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霸王!

第233章 夺取江夏

霸王! 杨氏良家子 5207 2024-04-17 18:08
   第233章夺取江夏   随着户税在孙策治下十一郡贯彻通行,果然如顾雍所言,使得百姓騷动,州郡不安。   主要是这项法令极大的损害了豪强大族的利益,推行之际就遭到了豪强大族的激烈反抗。   要不是孙策如今威震江表,说不定当即就有豪强大族,私铸兵刃,聚众而反了。   如今整个江东的豪猾之辈都在看江东的公卿世家们会作何反应,庐江周氏、吴郡朱氏、会稽盛氏等都是公卿之族,家中或家訾千缗,或部曲宾客千人,或良田数千顷,都是大户人家,要缴纳大量的户税。   尤其这些家族还在江东出仕,孙策特意强调,公卿百官也要纳税,他们是户税首当其冲的对象。江东大族们就观望着他们的应对,从而决定是否聚众叛逆,甚至驱逐孙策。   但事实证明,孙策根本就没有把他们这些豪猾之辈放在心上,驱逐孙氏?   问过他麾下的四万余职业武夫了嘛?   别说孙策死去,谁给他们发廪给了。   当初孙策能带着区区一千余士兵从历阳出发,神兵东驱,奋寡击众,扫平整个江东。   现在他就能带着四万精锐,扫平一切叛逆。   孙策可不是什么守成之君,这个势力就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豪强们当初如果能打赢孙策,也不至于如今这样俯首称臣啊。   所以在推行户税的同一时间,孙策毫不在意的依旧发兵前往江夏。   吕蒙率一千精兵出庐江,周瑜率军四千出沙羡,太史慈率军一千溯长江而上,直插竟陵。   三支军队虽然只六千人,但号称十万,大张旗鼓而进,声势震天。   人那,出门在外,面子都是自己给自己吹出来的。   六千人号称十万,浩浩荡荡,敌人信不信就看自己如何操作了。   而吕蒙就很显然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虽然只带了一千人,但声势是造的十足。   从庐江出兵之后,他就扬言,要同时进攻江北的西陵、邾县、蕲春三县。   同时也是真的兵进神速,除留下一屯士卒在西陵县北的庐江境内大张声势,迷惑对手之外,亲自统帅九百余士卒鼓噪而进,三日便攻取了邾县、蕲春两地。   每一处他都号称有军队三千余人,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一千人跟三千人的区别。   然后在西陵一战,他集结了上千士卒与仓皇迎战的张虎合战,步骑并进,一战斩首八百余级,大破张虎所部两千余众,遂夺江夏重镇西陵。   于是江夏震怖,皆以为吕蒙所部有上万人!   事实上到此时,吕蒙根本是就只打了一仗,就拿下来了西陵这座江夏曾经的郡治重地。   出兵之际,吕蒙就已经算到了,黄祖一定不敢守邾县、蕲春这两地,毕竟这里实在太靠南了,孤悬在江夏的东南角,与江南的鄂县和下雉隔江相对,属于是绝地。   如果重兵把守在这里,江东主力过江,直插西陵。那邾县、蕲春两地就会被隔绝在东南,失去后援。   所以吕蒙笃定,江夏的驻军主力一定是驻扎在西陵境内,打算凭坚城而固守。   他所谓的同时进攻三县,也就是率军向南绕了一圈,夺下两座空城,然后集结军队夺取西陵。   江东有水师之利,吕蒙做出了绕过西陵,继续向西直插安陆的态势。   果然西陵守将张虎无法坐视吕蒙在自己眼皮底下长驱直入,不然昏聩的黄祖一定会砍下他的脑袋!   更关键的是,守军坐守坚城,目的是当初凭险挡住敌军啊!或者威胁敌军粮道,让敌军无法绕过。   现在敌军有江上的补给,完全无忧粮道,果断绕过了西陵,那他张虎死守空城还有什么意义?   黄祖养军多年,为的是让他们挡住敌军,如果他们只敢龟缩在城池里,放任敌军长驱直入,直插江夏腹地,围困安陆。   那这种不能守卫疆域,不能抵御敌国的部队养着有什么用?   无奈之下,张虎只能率两千人,以迎敌军“精锐步骑万余”。   随着张虎大败,西陵城陷,整个江夏东南一朝尽失,江东有上万大军攻入江夏的谣言是彻底坐实了!   