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当医生开了外挂

正文卷 第735章:医学生三连(为盟主橴加更1)

当医生开了外挂 手握寸关尺 6059 2024-05-10 20:59
  www.xbiqugu.la下午的门诊,陈沧犹豫了好半天要不去!  想着找个人过去看看门算了。  毕竟一下午没有病人的话,多浪费时间呢!  怎么说咱现在也是一人之下,好几人之上,委派几个实习生过去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可是,还没到医院,门诊办的刘玉主任亲自打来电话。  “这个……陈主任,上周开会的时候,我没给安排,今天我特意叮嘱了一下挂号处,多给你安排了点病人。”  陈沧一听,顿时愣了一下:“这个……谢谢您啊,刘主任,实在是麻烦你了。”  刘玉微微一笑:“客气客气,你现在怎么说也是咱们急诊的主任,没有病人说不过去。”  “陈主任你忙,我就不和你多聊了,对了……下午出门诊的时候,带上几个实习生给你下医嘱干啥的,我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刘玉安排很周全,看得出来,是一个有心人!  挂断了电话,陈沧则是忍不住笑了笑。  对于刘玉卖自己这个人情,说实话还是比较感谢的。  人家不给也就不给了,给了你,还真的是一个不小的人情。  毕竟医生这个行当,声誉是十分重要的,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没有病人,照样发挥不出来。  这个声誉就是靠着患者口口相传,传出去的。  举个例子,陈大夫和李大夫同样都很优秀,成功治愈的概率都是百分之七十。  可是假如陈大夫一天10名患者,李大夫却又50名患者。  只需要两年时间,这两个人的水平、身份、地位、影响力等等,就会有一个天地之别。  这就是基数的问题。  其实,看似门诊办权利不大,平时主要是给门诊患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但是这个部门很多时候是和挂号处是一起的。  很多患者来看病,并不知道挂哪个大夫,窗口会问你挂哪个科室,或者问你什么病,然后人家会给你推荐一个大夫。  这其实也是医院的一个潜规则!  所以大家看病的话,如果自己有知道的不错的大夫,一定要说挂谁谁谁,而不是说挂某某科。  这样一来,很多患者就会被引流。  这也是为什么你去医院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科主任的病人往往很多,挂号的人很多,而其他主任相对来说很少。  就是因为门诊办这边和科主任有密切的“利益”往来,当然了也有医院的安排。  但是基本上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说句实话,这样时间长了,人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看的病人多了,见多识广,水平也就上来了。  再加上人家主任也是一个科室资源享受最多的人,平时大大小小学术交流会都是参加,这样一来,人家水平自然就高了。  这也是为什么都想要当主任的原因。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实力派大夫也不少,上进心很强,实力也很不错,关键是耐心。  你要找科主任,肯定三言两语几句话打发了,毕竟病人太多。  但是你要找一个不错的主治医师,他病人不多,水平不错,年轻人也耐心,这样一来其实反而效果更好。  所以劝大家也不要盲目找主任。  小病小大夫,疑难杂症再找专家。  ……  陈沧听见刘玉这么一说,估计下午二三十个病人是有的。  一时间陈沧期待起来!  上次诊断清楚那个甲状腺癌的阿姨,直接给陈沧贡献了3000经验。  这样一来,门诊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经验副本。  想到这儿,陈沧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到了现在为止,陈沧也算是搞清楚了系统的核心要素,其实就是自己救人越多,帮助越多的患者,就会获得越丰富的奖励。  说白了,就是自己救人就变强!  回到科里,大夫们也都在干活了,学生们都在坐着。  其实每一个科室都有一个现象,办公室的这些椅子其实就是专门给实习和规培生准备的。  医生忙的屁股不占地,根本没时间坐下。  而学生们很多来了以后,自觉地找个地方装模作样的拿本书在哪儿看。  要不就是光明正大的玩手机。  医生们也懒得管你,毕竟惹人的事儿没人会做,再说了,学习是靠自觉,每人是你爹妈,棍子赶着你学习。  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很多人还是跑来跑去换药啊、接病人什么,忙忙碌碌。  这个时候,刚好进来一个病人。  看着门口的学生,小心翼翼的问了句:“大夫,那个……我的药怎么还没下来啊?”  那学生看都没看患者一眼,直接熟练地甩出一个“医学生三连”:“不知道,我学生,问大夫。”  嗯,没毛病。  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操作。  陈沧见状,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个时候程欣还是比较积极的,问道:“你是几床,我给你问问。”  其实,大多数时候,很多医学生还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做。  而不是医生!  真正等他们接触到临床以后才会发现,其实当初实习的时候那些经验真的是无比重要,而且等他们上班了,没人会教给他们了,因为你已经是大夫了。  这种情况只有一个结果,遇见你想要救的病人的时候,无可奈何,恨当初没有多学习一点。  陈沧也没说什么,毕竟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徐冬冬早就出科了,现在陈沧是主任,也没有人直接跟着。  想来想去,陈沧直接说道:“程欣,还有那个同学,你们俩下午跟我去门诊吧。”  陈沧指了指在哪儿跑来跑去忙前忙后的年轻人,说道。  陈沧的话说出来以后,那学生顿时一喜。  不过……“凳子神”医学生们熟视无睹,理都不带理的,在他们眼里,爱谁谁,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甚至觉得被拉去是做苦力,那里有在这里玩手机舒服自在,到点下班,晚上回去……吃点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选择,和机会。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了。  当机会来了以后,有些有的选择,有些人根本没机会选择。  陈沧带着他们去门诊,对于他们来说,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至于那些喜欢“三连”的医学生,陈沧不批评,也不多说什么,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程欣一愣,看了一眼陈沧,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  对于这个自己一个班的同学主任,她还是很佩服的。  门诊是很体现一个大夫水平的地方,通过有限的条件和时间,进行诊断,然后给出病人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这就是门诊医生应该做的。  另外一个学生也是眼睛一亮:“好的,陈主任。”  去门诊的路上,陈沧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羞涩的笑了笑:“我叫江涛,万安县中医院急诊科的,出来进修。”  陈沧点头笑了笑。  这种参加工作的大夫,出来进修学习热情很高。  陈沧点了点头:“嗯,那你以后跟着我吧,上上手术,出出门诊。”  江涛一听,顿时满脸喜色:“好的好的,谢谢陈主任。”  说话间三人到了门诊门口,顿时发现门口全是人。  陈沧顿时愣了一下。  这难道都是自己的病人吗?  想到这里,陈沧开了门,打开电脑,顿时一群人乌泱泱的就往里面挤。  陈沧顿时一喜,果然都是自己的病人,笑了笑说到:“小江,你给维持一下秩序。”  “程欣,你会开处方吧?”  两人点头,门诊开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