竟长孙氏是明媒正娶的正妻。 尉迟氏和白氏也为昭王生有子嗣。 “启禀王上,依礼制,后宫当有一后四妃八夫人,王上是否要选取良家子充实后宫。”裴矩道。 姜承枭为之一顿,旋即干咳几声。 “裴公,现如今百姓尚未安稳,天下尚未平定,孤可不想被反贼扣上好淫无道,喜好女色的名头,这事儿以后再说吧。” “是。” 郑善愿倒是劝道:“王上,子嗣之事也是王上的大事,切不可小觑。” “好,孤记下了。” 旋即,众人又商议了一些事情,而后姜承枭便遣散了六部尚书。 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姜承枭缓缓站起来,走到火盆边缓缓蹲下。 看着燃烧的火盆,他伸手接近,灼热感霎时间通过手指传遍全身。 “王上?”虞庆则和杜如明缓缓走了过来。 姜承枭没有停下动作,反而一把抓住火盆中的炭火。 灼烧的疼痛瞬间让他汗毛倒竖,他能感觉到大脑让他立即甩掉手中炭火的命令。 但是他没有,反而用力将炭火捏碎。 “王上!”虞庆则二人连忙走过来想要阻止他。 姜承枭挥了挥手,站起身,深吸一口冷气。 手掌的疼痛仍在,可是比起心中的疼痛还差得远。 “火中取栗,难否?” 姜承枭似乎是在问自己,又似乎是在问虞庆则和杜如明。 杜如明拱手郑重道:“王上,炭火未熄,虽已取出,然有切肤之痛。” “你说得对,这切肤之痛,有时候会要了命。” 姜承枭道:“让宁清他们进来吧。” “是。” 不多时,裴宁清、郑如意、郑如炘、裴元俨、尉迟敬等人悉数走了进来。 这些人是他的班底,同样也是可以委以重用的人才。 “孤置百官,对你等却没有安排,你们心中可有愤恨?”姜承枭站立着,笑问众人。 “属下等无怨言。”众人拱手言道。 “是没有还是不敢啊?” 闻言,众人沉默。 除了裴元俨和尉迟敬,其余的郑如炘、郑如意、裴宁清三人心里还是有点介意的。 毕竟杜如明和虞庆则都被安排做了官,可他们却仍然还是昭王属官,没有正式的官职,这让他们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意见。 他们和尉迟敬,裴元俨二人不同,他们二人乃是昭王爱将,统帅黑鹰军、青鹰军,有军权在手,军职在身,随时都可立功。 见状,姜承枭多多少少知道了这些属下的心里想法。 “自孤封昭王以来,诸事繁多,一时间对你等没有安排,你们心中有所不满也是应该的,这是人之常情。” “属下等不敢。”几人连忙否认。 姜承枭哈哈一笑,挥了挥手。 “不用如此,此次孤就是来给你们几人安排的。” 言罢,几人面露喜色,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早早追随昭王的大臣,论功行赏,官职还能差了。 少说也是一寺少卿! 姜承枭拍了拍手,南霁云带着几名亲卫抬上来一副并州的堪舆图。 “孤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地方任职郡丞或者长史,第二个嘛,诸寺皆有空闲,你们也可挑一个。” 说完,姜承枭不管他们的反应,只是理了理袖袍,从旁拿起柴火丢进火盆之中。 虞庆则和杜如明对视一眼,全都沉默无言。 不多时,郑如炘率先拱手道:“王上,辽东三郡是为王上根基龙兴之地,属下愿意前往辽东,治理民生。” “决定了?”姜承枭眼皮不抬一下,淡淡道:“你可要想好了,现如今百官初置,尚有诸多空闲职位,等你从辽东回来可不一定有位子给你。” 郑如炘坚定道:“属下想好了,愿去辽东为王上治理百姓。” “行,柳城郡尚缺一个郡守,等过完了年,便去赴任吧。” “属下......下官谢王上恩典。”郑如炘拜谢。 在郑如炘说完后,裴宁清亦是说道:“王上,属下听闻楼烦郡郡丞被暴匪所杀,属下愿意前往楼烦郡。” “好,准了。” “谢王上。” 现在便剩下了郑如意一人。 