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便都会有七情六欲,便需要进食饮水。 很多事情可以依靠意志来克服,心中的恐惧、艰苦的环境、难耐的气候。 但是唯独进食饮水却是身体的必须,若是不进食饮水,再坚强的人都无法坚持下去。 因为那是生理的需求,是自然的规律,这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作战,必须要充足粮食补给,才能保证军队的战力和军心的稳定。 官渡之战,袁绍麾下有精兵强将无数,军力远胜曹操。 但是乌巢一败,使得军粮尽丧,因而引得全军震动。 最终十余万袁军兵败官渡,赢得仓皇南顾。 军队后勤补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若是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军队,对于一支军队无论是士气还是体能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 而后勤补给,在没有飞机火车,甚至连道路都比较落后的的古代却是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书·主父偃传》有云:“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当初秦始皇要征讨匈奴,但是丞相李斯却是劝谏始皇帝暂时罢兵的言语。 让天下飞速运送粮食,从很远地方调集粮食,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即运三十石的粟米,只有一石能运到, 男子拼命耕种,满足不了粮饷之需,女子努力纺织,满足不了帷幕之求。 百姓财穷力尽,孤寡老弱不能养活,路上死者相望,因为这个缘故,天下必定会发生叛乱。 三十石粟米从内地运送到边疆只剩下一石,确实是有些夸大,也不准确。 毕竟粮食发起之地有远有近,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粮食在路途之上的损耗确实是相当巨大。 汉魏时期的屯田制,唐朝的府兵制,明朝的军户制度虽然用意不同,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钱粮。 府兵制解决的是稳定的士兵来源问题,屯田制解决的是粮食补给问题。 而军户制则是想要解决了两者的问题,只不过前期制度刚刚确立的时候还行,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项制度便开始崩坏,鱼和熊掌终究是难以兼得。 大军的人吃马嚼消耗巨大,而在运输途中的消耗则是比其大军的用度还要更多,这便是问题的所在。 许安手中户部的文书清楚的记录着这些军粮的损耗。 从凉州运送到西域的军粮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九成之多。 许安回忆了一下曾经看过的户部文书,还有中军府递交上来的军费支出,粮草用度。 往日里那些被他忽略的数据,在此时全都涌入了许安的脑海之中。 大明历一年,中州各地发生的天灾人祸,使得粮食减产,几乎颗粒无收,还调动了凉州、并州的储备粮,甚至还调集了一部分来自于汉中郡的粮食援助中州,这才艰难的撑到了第二年。 第二年没有多久,中原大地情况突变,青州魏军失利,随后汉军突然北伐。 北地中部鲜卑单于蹇曼狼子野心,蠢蠢欲动,欲要吞并东部鲜卑,一统鲜卑。 为了应对这样危机的局面,许安选择亲领大军东征河北,同时命令吕布随时准备出兵进攻鲜卑,稳定北地局势。 因为之前的原因,导致存粮不足,许安因此下令在各地在民间征收粮食,以铜钱金银和债券两种形式征收,所谓债券也就是欠条,凭借欠条可以换取同等数量的粮食,或则是抵消同等数量的田税。 而这些征收上来的粮草,有八成是供应处于在北地的吕布军,只有仅仅两成是用于供应东征的大军。 繁阳之战战胜后,明军逐步接管了整个河北之地,河北之地的存粮钱财也自然被明军所得,内地驻军消耗的粮食损耗不大,因此到后期吕布在北疆作战之时,并州所有的钱粮都在支持出塞军的作战。 