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那李弘壁不是人啊!
夜幕降临。 成国公朱勇忧心忡忡地回到了府邸。 今日陛下召集他们这些心腹重臣议事,主要是针对北疆防线的问题。 据锦衣卫斥候探查得知,北元又出了一个鬼力赤大汗,正向东迁徙至居海剌儿河,意欲恢复东部蒙古故土。 这对于大明而言,可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大明眼下刚刚历经了一场靖难之役,正值国力疲软之际,需要修生养息,如若北元出兵南下,那大明王朝可能会迎来一场艰苦战争。 眼下唯一合适的办法,就是重筑北疆防线! 但问题在于,这就涉及到了那些个藩王,尤其是洪武年间的八大塞王! 随着皇帝陛下改朝换代,那些个藩王现在都还在京城里面,等着处置与安排。 要是按照太祖高皇帝的方案,分封诸王以屏皇室,那就得将这些王爷们放回去了。 可皇帝陛下怎么可能还会容许他们回到自己封地,继续手握重兵养虎为患? 所以,问题就来了,如何顺利解决掉这些藩王,又不让皇上背负骂名。 说到底,皇帝陛下现在面临跟建文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削藩! 这可真是个麻烦事儿啊! 朱能叹了口气。 打仗他一把好手,但议政他确实不太精通。 尤其还是这种涉及到宗室藩王的议题,朱能更加不想掺和。 越是身居高位,就越是如履薄冰,远没有以往那般自在。 或许这就是代价吧! 朱能摇头苦笑,走下了马车。 结果管家朱二八一看到他,顿时就面色焦急地迎了上来。 “老爷,出事儿了,少爷被人揍了!” 听到这话,朱能脸色顿时一沉。 不过并非是因为朱勇被人揍了。 “那孽障今日又逃学,出去鬼混了?” 朱能就朱勇这么一个儿子,所以颇为宠爱。 但随着靖难局势大好,直至彻底靖难功成,朱能也成了大明顶级国公爷,原本那个乖巧懂事的儿子,却在此刻暴露出了本性。 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整日与那些勋贵子弟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好勇斗狠,丢尽了他朱能的脸面。 究其原因,还是朱能一直忙着征战沙场,没时间管教这个儿子,他妻子朱王氏又一直对朱勇很是溺爱,这才导致朱勇变成了一个纨绔。 俗话说慈母多败儿,这并非是一句假话。 朱能没有办法,只有强行将朱勇送去国子监读书,并且放下狠话,朱勇要是敢逃学,就打断他的腿! 哪怕这位孽障天天在学堂里面睡大觉,也总比他跑出去惹是生非得好。 可惜,天不遂人愿啊! 不等朱二八解释,朱能就黑着一张脸,大步走到了前堂。 此刻朱勇正抱着朱王氏嚎啕大哭,一见到亲爹回来了,他立马就冲了过去。 “爹啊!” “我的亲爹啊!” “你可要给儿子做主啊!” “那李弘壁他不是人啊他,他侮辱我啊!” 朱能面色冷漠,一双眸子死死地盯着朱勇。 “你这个孽障!” “为父不指望你出人头地,只希望你少出去惹是生非!” “结果你到底还是又逃学跑出去了,看来你是忘了为父的警告了,今日不打断你的狗腿,老子就不姓朱!” 朱能环顾左右,在寻找着趁手的兵器。 朱勇见状傻眼了,急忙解释道:“爹啊,儿子没有逃学啊!” “放你娘的狗屁!”朱勇脸上仿佛乌云笼罩,“那李弘壁不就是李景隆的那个崽子吗?你没有逃学又怎会与他斗殴?!” “你这个孽障真是越来越大胆了,还学会撒谎骗你老子了,看老子今日不扒了你的皮……” “老爷,你真误会了!”朱王氏当即起身一把拉住了朱能,“那李弘壁是皇帝陛下持封的国子监助教,恰巧成了儿子的先生!” 朱勇:“???” 啥? 李弘壁? 国子监助教? 他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啊? 朱勇愣住了,场面很是尴尬。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啊爹!” 朱勇哭诉道:“那李弘壁简直就是不是人啊!” “就因为我不喊他‘恩师’,一口气打了我五六个大嘴巴子!” “爹您看看我的脸,现在都肿了啊!” 此话一出,朱能眼睛猛地一张,环眼凌厉地怒视着朱勇。 “你说实话,那李弘壁为什么打你?” “这个……那个……”朱勇一时间坐蜡了。 真要论起来,还确实是他的错。 毕竟天地君亲师,这是规矩和常识,更是礼法伦理。 他辱骂师长,确实该挨打,谁都说不得什么。 朱王氏看不下去了,在一旁帮腔道:“我儿就算有百般不是,可那李弘壁也不能打人啊,而且还抬手就是好几个大嘴巴子,你知道一个大嘴巴子对孩子来说,是多大的伤害吗……” “对啊爹,那李弘壁不光打脸,还让我们自己吊起来打我们屁股,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这!” 朱勇泪流满面地哭诉道,他这辈子都没被人这么打过! 朱能闻言眉头一皱,确实有些不爽了。 我儿子犯了错,你作为师长,确实可以教训。 但就算是教训那也得有个度吧,哪有这般羞辱人的? 朱勇就算再不成器,那也是我朱能的儿子,你李弘壁凭什么这样羞辱他? 一想到这儿,朱能就冷声开口道:“此事那李弘壁也有错,为父这就去曹国公府一趟!” “哼,我朱能的儿子,就算是个废物,那也不能任人羞辱!” 朱勇:“……” 我谢谢你啊! 你可真是我亲爹! 有你这么埋汰自己儿子的吗? “那李弘壁今日可曾教了你们什么?” “啥也没教啊!”朱勇抱怨道,“他就是让我们背书,要么挨打要么背书,不背熟一篇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就不让我们走,还要把我们吊起来打……” 听到这话,朱能脚步一顿,难以置信地看向朱勇。 “那你的意思是……你会背了?” “对啊,不然我现在都还走不了呢!” 朱勇还在不停抱怨,丝毫没有注意到朱能的激动神情。 “儿呐,你背的哪一篇,快背出来为父听听?” “爹,咱们不是去曹国公府找茬……” “老子让你背!” 朱能怒喝道,吓得朱勇脸色惨白。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勇像是条件反射一般,直接张口就背了出来。 朱能已经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一时瞠目结舌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甚至都有点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一般。 作为燕王朱棣的左膀右臂,朱能自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还是很重要的。 哪怕读书不是为了取功名,可朱勇却深知知识的重要。 读书可以明大义晓大理,这不是一句空口白话,多读书没有坏处的。 他朱能之所以能够从一众靖难名将里面脱颖而出,与张玉成为燕王殿下的左膀右臂,就是因为朱能和张玉识字! 而且朱能一直在潜心学习,不管是兵法典籍还是儒家大义,朱能多少都学了些看了些,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统帅。 他不求自己这个儿子有什么出息,只是希望朱勇能够早点懂事,守住自己打下来的家业就行了。 可朱勇以往的表现,实在是不争气啊! 现如今…… 看着朱勇一字不落地背诵圣贤文章,朱能高兴得老泪纵横。 看着泪流满面的亲爹,朱勇顿时有些慌了。 “爹,您……” “继续背,爹爱听你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