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万历四十六年三月,后金奴儿哈赤发兵进攻明军。临行之前,奴儿哈赤书“七大恨”告天。四月十五日后金步、骑围攻抚顺城。 杨广拿到了所谓的“七大恨”的原文,笑的快抽住了: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朝无故杀害奴儿哈赤父、祖) 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奴儿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命)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叶赫由于得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明当局逼迫奴儿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获庄稼;)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明朝派兵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麻蛋,既想当女表子,又想立牌坊? 打仗入侵还要找个好借口,特么的,不愧是茹毛饮血长大的,人话都不会说,想装个可怜,不过成了个四不像罢了。 礼部这下子是真的有活儿干了,依着这些人的笔头子和嘴皮子,能骂的后金奴儿一头碰死了事。 当然,依着杨广的了解,只怕这奴儿也是个脸厚心黑之人,恼不得会加快入侵的脚步。 饶是如此,杨广还是给礼部布置了任务,一定要骂痛快了才行。 为此,皇帝竟然增发了一个所谓的特刊,每天发行万分,一定要让大民百姓了解到奴儿的无耻方好。 要说这阴损坏来,只怕是十个奴儿哈赤也比不上他一个,手段层出不穷的陛下,甭提其他,只是这个特刊一出,不明就里的百姓立即义愤填膺起来。 外族对我大明一直虎视眈眈,现在竟然找了借口要侵占大明国土,此事如何能忍? 有心人稍微那么引导了一下下,两下下,三下下,京城,江南,西北各地竟然组成了爱国捐助会。 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有力气的捐力气(什么鬼),总之,这一番折腾下来,整个大明似乎都要沸腾起来了。 杨广下旨嘉奖了百姓的这种“自动自发”的义举,肯定了他们这种“位卑不忘国忧”的情怀,赞扬了大明百姓的血性,同时号召三军将士用命,一定要将侵略者赶出去,予以他们沉重的打击,才能让侵略者知道,大明是不好欺负的,大明的百姓和将士们是有血性的,绝不姑息和容忍任何的侵略行为(总觉得像是在听报告,难道我这些天电视新闻看多了的缘故?) 这样的圣旨颁布下去之后,果然民心军心振奋,后金奴儿才刚刚誓军结束,没想到大明这边儿就已经准备好了战斗了。 现在的消息不畅,边境上对于各色人等的盘查严密非常,就算你是商队,那也不能通行,当然,若是有皇帝的圣旨,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若不然,一个叛国通敌的大帽子下来,谁也扛不住啊! 再者说了,行商之人多么地奸猾,如何会趟这种浑水啊,大明这么大,哪儿不能做生意,非得和奴儿做生意? 至于东北,本来就民风彪悍,外加上有心人的各种煽动,几乎全民皆兵了。 杨镐等人厉兵秣马,就等着后金过来了。 当然,他们期盼的还有京城的消息,当今手段了得,他的消息竟然比他们这些前线的更加明了清晰,让很多人又是心惊,又是胆颤。 杨广可不知道自己如今已然成神了,不过这次,他总要给后金奴儿一个美好的教训才行,省的今天你来,明天我来的,烦也烦死了。 将奴儿哈赤弄死,让他儿子报仇多好,到时候借口都是现成的,比如说大明无缘无故地杀了我的曾祖,祖父,父亲,看吧,多么完美,自己真是太过体贴善良了! 为自己的善解人意点赞! 当然,如果这次奴儿哈赤的儿孙们能活下来的话,再来提什么报仇的话语好了。 反正他不着急,这是真的…… ☆、第128章 明神宗6 让杨广热血沸腾的战争终于来了,有了红夷大炮的嫁入,以及神机营的参战,这次的战斗,基本上就是一面倒的局势。 大明的武器装备比后金奴儿高了不知道多少个级别了,不过奴儿的机动性却是比大明军队要强悍许多。 尽管有大炮和神机营的加持,不过奴儿哈赤仍旧是带着残存的部队逃了出去。 据说这位似乎很惨,所谓的八旗勇士,只剩下了数十骑而已。 他是能逃回去,可是逃回去之后要是能收服了如今已然乱了套的后金各部落的话,能重振旗鼓再战的话,杨广才佩服他呢。 等待奴儿哈赤的到底是什么? 到时候他就知道了,杨广笑的很神秘,真当自己是傻子,没有一点后手啦? 组合拳什么的,自然是不能一下子都放出来,这后手自然就是要给他们看一场妻离子散的好戏才行啊。 大明的指挥官杨镐是个谨慎之人,见好就收,将穷寇莫追的真理贯彻了个到底。 这种稳健的,没有冒险精神的将领却是杨广直接任命的,这下子抚顺大捷,杨镐名利双收,迎来的并不是朝野的赞赏。 呃,应该说民间对他的风评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朝堂上就不是那么和平了。 饶是杨广最为厌恶的就是狗咬狗一嘴毛的情形,不过这次,还是有数个言官站出来,弹劾杨镐。 不过这些人都是小猫小狗,都是被退出来试探大老板杨广的反应的。 杨广相信,但凡自己流露处那么一丝半点的暧昧来,立即地就有很多人能狠狠地咬上杨镐,不割下几刀肉来,这些人是绝对不撒嘴的! 杨广并不觉得杨镐会是个拥兵自重之人,就依着他那个谨慎的性子,只怕是三军回朝之后,他就该请辞了吧。 所以,这么个把个言官,杨广还真没放在眼里,直接将折子留中不发,杨广觉得自己的态度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