三郡乌桓和上谷乌桓出兵的所耗费的钱粮则是由幽州运送钱粮以供用度。 凉州军远赴作战一开始是凉州供应,同时劫掠鲜卑诸部补充,最后也是并州供给。 饶乐水一役,吕布领大军毕其功于一役,尽诛中部鲜卑,压服东部鲜卑,经此一役,鲜卑利亚再无王庭。 但是这一战,也几乎掏空了并州所有储备的粮食,幽州的储备粮食也消耗了三分之一,用于战事。 唯一好的一点,便是鲜卑诸部的牛羊畜牧都被明军缴获,还有大量的人被俘虏送到中国之地前去劳动改造,好歹是没有太过于亏本。 历朝历代之所以很少主动进攻北地,第一是因为北地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没有城郭居邑,没有积聚处所,流动迁徙像乌一样飘忽不定,难以控制。 轻兵深入,粮食必然接济不上,运粮而行,粮重难运,解决不了问题。 夺取北地的土地,不能用来生利。俘获北地的民众,不能征调用来守卫。 不过这几个问题,在许安这里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历史上汉武帝、明成祖等皇帝发动北伐,为了找寻北地游牧民族的主力作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难以找寻,最后空耗国力。 但是明军却没有这样的忧虑,蹇曼急于求成,想要趁着明军无暇北顾之际,击破东部鲜卑,一统整个鲜卑诸部。 而明军这里不仅有着精锐的骑军,还有于夫罗这样曾经是游牧部族之中统领的将领存在,甚至还有鲜卑之中的叛徒指引道路。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饶乐水的鲜卑惨败。 夺取北地的土地,不能用来生利,但是北迁中原之民,却是可以将北地的牧场变成中国的牧场。 俘获北地的民众,确实不能征调用来守卫,但是将其南调,一来可以减弱反抗的力量,第二便是可以让其成为劳动力。 正因为鲜卑的特殊性,所以明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甚至细算起来,缴获的牛羊畜牧所得比起粮草耗费价值还要高,更不用提土地和人口。 不过这些牛羊畜牧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部宰杀,还是要将其留下来。 而损耗的钱粮却是无法及时补充,而北府军的成立,和南调鲜卑俘虏,北迁中国之民都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来支持。 而这个时候并州的粮仓几乎全都是空空如也,而幸好冀州之地还储备着大量的粮食,南调鲜卑俘虏用的实际上已经是冀州的粮食。 北迁中国之民也是花费的冀州和幽州的储备粮食。 西域之战现在也正在掏空凉州多年以来的贮备粮。 益州储粮本来还有些许,但因为汉水的洪涝,失去了不少的粮食收入。 益州之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食产量很高。 但是道路交通不便,从益州将粮食运输到中州损耗极大,甚至就是州内运输也损耗巨大。 张燕在南疆动兵,今年益州征收上去的粮食其实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许安从桌面的文书堆里面找出了来自中军府后勤司的文书。 越是仔细的审视和深入的研究,许安的表情便越发的凝重。 本以为攻取了河北之地之后,财政危机能够得到解决。 但是现在看来,伴随着太平道在上党郡之时便存在的财政危机不仅没有解决,若是在这样不断的扩张,甚至还会有恶化的趋势。 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而下一步,连年的征战,将会使得士卒凋瘁,怨声载道。 “徐鸿。” 许安从桉牍之中抬起头,冷声喊道。 “属下在。” 徐鸿听到许安的喊声,当即从门外迈步走入了堂内,他是腾骧卫的指挥使,负责时刻的保护着许安,同时也肩负着传达指令的任务。 “把许攸叫过来。” 徐鸿发现了许安的语气有些不对劲,而且用词也有些不对。 往日里许安从来都是不慌不忙,说的也是“请”“让”等词。 “诺。” 徐鸿不敢怠慢,他跟随着许安多年,一眼知道现在许安的心情绝对不好。 