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第117章 吸血的参天大树!

  麻了!  这次是真的麻了!  当李景隆和李弘壁连滚带爬地赶回国公府后,只见狗皇帝正一脸阴沉地坐在前堂里面,而他旁边还坐着一个似笑非笑的黑衣僧人。  僧人,三角眼,乱世妖僧姚广孝?  完了!  这下子真完了!  李弘壁满脸生无可恋,下意识地掉头就跑。  “混账东西!”  “给朕跪下!”  朱棣暴怒喝道。  李景隆膝盖一软,直挺挺地跪倒在地。  李弘壁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再也难以挪动分毫,哭丧着脸也跪了下去。  他哪里想得到,狗皇帝这么有闲心,还玩起了微服私访这套把戏啊!  “那个……皇上,臣可以解释!”  “朕懒得听你解释!”  朱棣是真的怒了,上前就一脚将李景隆踹翻在地。  “你这个不成器的混账东西!”  “朕是不是嘱咐过你,要好好培养弘壁这孩子?”  “可你李景隆倒好,自己不思进取也就罢了,竟还敢带着弘壁去狎妓取乐!”  李景隆:“???”  卧槽?  尼玛地啊?  你哪只眼睛看见是我带他去的?  老子船都被他给抢了,现在去十里秦淮还得跟在人家后面啊喂!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还有公道吗?  老纨绔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陛下,最终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一切。  没办法,儿子有事,当爹的服其劳。  朱棣接连踹了李景隆几脚,心中的怒火这才消散了几分。  但他越看李景隆越不爽,索性直接开口赶人。  “滚出去!”  “朕看见你就来气!”  曹国公人都傻了。  这特么好像是我家吧?  就算你是皇帝,你也不能……  嘶……人家好像确实能!  李景隆不敢吭声,麻溜地起身就跑。  临走前还不忘给了儿子一个眼神——自求多福吧!  李景隆溜了,李弘壁傻眼了。  眼睁睁地看着狗皇帝走到身前,李弘壁立马就抱住了那刚刚提起来的大粗腿。  “陛下!”  “臣冤枉啊陛下!”  “都是李景隆这厮强迫臣的……”  朱棣无语了。  姚广孝差点被茶水给呛死!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没皮没脸的混账后生!  朱棣也是彻底没了脾气,满脸嫌弃地怒斥道:“赶紧撒开,朕嫌恶心!”  李弘壁这才恋恋不舍地撒开了手,脑海中还浮现出了不少诡异念头。  这可是活生生的永乐大帝啊!  方才那一刻,算不算是我与永乐大帝不得不说、难以言表的第一次?  皇帝都是真龙天子,那方才我抱的这一根,应该是叫龙大腿,还是应该叫……龙鞭?  哎呀呀,羞死个人咧!  嗯,就是时间太短太快了,狗皇帝这也不行啊,难怪即位称帝之后,后宫妃嫔肚子里一直没有动静。  “你在想什么?笑得那么下贱?”  朱棣愣了,没好气地笑骂道。  对于李弘壁,他现在当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也不知道这小子的恶劣秉性,是传承自何人。  也没听说歧阳王李文忠小时候有他这般跳脱啊?  罢了罢了,有才的人,多少都有些毛病,比如那解缙,比如这李弘壁。  瑕不掩瑜嘛!  朱棣自(我安)慰了一番,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面。  李弘壁见状笑嘻嘻地想要起身,结果迎来了朱棣的一道冷冽目光,吓得他立马又跪了回去。  “说说正事吧!”  “朕与大师今日前来,正是因你那篇策论!”  一听到这话,李弘壁心中就后悔不已。  果然还是因为那篇策论!  早知道他就不该心软,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理会那么多干什么!  “这位是道衍大师,朕赐名姚广孝,你当敬称他为少师!”  “少师在上,晚辈李弘壁,见过少师!”  李弘壁很光棍,当场向黑衣宰相姚广孝行了大礼。  姚广孝见状急忙起身,亲手将李弘壁给搀扶了起来。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啊!”  “倒是贫僧要感谢李公子,若非李公子出言指点,贫僧此计将会酿成大祸,给大明王朝埋下巨大隐患!”  姚广孝说得真心实意,甚至还准备向李弘壁行礼。  这可是把李弘壁吓得不轻,连连侧身躲过,然后扶住了他。  “大师切莫如此,这是折煞小子了,会夭寿的啊!”  嗯,确实会夭寿!  这特么可是乱世妖僧姚广孝啊!  乱世妖僧,黑衣宰相,靖难之役总策划师,儒释道三家学问集大成者,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专业研究员,永乐大帝最为器重信任的第一心腹谋主……  无论哪一个名头,放出去都能吓傻天下人!  这就是姚广孝,道衍和尚!  文字是苍白的,难以表述李弘壁此刻的心情。  若真要描述一下,李弘壁只想告诉大家,初次见到姚广孝,一开始体验并不怎么好。  因为这厮一直眯着他那三角眼,用极其无礼的侵略性眼神,上下不断地打量着你,就好像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恨不得把你捧在手里把玩一番……  “咳咳,少师?看啥呢?”  李弘壁有些受不了了,下意识地挥了挥手。  道衍和尚这才回过神来,深深地看了李弘壁一眼。  此子这面相……真是奇也怪哉!  姚广孝强忍着内心的疑惑,选择沉默不语。  朱棣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心中顿时一惊,思索片刻之后这才出言提及了正事。  “弘壁,你指出的隐患,朕与少师也明白了。”  “但是,有没有可能,这只是你个人的杞人忧天呢?”  “毕竟洪武年间登记在案的宗室成员,也不过才五十八人而已!”  朱棣直到现在,心里面还抱有一丝侥幸。  五十八人,繁衍个八九代,就会暴涨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  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可能啊!  李弘壁一听到这话,顿时就笑了。  “陛下,您得把格局打开啊!”  “咱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题,太祖高皇帝共有二十六子,有封国者二十四子,除去国除之藩王外,现在宗室成员加起来少说也得有上百号人了吧?”  “然后就到了陛下这一代,陛下您现在只有三个儿子,以后谁也说不准,然后您儿子里面只有一人承嗣大宝,其余皇子都会受封为藩王,前往自己的封国就藩,这一口气又开出了好几条支脉!”  “然后下一代皇帝陛下也是同样如此,他要是儿子生得多的话,那就不是几条支脉,而是十几条、二十条支脉了!”  “这些支脉第一代是亲王,同样的道理,到了第二代就会出现大量的郡王,然后再下一代就会大量的镇国将军,无论哪个宗室只要生了儿子,那朝廷就得按照制度赐予爵位按时发放俸禄!”  朱棣听得头皮发麻,心惊胆战!  李弘壁举的这个例子,可谓是通俗易懂。  他将大明皇室比作一棵树,那其余封国就是枝丫,而这些枝丫也还在不停地开枝散叶,不停地产生出新的枝丫,那这棵大树最后会有多少枝丫?  光是想到那密密麻麻的景象,朱棣就不由一阵恶寒,心里面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烟消云散!  要知道,老朱家这棵大树,那可是扎根在大明江山社稷上面啊!  说得难听一些,这棵大树吸的是老百姓的血!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