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150 南下西平
第153章南下西平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正月上旬,西平郡,西都县(今青海西宁)。 正当桓熙尚在姑臧整编将士之时,张瓘也因为招降的使者迟迟不来而分寸大乱。 张瓘此人有野心不假,但却并不糊涂。 在张祚败亡之后,凉州已经没有了能够对抗桓熙的军事力量。 桓熙又有谢艾、索遐等一众前凉重臣为他效力,负隅顽抗,只会自取灭亡。 张瓘并非张祚的党羽,如果桓熙没有出兵进攻凉州,张祚在除掉谢艾,成为凉州之主后,也会想办法对付张瓘。 可在张祚已经败亡的情况下,已经不存在张祚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说法。 桓熙对西平郡不闻不问的态度,也让张瓘着急起来,摸不准对方究竟有什么意图。 万般无奈之下,张瓘对其子张嵩说道: “既然姑臧不曾来人,我自遣使拜谒。” 总得弄清楚桓熙的态度,否则这样的日子实在难熬。 西平郡四面皆敌,北方有武威郡,东侧是金城郡,南面与秦州相邻,西侧则是吐谷浑。 而张瓘的麾下仅有数千人马,又怎敢不自量力的与桓熙抗衡。 张嵩对父亲的说法深表赞同,他主动请缨道: “孩儿愿意出使姑臧,为父亲试探其意。” 张瓘与张嵩说起这事,本就有心让他担任使者。 毕竟张瓘也担心外人到了姑臧,回乡设法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张瓘拍着儿子的肩膀正色道: “如此也好,时不我待,今日你就出发。” 想来,他与桓熙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对方也不至于非得置自己于死地。 张嵩应命,当天就领了数十名随从,骑马北上。 与此同时,谢艾在经过休整之后,也将率领三千步骑西征。 姑臧西门,桓熙与谢艾执手道别,他依依不舍道: “等收取西平郡后,我将回师长安,也会日夜盼念着子秀的消息,等你大功告成之时,我必在长安设下酒宴,为你庆功。” 西征之后,谢艾自然是要前往关中听用,如果将他留在凉州,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都不是什么好事。 谢艾同样也清楚这一点,他满怀自信道: “我必为主公收取河西各郡,还请主公拭目以待!” 虽然只带了三千步骑西征,但对于谢艾来说,显然足够了。 送走谢艾,桓熙同样做好了逼降张瓘的准备。 在初步完成整编之后,其余降卒都被放回了家,桓熙留下杨安统率四千凉州步卒镇守武威郡,亲率三万晋匈步骑以及八千凉州骑卒南下。 张轨的子孙后人尽数随军,将会在桓熙逼降张瓘之后,被迁往关中定居。 其中就包括了张天锡、张曜灵、张玄靓等人以及他们的家眷。 前凉基业由张轨建立,包括西平太守张瓘同样是他的后人。 桓熙将张轨的子孙后人尽数迁走,自然是要削弱,甚至消除安定张氏在凉州的影响力。 张曜灵依旧将会是凉州刺史,但也只能在长安遥领此职。 当然,如果凉州军民不再怀念张氏的统治,而张天锡、张曜灵、张玄靓又表现得足够温顺,桓熙并不介意在凉州以外的地方任用他们。 毕竟张天锡是他没有名分的继子,张曜灵是他侧室的弟弟,而张玄靓既是他没有名分的继子,也是他侧室的弟弟,都是自家人。 桓熙与刘美人、郭姜的事情进行得很隐秘,此前就算在凉王宫里私会,那也是在夜深人静之后,由亲随偷偷前去领人。 而看守永训宫、永寿宫的,又都是桓熙的心腹,自然没有外人知晓此事。 在桓熙离开之前,张骏、张重华、张祚的侧室已经被封赏给了有功的将佐,唯有刘美人与郭姜还被留在身边。 明面上的说法自然是二女都有子嗣,不宜赏赐诸将,道理也能说得过去。 但桓熙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为什么自己身边就没有一个敬翔。 敬翔是朱温的谋主,朱温在攻灭时溥之后,得到了时溥的妻子刘氏,朱温素爱之。 却因为担心受到妻子张惠的责备,而不敢领进家门。 恰逢敬翔又在不久前丧妻,朱温于是将刘氏赏赐给敬翔续弦,但刘氏还是会时常被朱温接去,与他淫乐。 敬翔对此只当看不见,依旧为朱温运筹帷幄,可谓尽心竭力,在后梁灭亡时,敬翔更是拒绝投降后唐,自杀殉国。 