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完美! 此行可谓是完美! 朱棣看着鼻青脸肿的李弘壁,心情很是舒畅地离开了。 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狠狠暴揍了李弘壁一顿。 没办法,不揍不行啊! 这小子性子太过跳脱,而且骨子里野性难驯。 老朱家的宗室成员,那是什么? 那是天潢贵胄,那是太祖血胤! 你李弘壁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敢张口闭口地废物猪猡? 这些话,朱棣可以说,但你李弘壁不能说,一旦说出口,那就是不尊皇室,以后会惹来大麻烦的! 本着关怀爱护的原则,朱棣狠狠暴揍了李弘壁一顿,一边揍还一边骂,问他看见白胡子太奶没有…… 那场面,太过血腥了些。 李景隆听见儿子的惨叫声,就立马冲了进来。 可是当他看到施暴之人赫然正是永乐皇帝时,忠君爱国曹国公当即就讪笑着退了出去,还不忘贴心地关上了前堂大门。 忠君爱国,不外如是。 等朱棣与姚广孝推开房门出来后,李景隆正准备进去看看儿子伤势,却被朱棣喊住好一顿训斥。 总体而言,意思很简单,你儿子是个可遇而不可求的绝世奇才,务必要好生培养,不能再这么放荡下去了。 李景隆听得连连点头,一颗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皇帝陛下对儿子越重视,那他们老李家就越稳固,不必面临他人的清算。 这么看起来,吾儿弘壁当真是做出了大牺牲,受了大委屈啊! 看着心满意足离开的永乐皇帝,李景隆急忙冲进了房间,只见儿子正双目无神地蜷缩在地上,满脸生无可恋,宛如行尸走肉。 “吾儿?” “我苦命的孩儿啊!” “这次你真是受苦了啊!” “是爹不好,是爹没有保护好你……” “等等!”李弘壁急眼了,越听越不对劲。 “我特么就是被狗皇帝揍了一顿,多大点事儿,你至于吗?” 李景隆这才假吧意思地擦了下眼泪,讪笑了两声。 哎嘛,得亏不是个闺女。 马车里面。 朱棣和姚广孝相顾无言。 “少师,此子的建议,你怎么看?” 道衍和尚沉默片刻之后,还是给出了回答。 “完美!” “臣只能用‘完美’二字来形容!” 这是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评价。 也是他姚广孝第一次给出这般高度的评价! 没办法,李弘壁这计策确实太完美了! 简直就是为大明目前的局势,专门量身打造的一般! 皇帝陛下要的是,不伤体面地和平削藩,从诸王手中夺过兵权! 而道衍和尚给出了和平削藩的政策,那就是提高宗室俸禄用朝廷财政供养宗室成员! 但李弘壁却指出此计存在隐患,一口气提出了三条行之有效的措施,不但包括了道衍和尚所想的两条,最重要的还是最后面那一条措施,堪称点睛之笔,直接将一众藩王给算计得死死的! 道衍这和平削藩之计,最大的漏洞,就在于藩王生育不可控制,反正他们生下来的孩子,都是朝廷出钱供养,所以他们将肆无忌惮,全身心地沉湎酒色享乐之中! 但李弘壁这宗室年终奖,却是一拳狠狠打在了藩王致命之处! 只要推行下去,那以后管理宗室成员的责任,就不再只是朝廷的责任,而是一众亲王的连带责任,毕竟宗室成员表现得好,他们才能获取到更多的利益,要是表现差的话甚至会引来朝廷的怒火! 姚广孝目光长远,他甚至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陛下,宗室年终奖,其实只是一个噱头,皇室摆在诸王面前的招牌!” “除了钱粮方面的赏赐外,朝廷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赏赐,将这块招牌给打造得更加牢固!” “比如某一表现优异的宗藩,陛下可以时不时地降下赏赐,以安抚其心!” “而相反对于那些冥顽不灵表现一直很差的宗藩,朝廷当以雷霆之势将其剿灭废其封国,以此震慑其他宗室成员!” “弘壁提出的这个计划,并非只有一个宗室年终奖,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啊!” “主要核心点,就是对人心的把控,利用利益去驱动人心,迫使他们不得不向陛下低头,甚至是为陛下服务,用人去制约人,用人去管理人,恶名他们全都背了,陛下却不用背负任何东西,这才是此计高明之处!” 姚广孝心悦诚服地称赞道,满脸赞赏之色。 如果此计出自一位经年老臣、相国宰辅之手,他还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都是宦海沉浮了一辈子的老狐狸,人精中的人精,能够想出来这样精妙的计策,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这计策却是出自李弘壁之口,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郎!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太过震撼人心了! 朱棣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又苦笑着摇了摇头。 “和尚,朕方才还在想,这是不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玩弄人心,驾驭臣子,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话一出,姚广孝脸色大变,额头上甚至有冷汗溢出。 帝王心术……吗? 这可不是一个好评价啊! 要知道那李弘壁可只是一个臣子! 一个臣子会帝王心术,还被皇帝陛下知道了,那下场会如何? “陛下,这绝非帝王心术,应该是……” “放心!”朱棣没好气地笑了笑,“朕没那么心胸狭窄,还容不下一个绝世奇才!” “再说了,以李弘壁这厮的恶劣性子,朕难道还用得着去忌惮他吗?” 听到这话,道衍和尚也露出了笑容。 这倒是大实话! 李弘壁此子,性子太过跳脱不羁了些! 当着皇帝陛下的面儿,他都敢睁着眼睛说瞎话! 只怕这整个大明天下,也就唯有他李弘壁一人了吧? 你是真不知道欺君之罪是怎么来的吧? “陛下,此子性子着实跳脱了些,但瑕不掩瑜嘛!” “终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绝世奇才,若培养得当,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我大明日后将多出一位治世能臣!” 听见姚广孝的这个评价,朱棣终于有些动容了。 他们君臣这么多年,朱棣素来知道姚广孝的脾气秉性。 这位当世智者,那可真是眼高于顶,寻常人物他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更别提给出这么高的评价了。 “和尚,你就这么看好此子?” “陛下难道不是一样吗?” 君臣相视一笑。 朱棣紧接着就又苦恼了起来。 “这下子,朕真是有些后悔了,不该把他丢进国子监去!” “成天跟着胡俨那个惫懒老货,朕怕这李弘壁会变得更加惫懒了!” 道衍和尚闻言笑了笑,倒是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臣听闻此子夸下海口,准备让朱勇、丘松和顾兴祖三子参加此次应天府乡试,甚至还不惜与胡俨立下了约法三章。” “如若三子尽皆落榜,那李弘壁自己从国子监请辞,届时陛下可再决定他的去处!” “哦?他就这么有信心?”朱棣听到这事儿,也是觉得有些好笑。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这三个混账学业都不怎么样吧?尤其是朱勇那厮,活脱脱地纨绔子弟一个,李弘壁他难道想作弊不成?朕不扒了他的皮!” 姚广孝轻笑道:“陛下不能过早定论,万一此子做成了呢?” “嘶……不可能吧?”朱棣有些惊了,满脸不可思议。 “拭目以待吧!”道衍和尚幽幽开口道,“届时陛下才是真会头疼了,因为一个国子监都藏不住此子的光芒啊!” 姚广孝掀开车帘,双眼满是诡异光芒。 李弘壁,真是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