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张鹤自然明白,正如上一次李寻所言,宋氏躲在她那儿,李寻完全能报官声称她扣押他的田仆。而若柳大山在还未退佃便上门,她若插手便也要吃官司。 “谨遵娘的教诲。”张鹤道。 柳氏颔首:“若有必要,可遣人回张家。免得让人以为张家无人,敢随意让狗跑到张家的地方乱吠。” “是!”张鹤有些受宠若惊,虽说她完全没想过要借助张家的势力,可柳氏的好意她也不会当着她的面拒绝。 张雁俨然有些不服气,可柳氏的安排他又不能反驳,便只能闷闷地坐着。 “你也去安置吧,倒是还未见过新妇与鹿哥儿,你让她们到我的屋来。”柳氏起身准备离去,又对张鹤道。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没想到吧,有加更!!是不是要表扬一下方便面呀?? 大哥牛是个高智商的人。 谢谢书枫扔了1个地雷 关于张雁喊夏纪娘做“二嫂”其实有些地方也是这样的称呼,但是方便面想了想,还是通俗一点,改一下吧。 第76章 初雪 张家的祠堂是从高祖父张胤当官后便开始修建, 原本只是三间四架的规模, 后官位上升后经扩建成了三间五架, 有九堂六院共三十余间房, 占了约三十亩地。门前有一个池子,每逢夏天池中的荷花便会盛开, 为张家庄再添一抹靓丽的艳彩。 祠堂里面的牌位从张胤的祖父开始,一直到张鹤的父辈, 除了无资格进入张家的祠堂被供奉的人外, 满满当当地摆放了七十多座。它除了供奉祖先所用, 还是家塾所在,不仅是张氏的子弟能到此进学, 连张家庄的一些外人也可到此进学, 不过笔墨纸砚外人需自备。 祭拜过了祖先,各家便将供品撤下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食用。张鹤已经与张雁分家,自然也自备了一份供品, 不过回到祖宅后需要与张雁一家一同进食。 柳氏、小柳氏与夏纪娘正在内堂闲聊,而张显与张雁的两个儿子张桂芳、张桂怡则在边上戏耍。他们刚刚从柳氏她们的手上拿到了冬除钱, 虽说一般按年龄给, 可小柳氏以十倍的数目来给也不见眨眼的, 把他们高兴坏了。 “娘,我们回来了。”张雁与张鹤径直去见了柳氏。 “可还顺利?”柳氏问道。 “都很顺利。”张雁回。 “嗯,你们先回去换身衣衫。”柳氏道,又吩咐婢女,“吩咐厨房, 准备晚食吧!” 待张雁与张鹤换了衣衫出来,小柳氏便好奇地问张鹤道:“二叔,我听二嫂说你挖出了几个奇怪的芋,可是有这回事?” “是有此事。” “那你为何不带过来让我们瞧一瞧?你们虽不知那是什么,可大郎见多识广,兴许知道那是何物!”小柳氏直白地说道。 “……”堂上的气氛登时便冷了下来,而小柳氏似乎毫无意识,向张雁阐述夏纪娘描绘的块jīng,“青huáng色的皮,又是长在地里头,一株苗可长五个芋子,大郎,你快说那是什么?” 张雁被她说得脸上一臊,他连锄头都未曾扛过,他哪里能知道那是什么?平日里到田里去巡视,所见之物也是五谷、蔬果,地里长得除了芋艿、葛根,他还真没见过别的了。 他若说不出来,岂非要在张鹤面前丢脸了?他心中责怪着小柳氏,脸上不动声色:“莫不是长坏了的芋艿?” 张鹤憋着笑,她才不相信张雁会知道,而此物恐怕除了穿越者,恐怕也无人知晓了。受到四面八方递来的疑惑的视线,张鹤才道:“坏倒没坏,我觉得它并不是芋艿,因为它的皮十分光滑,里面也是淡淡的huáng色。我将它剁碎喂了家禽,发现也没事,说明它是可食用的。” “真不是芋艿?”小柳氏问。 “的确不是,我还留意到每个芋子上都会有几个芽眼,而若将每个芽眼分开,也能继续生根发芽。若来年它还长出这么多芋子,我便带一些来给娘、大哥与大嫂瞧一瞧。”张鹤寻思若想要快速推广土豆,通过张家的势力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虽然她不喜欢张雁,可在推广高产量作物、尽量使得更多的人获利这方面不应该掺入过多的私人恩怨。 “琢磨那些东西做甚?倒不如多种些稻谷、大豆。”张雁的反应倒也在意料之中。 张鹤并不急在这一时,便笑了笑:“大哥说得是。” “还有什么有趣的事吗?”小柳氏又问夏纪娘,“我在抚州结识的都是大家闺秀,平日里也只是聚在一块儿赏花、做女红与抚琴,她们可不知道这些有趣的事情。” 夏纪娘向来不多言,只是被小柳氏缠着聊了这半日,也说了一些清河村发生的事情。即便清楚小柳氏说话过于直白又耿直,可夏纪娘险些便招架不住。好在柳氏也在,见她说得太离谱时便会开口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