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送走
乔老夫人看了眼沈书梨,她背后的大树可是玉和王,能死里逃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看在玉和王府的面子上,乔老夫人语气很柔和:“你这些天受了苦头,坐着吧。” 乔老夫人是把攀权附势做的淋漓尽致,日后有了玉和王府的依靠,那侯府崛起就指日可待了。 沈书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态度一点都不卑微了!反而底气十足,她缓缓站起身。 “跪着!”安七恩语气凌厉带着不可置疑的威严感! 她冷着脸态度坚硬,似乎是谁说了都不好使,沈书梨必须得跪着! 乔老夫人提醒道:“陛下已经下了定夺,书梨也得到了该有的处罚,受尽了皮肉之苦,你还不满意?” 人是陛下不让死的,她现在也没资格秋后算账,靠着玉和王府这日后的就是泼天的富贵了,乔老夫人自然知道往后刚倒在哪一边了。 沈书梨眼神看向老夫人求救,她的姿势是一只腿站起,另外一只腿半弯着,也不知是该跪着还是站着。 安七恩冷冷的看了眼沈书梨道:“陛下说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人也是由妾身随意处置!这可是陛下的命令!” 乔老夫人脸色一紧,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皇命不可违! 乔江鸿:“少夫人让你跪着,就跪着!” 沈书梨不情愿的跪下,心里得意的很,她现在也是有靠山的人了,而且背景比安府大多了,日后这日子她是可以扬眉吐气的过了! 安七恩冷声道:“沈姨娘谋害主母未遂,陛下仁心饶她一命不死,但此人蛇蝎心肠,留在侯府就是祸害,即日送到庄子里做苦役直到死都不得回侯府!” 沈书梨晴天霹雳似的不敢置信的看安七恩:“你敢,我爷爷是玉和王!你岂敢动我!” 安七恩冷冷一笑,看着两个婆子命令:“还愣着干什么,拖下去送到庄子里!” 两个婆子看了眼乔老夫人,乔老夫人默不作声,两个婆子动手把拖沈书梨下去。 沈书梨一直在大叫:“你们都不想活!玉和王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等着...........” 声音渐行渐远直到听不见。 柳氏担忧道:“七恩,这处罚是不是有点过了?她毕竟跟玉和王有关系。” 这上京就没人敢得罪玉和王的,安七恩这处罚恐怕是要把侯府拉下水! 乔老夫人:“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别上纲上线,对谁都不好。” 安七恩:“祖母,母亲若是对这处罚有异议就去陛下那参妾身一状吧!” 乔老夫人被噎的说不上话来,沉着脸闭嘴! 乔江鸿打圆场道:“陛下既然给了七恩处置权,就听七恩的,这处罚合适!” 乔老夫人不动声色的瞪了眼乔江鸿,这蠢材现在知道护着安七恩了!真是看不清时势,玉和王现在才是最得势的,这蠢才真是烂泥扶上不上墙! 乔江鸿不想让安七恩心里窝火,所以处罚三个姨娘的事,他也作罢了:“都回自己屋子里,禁足一月!” “是!” 几个姨娘异口同声,一同退下。 安七恩屈膝:“妾身累了,也回去歇息了。” 乔老夫人沉着脸扬扬手,没回话! 安七恩回到秋水居,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了! 一连几天没出院子,也没去给乔老夫人,柳氏请安,侯府的家她也不管了直接撂挑子。 陆博初这边几天也没上朝,跟昌顺帝置气。 昌顺帝知道他重情重义,但玉和王开口了,他不得不给玉和王面子,得知陆博初借故不上朝,昌顺帝让太监给陆博初传了句话。 “事情不要做的太明显!” 陆博初听了这话后,无语的叹了口气,他父皇到现在都认为他是对安七恩有所图才这么上心她和离的事! 帝王之家最忌讳夺他人之妻,这可是要被百姓唾骂的事。 陆博初也让太监回话:“身正不怕影子斜!” 后来又几日昌顺帝还是没见陆博初来宫里,他本来对朝事就不感兴趣,所有皇子都背地里暗戳戳的表现自己想到太子,只有他对太子一位毫无兴趣。 尽管立一个太子死一个太子,那些皇子还是争先恐后的想要坐这个位置,只有陆博初看淡这一切。 后来昌顺帝不敢立太子了,太子一位到现在都是空的,他心里最看好陆博初的,懂得藏拙不招人恨,可惜他太重情重义,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好事,对皇室继承人来说就是弊端! 昌顺帝来到景云宫跟皇后商议。 “初儿,这一直不成婚不像话,三番几次劝说他都不放在心上,只有成成家了他才能安心。” 皇后刘氏也忧愁这个问题:“初儿性子拧,皇子都成婚了就剩下他,倒是物色了不少好姑娘,可他愣是一个没看上。” 昌顺帝皱着眉忧思道:“他此次对侯府和离的事这么上心,窜和诸位大臣上奏,他什么时候对别人的事这么上心了?我怕他是动了不该动的心思。” 刘氏一惊,随而又觉得陆博初不是这种人,她宽慰道:“陛下想多了,初儿性子正您又不是不知道,安府对他有救命之恩,他重情重义帮忙说话也是正常的。” 昌顺帝也只是疑心,并没有认定这事是真的,他幽幽道:“你不知那女子姿色有多撩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刘氏倒是听自己的妹妹说过安七恩,对她印象也挺好:“那女子聪慧温婉,侯府不想和离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跟初儿说,朕给他物色了几个身份高贵的女子,成亲这事必须得定下来。” 刘氏皱着眉为难:“陛下,您不是不知博初那性子!越逼他越适得其反,这事臣妾慢慢找个机会跟他说。” 昌顺帝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事,你就多上上心!” “臣妾记心里了。” ......... 陆博初再次见到安七恩的时候,她带着两个丫鬟在茶楼听书,聚精会神的很是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