裴元俨和尉迟敬自然是不用表态的,他们都是领兵的将军,要时时刻刻听从昭王的命令。 郑如意此刻有些迟疑,他自己倒是想去离石郡或者龙泉郡治理一方,可是祖父再三叮嘱他,务必要侍候在昭王左右。 “王上,属下愿意前往大理寺学习律令。”郑如意拱手道。 姜承枭面色平常的点了点头,“行,那你先做个大理寺少卿。” 如此一来,三人的安排便定了,旋即姜承枭便遣散了他们。 待三人走后,姜承枭看向尉迟敬,“扩军的情况怎么样了?” 尉迟敬拱手道:“回王上,黑鹰军前几日接受了辽东的三万新军,现如今已经扩充到了五万。” “还不够。”姜承枭走到堪舆图前,指着并州以南,说道:“上党、西河、临汾三郡都已暗中归降,我们的势力已经接近大河,所以守城之军必须要五万人以上。” “此外,明年开春孤要先对北方马邑郡用兵,到时候拿下马邑,驻守在那里的士卒必须要达到三万才行。” 目前的并州,除了北方的马邑郡,南方靠近大河的文城河东四郡尚且暴匪丛生之外,其余的已经全部落在了他的手中。 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平了并州以北,再南下并州以南。 裴元俨道:“王上,目前尚有两万新军正在训练,明年或可派上用场。” “好,孤的手中必须要握着二十万大军,这样才能支撑明年的战略,是故你们二人身上担子很重,绝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绝不敢辜负王上厚望!”两人顿时拱手答应。 姜承枭颔首,忽然想起什么,笑着道:“孤倒是忘了一件事情,两位将军听封!” “末将在。”两人同时单膝下跪。 “尉迟敬追随孤已久,素有战功,擢升左卫将军,永年县公。” “末将谢王上!” “裴元俨随孤起于微末,相知相通,战功深厚,忠勇有加,擢升右卫将军,内丘县公。” “末将谢王上!” 昭王府。 现在的昭王府早已不是之前的梁王府了,如今这里俨然成为了一座小宫殿一般,周围守卫的护卫较之以往多了几倍。 至傍晚,姜承枭处理了一大摊子事情,筋疲力尽的回了书房。 他的书房外面有一座庭院,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以供他疲乏的时候养养神。 但是现在秋风瑟瑟,花花草草尽皆枯黄。 一身玄黑衣裳,姜承枭立于庭院之中,秋风乍起,吹起他的黑发。 “霁云啊,你说这狗,他能改掉吃屎的习惯吗?”姜承枭伸手撕下树上一片树皮,漫不经心的询问身后的南霁云。 南霁云问道:“主上可是因为郑少卿的事情?” “郑少卿?”姜承枭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只怕这个少卿不是他想坐的。” “养不熟的狗崽子,还没有金毛懂事!” 姜承枭看着手掌中烧伤的痕迹,眸子中露出一丝暴虐。 南霁云低声道:“主上,社稷未稳啊。” “孤知道。”姜承枭看了看手中树皮,冷笑道:“枯黄之时,它不愿意走,孤也会扒了他的皮!” 说完,他便随手扔掉了手中的枯树皮。 便在这时,一名亲卫走了过来。 “主上,王后请见。” 姜承枭转身看着亲卫,“记住了,以后王后要见孤,无需通传,直接引见。” “是。” 待姜承枭走后,南霁云看着亲卫嘱咐道:“你记着,除了主母以外,其他任何人见主上,必须事先通禀。” “包括王太后和公主等人?” “你耳朵聋了吗?除了主母以外所有人!” “属下记住了。” 南霁云语重心长道:“如今主上已是大王,安全事宜不可马虎,你等一丝一毫的疏忽也不可有,否则休怪我不念旧日之情。” “南大哥放心,明面上和暗中的人都知道轻重。” “那就好,你去吧。” 言罢,南霁云也是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