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作为皇家最大的园林,玉津园拥有千亩良田,种了小麦与水稻等粮食,每年栽种水稻、收割小麦的时节他都会来看插秧、刈麦,以示帝王对农业的重视。 园中还有汴梁最大的动物园,里面养了占城、江南等进贡的白象几十头,及孔雀、犀牛、狮子等珍shòu。 赵老大除了来关心农事、游乐之外,也会在这边习she,几乎一年要来两三趟。 到了玉津园,首先要进行的是观看刈麦的活动。赵老大坐尊位,跟从他过来的臣僚们分别站在两边,然后玉津园官吏一声令下,田中的农夫便开始收割麦子。 沈霁看得想打哈欠。正好jīng神不济的赵老大走神之际瞥到她的小动作,有些不高兴地把她喊出来,问:“刈麦对你来说,便是这般无趣?” 看到沈霁撞枪口上了,沈亿陆心里也着急,就要出列请罪,沈霁却问赵老大:“官家,刈麦当然不无趣,可是咱们这样gān看着,确实挺无趣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 “官家观稼乃是重视农桑、关心民生、勤政爱民的体现,不过只是坐在这儿看着,哪能体会到百姓刈麦的辛苦?不如咱们下地吧!” 此言一出,让不少人倒吸一口凉气,年少的赵德芳站出来道:“自古观稼皆是如此章程,爹爹乃天子,何必跟农人一样亲自下地?” 本来赵老大是不想下地的,想着既然沈霁想要下地,那就让她们这些年轻人下地好了。可听到自家儿子的话,他瞬间改变了主意,决定以身作则:“我既是天子,也懂‘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之理,若不能亲身体会百姓的疾苦,怎能叫爱民如子?” 于是他豪迈地用襻膊挽起袖子、裤腿,就吆喝着众人跟他一起下地割麦。 众人:“……” 虽然内心是拒绝的,但皇帝都做表率了,他们焉能躲懒?便慢吞吞地脱了长靴,跟着赵老大一起下地。 而率先提出这个建议的沈霁早就溜到田间,问农人要了镰刀,她还殷勤地把多余的镰刀分给她爹跟薛正安等人。 沈亿陆:“……” 你个不孝子,也不看看你老子多少岁了,今天弯腰一下,明儿回去就直不起腰了信不信?! 沈霁不知她爹心中的怨念,怂恿曹璨与薛吉等人跟她比试谁割的麦子又多又快。 曹璨虽是武夫,但不代表擅长刈麦。薛吉就更不用说了,打小一点粗活都没gān过,又怎会刈麦?所以沈霁很快就甩开了他们一大截。 而赵老大割了会儿便气喘吁吁,直起腰来还头晕目眩,感慨道:“刈麦真是辛苦,百姓不容易啊!” 他又割了会儿麦,等自己实在是撑不住了,才在王继恩等人的劝阻下停下来。 洗完手脚,他一边把靴子穿上,一边问沈霁:“你以前割过麦子吗?怎么如此利索?” 沈霁道:“前些年小子的祖母亡故,小子回太康居丧守孝期间,也在自家的田间走动,所以知道如何割麦。” “原来如此。” 经过这次的劳作,因噩梦而萦绕在赵老大心头的yīn郁总算是散了些,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身体没有那么乏累了。 休息了会儿,他又拉着几人去习she。 曹璨的箭术依旧那么高超,赵老大很是欣赏,觉得不能làng费了他这一身武艺,便任命他为赵州、并州、代州等五州的兵马都监。 曹璨愕然,薛正安笑着轻拍了他一下:“高兴过头了吧?还不赶紧谢恩!” 曹璨这才反应过来,急忙谢恩。 赵老大朗声笑道:“都是大宋的好儿郎,大宋的未来还是得靠你们!” 沈霁望着他,想起她娘与她说原著里继承赵老大之位的是赵光义,那么大概率男主吴元逸娶得就是赵光义之女。 她娘去年说过她与吴元逸演对手戏还有十年,也就是吴元逸二十一岁时会成为驸马,结合这件事算了下时间,赵老大大概也没有几年了。 赵老大正值壮年,怎么会驾崩呢? 沈霁注意到赵老大身材魁梧,因这几年没有亲自领兵出征,所以身上长了不少肉,显得有些发福。赵老大还喜欢喝酒,不排除因为喝酒喝出了毛病。 于情于理她都不希望赵老大猝然离世,便道:“官家经过刚才的锻炼,气色好了许多,可见运动和锻炼身体是能qiáng身健体的!” 赵老大笑了笑:“你想说什么?” 沈霁眼睛滴溜地转,道:“我不是言官,也不是朝臣,不能随便提建议。” 要不是沈霁之前百般推辞赵老大给她封官的举动,她这番言论只怕会被人认为她是眼红曹璨被封官,所以也在讨要官职。 赵老大朗声道:“你向我提议的事情还少吗?今个儿怎么矜持起来了?我准你提,别像个娘儿们似的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