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间,数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几年里北方1直都不太平,纷飞的战火就没有平息过。 匈奴汉国1直在晋阳和长安之间的窄长地带左冲右突,试图打破这种被两面夹击的窘境。在永嘉9年秋,他们1度攻入长安,但随后又被关中晋军和凉州军拼尽全力给撵了回去。关中虽然已经残破,但匈奴汉国始终啃不下来。而晋阳就更别提了,有拓跋鲜卑当靠山,再加上温峤、羊允等年轻将领锐气改革,晋阳的农业生产缓慢恢复,军队的战斗力也渐渐提高,想拿下晋阳简直难过登天。匈奴汉国只能年复1年的在这1窄长地带徒劳地冲撞着,将自己的实力,将自己的锐气白白消耗在1场场毫无意义的战斗中,眼睁睁的看着胜利离自己越来越远。 徐州的李烈则是彻底跟曹嶷结仇了,这俩几乎年年都要掐架。永嘉7年的彭城之战已经证明曹嶷就是个两面3刀的货色,嘴里喊着忠于晋室,背地里却试图吞并那些依旧忠于晋室的势力,李烈自然不会跟他客气,每年秋收之后都要领兵去揍他,少则89千人,多则两3万人,规模怎么样先不说,反正那1顿胖揍曹嶷是跑不掉的。邵续、鞠彭同样也不断向曹嶷发动攻击,跟这货玩起了斗地主。在这场1殴3的围殴大战中,曹嶷焦头烂额,越来越被动。 在殴打曹嶷的同时,李烈还让苏峻和萧育轮番上阵,对淮北地区那多如牛毛的坞堡发动攻击。 此时淮北大片地区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地方豪强趁机蹦出来占据州县,自己任命自己做大官,比如说坞主张平就自称是豫州刺吏,而樊雅则自己封自己作谯郡太守,玩得不亦乐乎。没辙,他们跟南阳朝廷之间隔着1个河南,晋军想要过来的话得先过羯胡那1关,有羯胡给他们打掩护,完全是有恃无恐。可李烈岂能容他们如此嚣张,只要1攒下钱粮立马便向这些豪强开战。 萧育和苏峻也不负众望,虽说李烈每次能给的兵力都挺少,都是35千人的样子,但是这两位硬是靠着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晋军那强悍的战斗力,以及巨型投石机、巨型弩炮等等大杀器,1次次砸开坞堡,将那些为非作歹的豪强拖出来杀全家。李烈的的地盘在1点点的变大,他这个徐州刺史慢慢变得实至名归。 在晋军收复淮北地区的1系列战斗中,又1位来自江东的将领崭露头角,那就是桓宣。 桓宣这个名字没啥存在感,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他是銍县桓氏家族出身,銍县桓氏和龙亢桓氏都是谯郡桓氏的分支,龙亢桓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1支在曹魏时期出了个在高平陵之变时果断逃出洛阳去找曹爽,建议曹爽带着天子前往许昌,召集勤王之师进攻洛阳,跟司马懿拼个鱼死网破的大司农桓范。要是曹爽听从了他的建议,带着天子移驾许昌,召勤王之师反击,司马家能不能这么顺利地夺权真的是个未知数。可惜曹爽信了司马懿的洛水之屁,放弃抵抗,结果自己被夷族不说,还害得桓范也被夷了3族。不过桓范还是有子嗣及时逃到江东避难,逃过了这1劫。后来龙亢桓氏又出了1批牛人,典型代表就是桓温,正是在他手下,东晋才真真正正成为1个稳定的政权,有了1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也重新变得务实、精干,得亏有他花了半辈子时间夯基础,否则东晋能不能扛住前秦百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打到苻坚草木皆兵,可难说得很。桓温还生了个好儿子桓楚,正是他1手断绝了东晋的国祚,夺了司马家的江山,算是替祖上出了1口恶气。 可惜撞上了南朝武力天花板刘裕,完全打不过,最终身死族灭,龙亢桓氏就此衰落,再无声息。 銍县桓氏则没有这么牛的人物,桓诩、桓弼、桓宣、桓戎等等这些人物的成就和知名度跟龙亢房那几位比都差太远了。但是这1支却传承得远比龙亢桓氏要长久,从东汉1直到唐朝,都活跃得很,反观龙亢桓氏,早就没气了。 虽说名气不大,但桓宣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历史上,祖逖北伐时,谯郡那些地头蛇起兵抗拒,北伐军实力单薄,难以取胜,是桓宣带兵过来帮忙,又只身入城对谯郡那些地头蛇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才算是帮祖逖摆平了他们。