徐鸿应了一声诺后,便顺着长廊向着偏厅一路小跑而去。 许安皱眉看着桌面之上的文书。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粮草的问题,并州、益州、幽州三州之地的粮草几乎都已经全部耗空。 南调鲜卑俘虏,北迁中国之民大部分都是由冀州运粮保障。 北府军南下的粮草也是冀州调入并州的粮草供应,并州储备的粮草早已经在之前的北地的战事和新设的行省之中消耗殆尽。 五万北府军南下,也幸好是在内地,还是道路一直都维护的很好的并州之地行军。 中州受灾,今年虽然积攒了些许的余粮,但是并不多。 北府军进入西域,恐怕要耗空中州所有的储备,还需要凉州的接济。 而此时凉州因为西域之战,其储备粮已经是消耗了大半。 许安眉头紧蹙,他抽出一份凉州的报告,心中大概估算了一下,心中也有了相对应的轮廓。 凉州的粮草可以支持北府军抵达西域,但是抵达西域之后,却是没有办法支持其太久的时间。 在凉州州内还好,粮草运输损耗不大,但是一旦进入西域,粮草将会在路上大量的被损耗,根本不足以支撑北府军用度。 北府军…… 许安转身看向悬挂着的舆图,北府军足有五万,若是缺少粮食,必将引起大规模的骚动,虽然其没有兵器甲胃,但是也不可以轻视。 编练北府军的目的,其实许安是受到唐朝的影响,唐朝对外作战曾经大量征召过外族士兵,并且也取得较大的成效,同时也有效了遏制了地方上的外族反抗势力。 在西域都护府这一片区域,其实也有可以耕种的土地,许安原本的计划是将一部分的北府军安置在那里,并设立卫所,实行卫所制度。 将兵制与屯政合一,屯田方式制度化,以卫所为单位屯田,耕战结合,以屯养兵。 卫所制度虽然后期容易崩坏,但是这本来就是暂行之法,许安本来也只是用来过渡。 在西域虽然多是戈壁、沙漠贫瘠之地。 但是适合耕种的地方也有很多,诸如盐泽、轮台、车师、尹吾等地水草丰满,土地肥沃,都可以用于耕种。 曾经西域长史府就设在车师的柳中。 西域都护府设立之后,明国以优握的条件想要迁移中国之民西迁,但是收效甚微,直到西域的商路通畅之后,前往西域的商队带来的大量的财物,并且得到安全的保证,愿意迁往西域的人才逐渐增多了起来。 不过直到如今迁到了西域的人一共也才三万多人,这个数字说少不少,但是说多也不多。 西域小国林立,但是大国也有许多,想要彻底稳固西域,那么西域都护府的中国之民起码要到二十万人,才能保证西域都护府能够有充足的粮草,并且有足够的军力稳定西域。 从凉州调运粮食再到西域,实在是太过于艰难。 而且最为重要的若是凉州出现了问题,那么西域都护府就会成为一块飞地,和中央断掉联系,难以援助和控制。 原本凉州储备粮食是完全够北府军支撑到来年的收成之季,但是郭泰对于大宛用兵,导致粮食大量的被消耗,凉州的粮食已经不足以支撑北府军开垦土地,支撑到来年收成之季。 许安的目光落到凉州之上,五万北府军既然对于西域多了,那么不如安置一些到凉州。 因为西域的问题,还有丝绸之路,所以凉州修建了比较多的工坊,一是生产商品,二是生产武备,除了工坊之外,还有一些矿山都需要工人。 如今在凉州、并州等地的矿山之中所工作的工人基本都是被判劳动改造的劳工,他们多是战场上的俘虏,还有被抓捕的流寇盗匪,以及经历了公审后的世家豪强,当地的军队负责监视其工作,防止发生骚乱。 而工坊都是集中化管理,工坊不仅受当地军队保护,工坊内也有驻军,而且还有狼卫的卫所。 分出一两万人调入工坊和矿场,完全可行,而且也不会因此引起骚动,毕竟有当地的军兵监督,能够掀起什么骚动才是真正的意外。 就在许安正在构想之时,堂外传来了一道颇为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许安转身看向堂外,堂外出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之前让徐鸿去叫的许攸。 许攸站在门口,额头之上已经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 走到堂外的许攸准备进入堂中,但是却正好和转过身来的许安四目相对。 许攸心头微震,许安的眼神让他的心中不由的生出了些许的恐惧,想到徐鸿的提醒,他站在堂外,只感觉进退两难,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