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什么神算不神算的?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韦叔瑜笑容越发灿烂,倒不是真的被宋庆柏吹捧得忘乎所以,而是带着七分怡然和三分无奈的笑。 “哦?莫不是韦参谋已有对策,所以才赞同的?”宋庆柏困惑道。 若非孙良朋不在,他也没个能给他答疑解惑之人,他也不会来跟韦叔瑜交好。不过,孙良朋的确劝过他可以向韦叔瑜寻求帮助,可他对韦叔瑜自然不会像孙良朋这么亲切。 “最好的对策就是避而不战。”韦叔瑜道。 “可韦参谋不是……” “可是避而不战不是将军的心思,而且避而不战也有隐患之处,日后定会成为一把悬挂在将军头上的利刃,所以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而我要做的事情不是算出这件事情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而是在将军做出决策之后要考虑如何妥善地达到将军的目的。” 宋庆柏怔了一下,韦叔瑜又说:“将军不是那种只会听别人的建议行动的人,他心中自有一套想法。他不需要别人教他怎么做,也不会走别人规划好的路。” 宋庆柏不禁暗自感叹韦叔瑜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可实际上心思比文官还要细腻,他同时庆幸自己来与他交好没有错,总算是学到了点东西。 “可万一将军错了呢?”宋庆柏又问,毕竟如果他是邺沛茗,也不会需要一个不给正确建议和意见的人。 “那就加以规劝。” 宋庆柏觉得他前后的话似乎矛盾了些,韦叔瑜却笑了:“是否觉得我的话很矛盾?其实只需记住,我们是辅助将军之人便行了。” 宋庆柏还想与他深谈,便邀请他一起去吃酒,韦叔瑜婉拒道:“近日内,将军一定还会再提此事的,先回去做好出战的准备吧!” 目送韦叔瑜离去后,宋庆柏也待回营帐加紧操练手下的兵士,可是他想了想,邺沛茗虽然有这个心思,可毕竟还未真正下决定,他若加紧操练而传出些风声,便会给邺沛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韦参谋,你虽然心思细腻,可有时候想的也会有些多了。”宋庆柏轻叹一口气。 第98章 另谋 此时大雨淋漓,邺沛茗身穿她的银色铠甲巡视在安置生病的兵士的营帐中。雨水透过缝隙滴湿了她的衣衫, 可她也浑然不觉。此番邺沛茗为元帅统领全军, 而严马身为循州都指挥使此番只在邺沛茗的底下任副元帅。 陈沅岚已经习惯了邺沛茗隔三岔五便要出征, 即便如此, 这种时候出征的地方显然要比以往更加远, 变数也多。 “这种时候你越是高调,越王到最后便越不能容忍你。反正最后即使赢了这场战, 你也什么好都捞不着。” “高调?” “可不是?你的招贤令虽说只从千百人中挑了几十人而已,可那些文人举子仍旧聚集在韶州附近, 等下一次招贤令。闲暇之余便开起了私塾, 因此而去进学的人也多了。” 邺沛茗诧异道:“这是何时的事情,我竟不知?” 陈沅岚翘了翘嘴角:“你堂堂韶州刺史, 亲自颁布的招贤令,你竟不知此事,是否失职了?” 似乎没想到邺沛茗也有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天, 陈沅岚看起来心情颇为舒畅。邺沛茗愣了一会儿,有些失笑:“是啊, 我也有失职的时候, 那夫人能否指点一二,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你素日里忙于公务, 不曾留意这些情况也属正常。” “无需安慰我,这些事情我该考虑到的。不过多亏有你,我才不至于继续忽略这件事。” “此事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别又找事情让自己劳累了。” 邺沛茗勾了勾陈沅岚的鼻子:“此事自然重要。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明白为何有些人会反对我出征了, 怕是担心我一旦离去,我刚实施的政策便会付之一炬。我也想的不够周到,这种事情的确可能发生。” 陈沅岚想起自己初来韶州时看见的情景,也明白了邺沛茗的忧虑,她问道:“既然如此,你打算如何处理?” 邺沛茗深思一番,又问陈沅岚:“我让南哥留在此主持大局,你认为如何?” 陈沅岚道:“你有意培养南哥,我可以理解,只是南哥经验尚且不足,是否过于轻率了?” “若想让他以后能独当一面,总要放开手让他试一试。” 陈沅岚不再对此事置喙。 翌日,邺沛茗找来邺南、石大明和韦叔瑜等心腹议事。他们原以为邺沛茗自昨日之后应该会再等一段时日才找他们的,却不曾想这么快。 “今日在此的都是自己人,我有话就直说了,你们也是,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不必顾虑太多。”邺沛茗道。 石大明出列道:“昨日属下不在,不知发生了何事,但是听都虞候说,似乎与王爷征召将军出兵援助福建都督有关?” “正是,克瑾认为我是否要出兵?” 克瑾是石大明的字。自随着邺沛茗的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成家立业后,他们之间的称呼也渐渐地变了。加冠后的众人都会取一个字,饶是大老粗的马锋也找邺沛茗取了一个“伯冲”的字。 私底下他们的称呼也会如以往那般亲密,只是如今是谈论公事,呼其职务显得过于生疏,而呼“哥”又显得公私不分,所以呼字是最为妥当的。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兵士们勤加操练,不正是为了这一刻吗,为何要避而不战?”石大明道。 “此言差矣,若盲目出兵,那也只会枉送兵士们的性命,得不偿失。”朱光卿道。 “这怎可说是盲目出兵呢?若因担心瘴疠和风雨就畏畏缩缩的,岂是大丈夫所为?”李子建道。 “属下愚钝,敢问将军有何打算?”马良才倒不说自己的意见,反问直接问邺沛茗的打算。邺沛茗昨日的态度已经很是明显,不过他不认为邺沛茗是莽撞之人,这么坚持定是有理由的。 众人这才偃旗息鼓,也纷纷看着邺沛茗。 “我之所以让你们各抒己见,便是想知道你们的想法和心意,我不想给你们留下过于武断的印象。”邺沛茗道。 众人道:“将军言重了。” 邺沛茗笑了笑,正式进入主题:“我之所以要答应出兵,第一,我是先王提携上来的,先王于我有知遇之恩,他的遗志尚未达成便落在了王爷的身上,既然如此,身为臣子,我自该尽力报先王的恩情。” 众人默然,邺沛茗之所以能有今日都是靠她争取来的,但是无疑是越忠王赏识她,才给了她机会。邺沛茗对越忠王是忠心的,如今越王的辖地要面临威胁,她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其次,即使不看在先王的恩情上,哪怕王爷猜忌我,我也不会做出叛主的行为来,你们可能理解?”邺沛茗意味深长地问。 众人已非当年懵懂的小伙子,邺沛茗的话他们自然懂:“属下愿誓死追随将军,与将军同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