从西陵以北,敌军皆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江东究竟有多少军队已经开拔进来。   而南线的太史慈则率舟师一路逆流而上,直接围困了竟陵县,大军出现在江夏西部,隔绝了江夏与南郡的联系。   他这支军队策应敌后,神兵奇袭,对敌军之动摇,完全不弱于正面战场的数万精兵压境。   江夏之所以敢为藩镇者,所依赖的就是有南郡为后盾。   可如今连通南郡的竟陵县被孙策大军所围困,整个江夏就成了绝地!   他们以区区十数万军民,要对抗江东百万之众,如何能够支撑?   而黄祖更是又惊又惧,从上次兵败到如今,他一直没有获得充足的军实以恢复军势。   南郡方面从江陵调往江夏的物资数十日方见一次。   这也实在很难怪罪刘表。   从上次兵败之后,荆州就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先是被曹操所大败,州兵损兵折将。   又是在荆南发生叛乱,大量部队遭难。   刘表要重建在南阳的半壁防线,还要组建军队,到荆南平叛。   这处处都要部队去补充,而偏偏刘表手中也没有部队了!   柴桑之战,他也损失了两万多部队。黄祖没有恢复元气,他刘表又何尝曾经恢复军势?   可黄祖安居江夏之际,他刘表可是在南阳又折损了五千余部队。   就算是再强盛的诸侯,一年之内损失两万五千人的战兵,那也要由盛转衰了。   所以在荆南之叛后,刘表就再也无力支援黄祖,要全力恢复自身元气。   这导致黄祖能依靠的就是江夏这十余万人。   孙策要打他,不会比曹操平定汝南的豪强李通难多少。   情况已经如此惨淡了,可坏消息还是接踵而至,让江夏一日三惊。   安陆上午刚收到竟陵被围的消息,下午就再得到消息,竟陵县已经被孙氏大军攻破。   太史慈亲赴矢石,督军猛攻,楼船俱下,云梯蚁附,大军矢石乱发,城上守军甚至无立足之地!   激战了一天,太史慈所部顺利攀上城头,击破城中的数百守军。   黄祖在安陆集结的三千大军,完全没来的及救援,江夏各县就已经接连失陷。   不过黄祖也没有安逸多久,就听闻周瑜已经率领所部将士一路沿汉江而上,溯涢水而长驱直入数百里,直奔安陆而至。   如今已经是江夏四面受敌,境内各方惊惧的局势。   黄祖哪里敢让周瑜率军围困江夏的治所安陆?   哪怕周瑜率军抵达安陆,围而不战,整个江夏也将直接板荡倾覆了!   此时江夏已无外援,如果他黄祖还被围困在孤城当中,其他各县必然纷纷震惶而降。   所以黄祖只能鼓起余勇,率军三千,向前据涢水而守,意图将周瑜挡在泽国当中。   这里是黄祖能奋命死守的最后一处了,他占据地利,而周瑜背后全是泽国,水师上岸之后无法展开阵势。   如果黄祖在这里都无法挡住周瑜,那后面一片坦途,周瑜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就像当初吴国伐楚一样,十几日拿下楚国国都郢。   黄祖的想法很好,可是他太高估了自己这个老迈昏聩能力的腐朽之躯,又实在太低估了周瑜这位雄姿英发的江表名将!   黄祖挥师南下的速度完全没有他想象的那般迅捷,而周瑜却是日夜不息,让兵士、水手接替划桨,溯涢水而上,一日两百余里。   结果就在江夏这片大地上,出现了最经典的乌龟撞蜗牛那一幕。   周瑜的行军速度不需要如何惊世骇俗,只要快过了黄祖,那就足够让黄祖措手不及了。   骤然出现在黄祖行军路上上的江东水师,令黄祖所部为之大骇!   黄祖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水陆并进,顺流而下,居然还会慢于周瑜,以至于敌军先突破了泽国边界。   紧接着双方在江面上爆发了激烈的水战,周瑜所部虽然疲惫,但黄祖军仓皇合战还是未取得优势。   尤其黄祖年老昏聩,面对张飞、甘宁等猛将率走舸数十冲击他的楼船,惊惧失度,下令后撤重整旗鼓,这使得荆州水师一败涂地!   见此,周瑜谓诸将曰,黄祖已经年老,如猛虎迟暮,虽然曾经骁勇善战,但此时已失去与人狭路相逢,争胜到底的血气,否则绝不至于仓皇迎战之下,就率先溃逃。   如今他只能躲在安全的军阵后面,装腔作势。稍有危险,就会胆怯后退。   