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55章 一万五千中央禁军
www.xbiqugu.la赵世安担任江宁知府的消息实在太过惊人,虽然有合理的解释,可盛家众人还是用了好一会儿才接受消化这个事实。 相比盛紘的户部司判官和盛长柏的句容县县令,这才是今天最大的喜事儿! 高兴的同时,盛家人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这是难免的,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也会相应地随之改变。 就比如说王若弗,她看赵世安的目光中明显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毕竟她的儿子就在赵世安的手下做官。 盛紘脸上虽然没有讨好之色,但通过语气可以明显看出,他把赵世安当成了同辈在交流。 盛长柏则是多了一份恭敬,赵世安可以把他当大舅哥,但他不能天真地把赵世安当妹夫。 盛华兰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毕竟赵世安是她的男人,她看着明兰,笑道:“以后可不敢叫小六了,得称呼知府夫人啦!” 盛华兰的语气中满满的调戏味道,还有不为人知的羡慕和她极不愿承认的嫉妒。 盛如兰紧接着道:“是啊,以后想见知府夫人可就难了,我得大老远跑到江宁去,还得在江宁府衙门前等待通报,万一别人不认识我,把我当骗子抓进大牢,还得知府夫人去捞我!” 盛如兰纯粹是打趣儿,她现在一颗芳心扑在梦中人身上,这辈子都不想嫁人了,恨不得在盛家当一辈子姑娘,所以对现实中的很多东西都看淡了。 “哎呀,大姐姐,五姐姐,你们...你们就知道笑话我…呜呜呜…”盛明兰羞红了脸,小脑袋埋进赵世安的怀里,久久不肯出来,惹得众人大笑不已。 之后,等待吃饭的时间里,众人分成了两波,盛紘开始向赵世安和盛长柏传授自己做地方官的经验,盛明兰等女人在询问海潮云江宁府的情况,就属盛明兰问的最多。 “嫂嫂,江宁府有多大啊?”盛明兰拉着海潮云的手,脸上写满了求知欲,像个好奇宝宝。 海潮云笑道:“多大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江宁府有上元县、江宁县两个次赤县和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三个次畿县,一共有十余万户,四五十万人!” 盛如兰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道:“嘶嘶嘶,四五十万人,那岂不是半个汴京!” 盛华兰拨了拨盛如兰的小脑袋,笑道:“你以为呢,那可是六朝古都,虎踞龙盘,自古便是形胜之地,号称帝王之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那一定美极了!”盛明兰的眼中流露出了憧憬和向往,她以前就有一个梦想,成婚后多挣些钱,出去游山玩水,她可向往那广阔的天地了。 “嗯,很美,玄武湖往其北,秦淮水绕其南,青溪蒙其东,大江环其西...”海潮云如数家珍般的介绍着江宁府的美景,眼中有追忆也有遗憾,她怕是很久都见不到家乡的美景了。 海潮云的失落被盛老太太看在眼里,老太太心中思量长柏夫妇刚成婚就要分居两地也不好,既不利于培养夫妻感情,也不利于繁衍子嗣。 明儿个让华兰去好好劝劝王大娘子,不用多说什么,就说繁衍子嗣的事儿,王大娘子一准比她还急。 思量完海潮云的事儿,盛老太太把目光投向了明兰,看着明兰脸上幸福快乐满足的笑容,盛老太太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当初,她只想着给明兰选一个不必再看别人脸色、不必再费心算计筹谋、能够舒舒服服过日子的好亲事,却不曾想赵世安会这般出色、这般优秀! 无心插柳柳成荫,见多识广的盛老太太也不禁要感叹命运的奇妙! ... 皇宫,福宁殿。 官家本来打算吃完晚膳早点休息的,可没想到接到了禹州的八百里加急奏报,禹州发生叛乱,禹州团练使赵宗全、赵策英父子被杀。 虽然官家对赵宗全、赵策英父子没什么印象,可他们终究是太宗后裔,官家也是有几分伤感的。 伤感过后,官家又想起了即将离京赴任的赵世安,以及东南两个历史遗留的问题人物——荆王和谭王。 荆王和谭王是太宗的长子一脉,是大宋唯二就藩的两个藩王。 当年太宗的长子和太宗的弟弟秦王关系很好,可太宗猜忌秦王,将秦王贬至房州,秦王忧悸成疾而死,太宗的长子得知秦王身死的消息后精神失常,终身幽禁在南宫。 太宗心怀愧疚,遂册封长子的两个儿子为荆王和谭王,荆王就藩淮南东路的荆州,谭王就藩淮南西路谭州。(现编的,历史上的大宋没有荆州和谭州,原著小说里面有个荆谭之乱,明兰回宥阳老家时遇到的乱兵就是荆谭之乱的溃兵) 如今荆王的王位已经传了两代,谭王的王位传了三代,近些年他们是越发不安分了,小动作频频。 虽然朝廷已经在他们周围布置了兵马防备,可千日防贼,难免懈怠,官家还真担心他们突然造反,伤着了他正在考察评估的储君人选。 官家是越想越不放心,当即召来了枢密使、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三衙都指挥使不常置,所以只有副的) 先是加强了荆州和谭州周边的防备,然后布置起了中央禁军番戍诸路的事宜。 驻扎京师的中央禁军一共有十二万余人,每年都要有一半被派遣出去番戍诸路。 不过今年派往江宁府提辖司“以备倭寇”的禁军格外多,一共一万五千人,光“上四军”的龙卫军和神卫军就有六千人! 正在吃饭的赵世安还不知道,由他兼任总管的江宁府提辖司已经多了一万五千中央禁军精锐。 嗯,知道了他也不会拒绝的,官家心意嘛,拒绝了多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