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至于另一间则只用来存放粮物,不过大缸里也没存多少谷物。这些谷物还是张鹤购买的传统稻谷,因非系统仓库之物,便存放不进去。 夏纪娘已经知道张鹤所种的田亩数,就如稻田五十五亩而言,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上田能产稻谷三石,中下田则只有两石左右,以全部两石五斗来算便有近一百三十八石。这么多石粮食,仅靠目前的器皿是装不完的,更别提还有茄子、夏大豆与萝卜。 “再有些日子便可采收银茄了,二郎想好了如何贮存了吗?”夏纪娘问道。 张鹤没想到夏纪娘立马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她若是说服不了夏纪娘,那自己先前贮存茄子根本就是假的事情就bào露了。思来想去也勉qiáng只能想到一个蹩脚的理由:“我是想等银茄差不多可以采收了便立刻找愿意买银茄的商贾来采摘,如此一来便无需我费尽心思贮存了。” 夏纪娘颇为赞同:“这倒是不错,省得你几天便要疲于奔波。只是此处离县城太远,即便有人愿意前来采收,也难保他们不会将银茄的价格压低。” “跟紫瓜一样的价格如何?” “倒不至于这么低。银茄味甘,比之紫瓜要好上许多。富贵人家也多食用银茄,可即便银茄结果比紫瓜多,却依旧难求。”夏纪娘说着,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张鹤一眼,“况且二郎的银茄不仅虫害少,坏掉的幼果也少,若无意外,它的口味甚至比二郎所种的紫瓜还要好上一些,以七十文一筐的价钱而言也不算高。” 张鹤看着夏纪娘的眼神便不只是看心上人这么简单了,有了夏纪娘,她感觉自己再也无需吃“不懂行情”的亏了! 忽然被张鹤用异样的眼神盯着瞧,夏纪娘心中微鼓,面上不动声色地问:“可是觉得我说的不妥?” “没有不妥,纪娘可真厉害,什么都懂!” 张鹤这与众不同的夸奖方式让夏纪娘有些羞意,她自幼听别人夸她最多的话便是“手脚勤快”、“通达事理”、“体态匀称”。可这些在世人的眼中都是女子该具备的,也就无没人会认为她很厉害了。 “二郎也很厉害。”夏纪娘回以一笑。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张鹤,竟能摆脱当初落魄的境地、绝处逢生,谁能说她不厉害呢? 张鹤都不曾发现自己的嘴角已经翘得十分明显了,夏纪娘不再看她这呆傻样儿,道:“八月稻谷也该成熟了,一百三十多石粮,只靠这些器皿怕是不够存放;还有八月中旬也得收大豆,大豆需与稻谷分开贮存;另外九月想必也要收莱菔……” 夏纪娘条理清晰,对于何时采收作物,在她根据张鹤告知播种的时候便已算清楚。产量如何,她心中也有数。 “将这两处腾出来作贮存粮物的粮仓如何?”夏纪娘最后问道。 “听纪娘的。”张鹤道。 若非不想让夏纪娘生疑,她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贮存的问题。 如今大部分农户所采用的贮存粮食方式只是将它装进竹编织而成的“囤”,在“囤”的底下垫一些木板以防cháo。可它的防cháo效果却远远没有粮仓来得好,而且鼠蚁容易从“囤”的底部挖dòng,偷吃粮食。 只是粮仓又哪里是寻常人家能轻易搭建的? 不过她也想起了幼时在外公家中见过的贮存粮食的金属粮仓。家用的金属粮仓便是用一段段的铁皮堆砌而成的粮仓,不仅能防鼠蚁还能防cháo,而且在空间的利用上很合理。 只是如今的锻造技术很难打造出来,而她也没空在锻造技术上花费心思研究。不过她可仿金属粮仓来打造一个相似的粮仓,要易装卸,又坚固,还得防cháo、鼠蚁。 铜铁的锻造技术已经排除了可能性,若是陶瓦又显得笨重易破碎,竹制的并不牢固,容易变形而发生倒塌。思来想去,最后张鹤认为最稳妥的应该是用木头打造类似木桶那样的器具了! “纪娘,你说只靠这些瓦罐怕是不足以贮存上百石粮,我想找木工帮忙打造几个大匣子。匣子的底层三四尺高便足以,再用四块木板相镶成方形层叠上去……如此一来,一个大匣子便可装十数石粮。” 夏纪娘微微诧异,随后莞尔:“二郎奇思妙想,能想出如此妙法,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她可不敢因此沾沾自喜。她道:“这哪里是我想的,我也不过是从别处听来的。这两日得准备拜门的事情,等忙完了这段时日,我便请木工帮我造匣子。” 张鹤说的“拜门”便是回门,经她这么一说,夏纪娘才想起过两日便得回夏家了。拜门需要张鹤准备绿缎、做工jīng细的鞋与枕头等,她寻思着张鹤当初给的聘礼中便有绿缎,虽然部分聘礼到了夏家的手中,可还是有一些是作为她的嫁妆带了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