那此时破敌之法,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任何一位稍有经验的良将,都知道该怎么击败黄祖。   所以,双方仓皇合战之后,黄祖合战不利,稍稍退却,重整旗鼓。周瑜却完全没有休整,不顾将士疲惫,令黄忠率解烦军强行发起了夜袭。   夜中鼓声震天,黄忠劝率士卒,亲自冲锋陷阵,杀声震天,一战击破黄祖军营地。擒黄祖部将三人,斩首千馀,俘囚二百馀人,获牛战船百余艘、器械甲胄上万件。   战事能够如此顺利,自然是因为黄祖遭遇夜袭,便惊惧失度,弃军而走。   这位曾经威震荆襄的大将,如今老迈昏聩的已经远不及当初之万一。   但他弃军而走,却也没能逃脱,被董袭率骑士追上,枭其首而归。   从战事开始,到战事结束,孙策麾下大军三战三捷,不足十日而攻破江夏,传其首至建康!   孙策亲自核验之后,令将其首以放在容器之中,以盐腌之,然后献祭于亡父孙坚墓前。   出兵六千,十日而大破江夏,荆州震怖与否还不得而知,但整个江东是彻底为之震动!   无数野心勃勃的大族,无数想要武装抗税的豪强,瞬间吓得肝胆俱裂。   一位拥兵近万、威震江表的大将!   一个天下之名郡,有十余县城的江夏,却连吴侯麾下一支偏师都挡不住!仅仅不到十日,江夏被一鼓而克。   哪个豪强大族不胆裂?敢豪言自己能力、势力要强于黄祖?   这个时候发起叛乱,怕是吴侯怒发三军,一切叛逆都要被一鼓荡清!   当然,人心也不止这般蝇营狗苟,更多的还是诸夏自古以来的慷慨豪迈。   大胜就是对整个势力最好的激励。   尤其这种百姓几乎没有感受到什么代价,就破一大国,开疆拓土的大捷,使得江东从上到下都欢欣鼓舞。   在诸夏,是最经典的成王败寇风格。   只要你能带领诸夏一直大胜,那就是最声望卓著的英雄。   在大破黄祖、开疆拓土、夺取江夏后,孙策的威望更胜,豪杰百姓都盛赞孙策之气概,反对之声在这种巨大的欢庆浪潮中,完全无法掀起波澜。   尤其是江东的大族周氏、顾氏、朱氏等都纷纷率先缴纳户税,以为天下之表率后,豪强们更是连反对的立场也找不到了。   这个时候,天下百姓、士林学者都在盛赞他孙策效法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豪强们哪敢立场鲜明的反对?   自先王以降,中原不患寡而患不均,抑制豪强,打击贫富不均,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尤其儒家士子,这个理念喊了数百年,甚至推成了大汉的国策。   孙策推行户税,收富户豪强之财,解府库耗竭,振民生之困乏,在士林那里获得了极大的声誉。   配合着孙策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俨然间,孙策已经成为了儒家士子公认的诸侯中的明君。   正应了那句,只要我能成功建业,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豪强们期待的江东这些世家大族能够起来反抗孙策,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吴郡顾氏、朱氏这种大族,怎么可能反对孙策?   朱桓简直是孙策的天下第一迷弟,别说朱氏因为孙策之政,富庶数十百倍于往日,就算像麋竺、卫兹一样,尽献家财,以助军资,他都心甘情愿。而且唯恐有人抢在他之前。   像朱桓、顾雍这种识大体的豪杰还是有很多的。   孙策虽然征户税,但同样也不限制豪强发展生产,获得的财富大概有三成上交给了官府。   可哪怕是剩下的这七成,那也是十倍于往昔。   再换一位诸侯,恐怕未必能比眼下更优渥。万一再遇到袁术、曹操那种,动辄对豪强大户抄掠、屠杀的诸侯,那更是悔不当初!   所以豪强们也是有着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最终选择了暂时妥协,按制缴纳户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