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肃顺嫉妒奕议和功劳,劝咸丰不要回銮
姐,我暗地里盼了好久啊。 我何尝不是呢,想见婉贞。 姐,你又瘦了? 我还好,更瘦的是皇上。 皇上的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六月天,冻死一条老绵羊,真是说来话长。 那我听你说啊? 咱们出去走走吧,边走边说,避暑山庄,你还没来过呢? 嗯。 真有这么严重? 有,肃顺居心不良,在承德尤其明显。 皇上,难道一点都不觉得吗? 正宠着他呢,言听计从的时候,怎么会觉得呢。 姐,你可有对策? 还没有呢,将来局势的变化很难说。 那皇后总应该知道点吧。 知道,也没用,她是个老好人不顶事。 那我跟七爷来能管用吗? 多少管点用,不过真正管用的在京里的恭亲王。 我明白,六爷心里会有数的。 没错,如果连六爷心里都没数,将来的局势就不堪设想。 咸丰在西暖阁里睡不着,起来走来走去,他看见兰儿在看折子。 皇上又一个折子。 又说些让我头痛的事了。 是好消息,六爷说已经正式和英法两国议和换约,和局已经谈定了,六爷还奏请皇上回銮呢。 咸丰接过折子看了看,还不是起驾回京的时候,英法联军还没有完全撤走,京城市面还没有完全恢复,人心也未曾大定,不能就这么回去。 从现在开始准备,至少也要一个月才能动身,到时候洋兵已经退完了。 再说。 皇上一人身系天下,只要坐镇京师,人心自然就会定了。 你就这么急着回去? 皇后也这么想,谁不想回家,为大局想,为天下计,皇上都应该早点回銮。 他站起来背身。 皇上。 你不知道我的想法和顾忌,你不明白。 皇上既然这么说,六爷,这道折子该怎么批? 就发给军机处吧。 是。 在军机处,肃顺问道,你们军机的意思呢?也赞成现在回銮吗? 端华说没有理由不回去。 这是什么话? 载垣说,和局已成,洋人退兵,干嘛还留在热河。 肃顺闭眼休息,靠着椅子。 瞧瞧,你的老毛病又犯了,老六,你有你的想法看法,你就说出来啊? 我说出来,我说出来不算数。 六爷,那谁说了算数? 除了皇上还有谁啊,你们也不多花点脑筋,皇上是什么想法,什么看法,你们以为皇上真的想现在就回銮吗? 哈哈…… 其实呢,咱们心里头都没有数,回不回去,皇上还不是听你的。 你这话,要是让皇上听见了,可是送了我一顶忤逆。 不管忤逆不忤逆,我只想知道,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 为什么? 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今天有人给我来了一封信。 谁怎么讲啊? 陈子鹤,他说事情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恭老六这次办辅局,会弄得灰头土脸,尤其是圆明园被烧之后,他简直是无法收场,谁知道事情急转直下,英法联军的态度来个180度转变,和谈就很顺利的谈成。 哎,这是好事吗? 不错是好事,尤其对鬼子六更是好事。 可带着酸味啊。 不是酸,这叫事理不明,京师里恭老六的声望直线上升,不仅洋鬼子夸他开明通达,甚至有些不明事理的总督、巡抚,还写信向他道贺呢. 恭老六这不是因祸得福了吗? 这可难说,恭老六跟洋人勾搭的紧,皇上还不很清楚,皇上最痛恨洋人了,往后还有好戏看。 就为了这个理由,所以暂时先不回去。 现在回去,岂不是更助长恭老六的声光风采。 呃,不过我以为皇上看重的并不是这一点。 当然,皇上有皇上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我们绝对要有责任为皇上设想。 澹泊敬诚殿上,肃顺给皇上请万安。 什么事情,你说? 是,洋人要大清皇上递国书,这件事在合约上并未议定,一旦马上回銮,洋人必定趁机纠缠不休,到时候徒令皇上烦心。 嗯。 其次洋兵主力虽已退至天津,但在京城仍有驻军,若不尽撤,则天子脚下驻有洋兵,实在是骇人听闻之事啊。 没错,这是我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 至于所谓圣驾早返,人心可定,不过是浮云而已,只要在京的王公大臣能够稳定大局, 这人心不再浮动,市面也可恢复,因此,臣以为,在递国书之未定,驻京洋兵未撤之前,恭亲王奏寝回銮之事应暂无拥议。 好, 肃顺确实有见底,军机都听见了。 是。 就照肃顺的意思,拟制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