后来石虎领兵围攻谯郡,也是桓宣带兵过来支援,与祖逖联手击退了石虎。再后来的东晋朝廷主持的北伐,桓宣异常勇猛,收复襄樊,与后赵连番大战,取得了很多胜利。公平的说,在江东诸将里,他在军政方面的能力也就比祖逖、周访这两位差点而已,算得上是相当出色的人才。 这位仁兄眼看周访、周玘、陶侃都承认了南阳小朝廷并且站在南阳小朝廷的旗帜下领兵4处征战,自然按捺不住,在永嘉9年夏天便果断北上,前往南阳拜见天子……也顺道拜见了那位说话比天子还好使的大司农,向朝廷表了忠心。南阳小朝廷对他这种识时务的举动还是很欣赏的,封他为扬武将军兼谯郡郡守,命他领兵协助李烈收复淮北之地。 得到任命后,他兴冲冲的跑回江东,狂砸钱从京口1带招募了9千从北方跑过来的难民,从南阳购买大批武器、盔甲,严加训练。永嘉十年秋,他领着这支军队在江东1众士族、豪强愤恨的目光中渡过长江,在彭城与苏峻会合,向谯郡发动了进攻。仅仅两个月,在历史上让祖逖啃了大半年都啃不动的谯郡便全境落入晋军之手,他也愉快的当上了郡守。 当然,堂堂銍县酌桓氏的领军人物,岂是1个小小的郡守能够满足的?拿下谯郡后,他越发卖力的向周边那些不服朝廷的坞堡发动进攻,他的目标是4十岁之前干到刺史,5十5岁之前干到宰相! 桓宣入场让南阳小朝廷又多了1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同时也让还在观望中的龙亢桓氏也坐不住了。永嘉十年年关将至时,趁着南阳大办运动会,龙亢桓氏的领军人物桓彝,也就是桓温的老爸,带着厚礼来到南阳,朝见天子。跟桓宣1样,他同样也得到了重用,被封为建武将军,兼砀郡郡守。这位仁兄同样在京口难民中招募了9千精壮悍勇之士,置办兵器盔甲,组成1军,做法跟桓宣是1模1样。 气得桓宣只想指着他的鼻子大骂1声:抄袭狗! 永嘉十2年春,这个抄袭狗带着他那支装备精良、严格训练了1年之久的大军踏上了征途。 晋军却是在大片大片的开疆拓土,收复失地,南阳朝廷的主力却没怎么动。李睿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改良军队的装备、战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的种类,提高农民的收入等等方面。在他的努力下,北方两年3熟制和南方1年两熟制被大力推行,粮食产量成倍的增加,而从西域引进的棉花,从遥远的中东地区引进的亚麻和西瓜,在江州发现的花生,从岭南带过来的甘蔗,种植面积都在成倍成倍地递增。亚麻的引进使得纺织业又多了1种优良的材料,棉花做成的大衣、棉被让冬季变得不再那么难熬,甘蔗制成的白糖畅销全国,卖到国外去都是供不应求,西瓜…… 提起西瓜李睿就想骂娘。那玩意儿他倒是种植成功了,问题是结出来的瓜跟他在现代吃的西瓜几乎是两个物种,皮厚得要命不说,瓜瓢还是以白色为主的,中间带几块红,吃起来淡然无味! 当然,偶然也是可以吃到几个红彤彤、汁水丰盈的,但得看运气。 开西瓜跟开盲盒1样。 老百姓突然发现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过了。发生旱灾不用怕,可以用水车从河里汲水;河流干涸了也不怕,可以从事先挖掘出来储满了水的灌井甚至池塘里取水。如果灌井、池塘都干了,不怕,现在还有哪家没囤着够吃1两年的余粮呀?这庄稼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实在颗粒无收,咱就吃存粮,反正也饿不死。这老天爷再狠,也不可能连着旱个两3年滴雨不下吧?只要它下雨了就好办了。在种粮食的同时再挑1些适合的土地种1些甘蔗、棉花或者亚麻,卖出去又是1笔不菲的收入,而且为了鼓励大家多种经济作物,这些作物的收成是不收税的,赚多少都是进自己的口袋。 当然,也不会有哪个蠢到不种粮食了,专门去种这些经济作物。有种在家里老人面前提1下这个大胆的想法试试?腿骨都给你敲成8截! 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商业也变得越来越繁荣,纸张、墨水、书籍、铁制农具、炊具、白糖、白酒、啤酒乃至茶叶等等商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然后通过6路和水路运往全国,变成消费者喜爱的商品。纸张、书籍、墨水这些卖得很便宜,却是供不应求,铁制农具、炊具、白糖、白酒、茶叶等等这些卖得很贵,却仍然是供不应求。 那本已经崩溃的经济正在迅速恢复,与经济1起恢复的,是汉民族那已经被打垮了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