当然,桓熙身边如果真有一个敬翔,自己也不会这么对待他。 这般想着,桓熙看向自己的谋主权翼。 权翼已经很不容易了,又有给他拉皮条,偶尔还得挨上一拳,桓熙也不忍心再让他受委屈。 “主公莫非有心事?” 权翼与桓熙同在四轮马车里,见他注视着自己,不禁疑惑道。 桓熙回过神来,随意找了个话题: “伐凉一役,远比想象中的要顺利许多。” 权翼笑道: “自谢艾镇守金城郡以来,主公就一直在试图将他收为己用,看似张重华病重之时才出兵,实则已经准备数年,花费了许多的心思。 “而凉州又有妖妇祸国,与张祚自毁长城,谢艾迫于无奈,只得归附主公。 “主公伐凉,进展神速,也是应有之理。” 桓熙闻言,微微颔首。 所以说,娶妻娶贤,张重华娶错了妻子裴氏,而张骏也娶错了妻子严氏。 严氏身为张重华的嫡母,张曜灵的嫡祖母,在张重华病重之时,是有资格站出来主持局面的。 毕竟在古代礼法之中,嫡母的政治地位要远高于生母。 如果不是严氏清心寡欲,不理俗务,只在意焚香礼佛,也轮不到马氏出面,发号施令。 桓熙想到此处,不由暗暗窃喜,自己的妻子谢道韫,足以担得起一个贤字。 谢道韫外柔内刚,原时空中,丈夫王凝之迷信道教,在叛军逼近之时,不曾积极备战,反而在闭门祈祷道祖,能以鬼神为他抵御强敌。 反倒是谢道韫在苦劝丈夫无果之后,招募数百家丁,整日操训,但还是寡不敌众,被叛军攻破城池。 王凝之及其儿女被杀,谢道韫目睹此景,带着家中女眷奋起反抗,手刃贼寇数人。 被俘后,贼首畏惧陈郡谢氏,又敬佩谢道韫的勇气,不敢无礼,将她与时年三岁的外孙一并送走。 桓熙与谢道韫夫妻二人如果真刀真枪打一场,小桓公还真不一定是妻子的对手。 当年桓熙之所以非谢道韫不娶,宁愿苦等她数年,除了看中陈郡谢氏的一众俊彦,也是冲着娶妻娶贤四个字去的。 桓熙能够推测别人寿数,但却不能自知,尤其是他时常在外征战,保不准哪天就会发生意外,因此,妻子的人选自然要格外重视。 万一娶个严氏这样不管事的,或者马氏、裴氏这样的愚妇淫娃,自己闹心且不说,万一桓熙去得早,家业都得败在她们手上。 这般想着,桓熙又想起了远在长安的妻子,如今距离谢道韫的预产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应该是能赶回长安的。 与此同时,此前奉其父张瓘之命出使姑臧的张嵩,也在半道听说了桓熙正领着五万步骑南下,为之惊恐不已。 桓熙其实并没有携带这么多的兵马,但三万八千人,对外宣称五万步骑,也能说得过去。 张嵩本想中途折返,但如今桓熙领兵南下,自己更需要知道他的来意,张嵩派遣随从回去西都县报信,而自己则直奔桓熙大军所在。 武威郡与西平郡以通河为界,此时晋军正在凿开通河冰面,架设浮桥。 如今已是正月中旬,气候已经回暖,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通河还留有一层薄冰。 人马踩踏薄冰渡河,实在太过危险,只得凿冰架桥。 张嵩为表诚意,主动找到晋军哨骑,将随从留在南岸,单骑与他们经由浮桥北渡通河。 晋军设有两座营寨,皆在通河北岸五里处,为掎角之势。 张嵩被带来主营,在帅帐中受到了桓熙的接见。 桓熙听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微微颔首,问道: “张太守派伱前来,是要拒我,还是迎我?” 张嵩苦笑道: “哪有单骑以拒千军万马的道理,我是奉父亲之命,专程前来拜谒桓公。” 桓熙嗯了一声,他道: “如今已经拜谒过了,也无需多言,你回去转告你的父亲,我此来,是为收取西平郡,将在此驻扎重兵,因此不能让他留在西平。 “如果他愿意离开凉州,我倒有几个去处可以供他选择。 “其一是留在北方为官,其二是前往江南任职,其三是由我赏赐重金,做一富家翁。 “我可以给他时间考虑,但在我兵临城下之前,必须给出答复,过时不候!” 以桓熙与张瓘的实力对比,他有资格说出这番话,作出如此姿态。 张嵩放下心来,至少父亲还有选择的权力。 而桓熙也并非要对自己一家赶尽杀绝。 张嵩答应过后,立即向桓熙告退,也不顾此时天色已晚,渡过通河,策马南下,一心想要快些为父亲报信。 他在桓熙大营时,亲眼目睹晋军之盛,以西平郡数千守军,张嵩生不起半点抵抗之心。 凌晨三点之前还有一章,是补跨年时的更新,还欠三千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