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的使用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当然,现在戴眼镜的不多,无非是郭家玻璃作坊弄出来一些老花镜,眼睛老花看不清东西的确不便,怪不得这里的人写字用毛笔,可以写大点。 当然,跟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也有关系,他们一生都不用看几个字,也没电视、手机看,眼睛近视的不多,无非是老了后远视的多点。 其实眼睛用多了很费视黄醇,特别是郭一凡前世,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都片刻化了,短视频、网文小说,几乎人们一天盯着手机的时间很长。 这对眼睛的使用是过度的,需要科学用眼,比如劳逸结合,让眼睛的睫状肌得到及时的休息,总看近处,也需要看看远方,这样才能避免近视。 及时补充视黄醇也重要的,也就是多吃胡萝卜,补足类胡萝卜素,这是视黄醇的前体,会转化为眼睛需要的东西。 而在大明,夜盲症很多,因为人们吃的类胡萝卜素不够,但还没到近视这种程度,所以与其说跌破眼镜还不如说惊掉下巴。 一个不用畜力拉动,就可以自己跑的车,这个时代的人对能源的了解还不深,只是知道菜油能烧,晚上点灯用的就是菜油,也有火油,其实就是石油,当然有钱人用的是蜡烛,因为这个没烟。 蒸汽机车的出现开始了能源时代,人们发现,水力可以利用,水车灌溉已经历史已久,水还能烧开用蒸汽,这就很新鲜了,也很先进,因为哪里都能把水烧开,这种力可以无处不在。 京城所有的钢铁厂都在加班加点,因为朝廷大量收购,虽然价格比民间低点,但量大,一天下来的利润非常可观,为了银子,动力十足,煤就不够用了。 这让福威镖局很开心,大同至京城专线又增加了好几趟来回,赚的银子哗哗的,总镖头那个高兴啊,虽然已经不知道再怎么奖励郑邵波了,他都已经是镖局二当家了。 但因为郑邵波的建议,让镖局经营物流,这个词他到现在都没整明白,但银子是看到了,每天都在增加,还让福威镖局一下名扬四海,简直就是名利双收。 不过他高兴的太早了,郭一凡已经跟方从哲建议,要先修条到大同的铁路,这样运煤快很多,虽然山高水深,但困难总是要克服的,只能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了。 其实也就是山高,水倒没多少,不过太行山可搬不走,这个年代想开隧道也不现实,后面在军部工部研究员的讨论下,选了一条最简单的路线,把京城到宣府镇到大同都连接起来,这样是最可行的,但还是要让蒸汽机车爬山,需要把铁轨铺设的更可行一些。 能挖的地方还是要挖的,不可能真的让蒸汽机车爬山,这不现实,好在火药开山省了不少力气,加上朝廷有钱,雇佣不少劳工,这点还是古代好,徭役跟税收一样,都是朝廷强制的,好在朝廷愿意给点工钱,不然又像秦始皇的长城,隋炀帝的运河一样,累累尸骨,民生哀悼。 郭一凡还建议身体弱小者可以用银子抵徭役,能花钱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被逼的,但可以花钱找别人替,就不会让身体不好的人去送死了,当然郭府会赞助情有可原者,对于有钱人,他可以自己出钱。 不过这些服役者伙食都很好,郭家赞助不少,郭一凡还拿出了灵水,派厨子过去烧饭,护卫也跟随,甚至还派了李飞,当然,代价也大,给了他一瓶灵水做酬劳,然后每个月十二驸马卫轮班。 李飞得到灵水很开心,只是见不到田飞的姐姐田淑铭了,为此他还贿赂通讯员,两头都贿赂,让他能偶尔有机会和田淑铭讲几句话,这脑袋瓜就是好使。 钢材不够,让京城很多商人看到了银子向他们砸来,有扩厂的,也有别的商人入行的,一下子只要有铁矿的地方就有钢铁厂,特别是通水泥路的地方。 在太行山上修铁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但郭一凡确定,就没有华夏儿女做不到的事情,何况太行山还有官道,基础有了,当然跟铁路是没法比的,因为铁路必须直,而官道环山而建,简单的多。 郭一凡在前世看过独库公路的修筑史,公路全长近六百公里,连接南北疆,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168名勇士为之光荣献身。 独库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了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这是从火焰到冰山的历程。 郭一凡没去过天山,但到过昆仑山,知道这种登峰的艰险,无论是开山,还是搭桥,还是直面冰冷,更不用提当时的科技不足与物资匮乏,天山公路的确应属于天上而非人间,但祖国做到了,路也修成了。 相对而言,太行山要简单太多了,当然,这时候的科技更落后,不过穷人多,用钱砸也能砸出来一条路。 为了能更快的修路,郭一凡提供了不少橡胶轮胎,造了不少的推车,还把杠杆原理教会他们,连滑轮也提供了不少,一切都是为了效率。 一车车水泥、钢筋不断得往太行山上运,搞得太行山热闹至极,很多门派都提供了弟子,为这条铁路添砖加瓦,他们也很明白,路修好了,速度更快了,山里的药材能销的更快,而不是每年只有可怜的一次。 有的地方需要搭桥,简单的还好,难度大的只能绕路,朝廷也很慷慨,宁愿多花钱也要保证安全,无论是劳工的命还是以后蒸汽机车的命,都更值钱。 首辅大人甚至觉得,铁路要多修,要把两京十三省都联系起来,当然他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眼下最关键的是,把蒙古和东北的铁路先修好。 方从哲很懂,明逐元,但并未接收元统治下的所有山河,原因就是交通不便,路途遥远,鞭长莫及,而当时的条件也有限,又有一堆烂摊子要收拾,无论明太祖还是明太宗,日夜苦熬,勤奋无比,才让我中华山河恢复汉人文化。 现在出了个妖孽郭一凡,带来了不少先进的东西,不用就浪费了,只要是郭大少的想法,对我大明有利,方从哲都不遗余力的支持。 毕竟郭一凡喊的,要致富,先修路,还是很正确的。 两条铁路一齐修建,一天一天的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