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三次合肥之战(1)
这次,已经是东吴第三次进攻合肥了。合肥,似乎成了孙权心中一根刺。 孙权第一次进攻合肥,是在二十三年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孙权携胜利之威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 其实合肥在孙策时代就被吴军攻下过,不过后来孙策死后又被曹魏的合肥太守刘馥多回去,孙权这次进攻合肥正是趁刘馥病死之时进攻。 至于孙权为什么要打合肥,原因在于合肥往南接入淝水,淝水又往南接入濡须水,濡须水再往南则是直接接入了长江,这么一来吴军的水军就直接可以用战船运送士兵到合肥。 而合肥再往北,便是曹魏淮南防御体系重镇寿春,东吴如果拿下寿春,边就可以直接北上徐州以至于逐鹿中原,至于后勤则可以通过水运直接输送到北方。 而对于这次进攻,魏军顽强的在合肥抵御了四个月,在战况紧急之时二十六岁的孙权甚至想亲自带着突击队冲锋,再后来张昭之弟张纮劝谏之下才作罢。 后来曹魏时任合肥太守蒋济假造情报说从许昌有魏军四万大军增援到来,孙权见吴军士气耗尽,无力再战只得无功而返。 第二次合肥之战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逍遥津之战,此战直接让张辽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将。 这次则是孙权和刘备对于荆州南郡的归属问题发生争端,后来吕蒙带兵巧取了长沙,零陵,贵阳三郡,在既定事实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刘备与孙权签订“湘水之盟”,划定了孙刘两家在荆州的势力范围。 后方得以安定并且扩土三郡的孙权,再次发兵十万进攻合肥。 而这次,曹魏合肥守军仅仅四千余人,但是在城内守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张辽率领八百精锐士兵在拂晓时突击吴军营地,把孙权逼得直接上了座小土山才得以避难。 而后来吴军士气低落,一时间无法攻下城池只得开始撤退,在这时孙权发挥了他作为领导的带头作用,主动为大军垫后,不过这个带头作用可能有点过了,张辽得知后再次率领士兵大举出击, 而这次,孙权面临了背水一战的境地,不过按吴军那时的士气,恐怕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孙权在贺齐等将领率领的亲卫部队死战下才得以走脱。 这仗也让江东留下了“张辽止啼”的传说,以至于直到将近两千年的后世,还有人给孙权起戏称“孙十万”。 如今的孙权,再次到了合肥,这次他的老对头张辽在之前曹丕伐吴的路上病死, 现在驻守合肥的魏将,是已经将近七十岁的满宠,这位曹魏老臣也是自打曹操起兵时便追随曹操,同时满宠多年以来执掌曹魏的司法工作,被人冠以酷吏之称。 满宠虽说不是专门负责军事工作的官员,可战略眼光上一点都不比优秀的将领差,满宠到任合肥后,便立马开始了防务的整顿。 满宠很清醒的认识到合肥绝对是东吴进攻的重点。因此,当孙权的大军杀到合肥时,合肥城早就城门紧闭,在南城门,满宠亲自穿着铠甲站在城头鼓舞士气。 而刚刚才从战船上下来的孙权骑着一匹骏马,远远的望向了守卫森严的合肥城。 “子瑜(诸葛瑾字子瑜),满宠一介文官,七十有余,治军如此严谨,不可思议。”孙权感慨道。 诸葛瑾看着孙权感慨,诸葛瑾便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看来这次征合肥,大概率是又要无功而返。他也只得安慰道: “陛下,我军更多的是为了策应蜀国东征,我军北征合肥牵制魏军,已经是达到了目的。等到蜀国作战胜利,我军再乘机北上,蜀国若败,我军撤军也无损失。”诸葛瑾也只得先宽慰宽慰孙权。 孙权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每次以优势兵力围攻合肥,总能以各种意外的情况失败。 “子瑜,这合肥难不成真的成了我吴国逾越不了的屏障。”孙权的语气已经有些失望了。 “陛下,末将有一计献上。”孙权正在感慨着,一员年轻的将领对孙权说道。这位小将,正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 “哦,你说。”孙权是非常欣赏眼前这位年轻人的,毕竟诸葛恪才思敏捷,再多次公开场合说话都说到了孙权的心坎,最典型的一次,便是孙权问诸葛恪:“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那个更聪明?”诸葛恪的叔父,正是蜀国现任丞相诸葛亮。 孙权这个人是懂挖坑的,这个问题不管怎么回答,好像都不恰当,说诸葛亮聪明,那是直接贬低自己的父亲,说自己父亲聪明,那显然不是实话。 诸葛恪于是来了一句:“家父更聪明,因为家父懂得追随明主。”孙权听了这句彩虹屁,立马欣赏起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而诸如这样的例子,诸葛恪还做过很多,。 而在历史上,两年后的公元233年,诸葛恪主动请缨,直接平定了南方山越的大规模叛乱,收拢壮丁近十万,为东吴扩军五万,而在东吴上一个对山越能打出来这么大战果的人,叫周瑜。 “陛下,臣以为,我军可以先作出撤退之势,满宠年事已高,必然无法长时间坚持高强度防卫合肥,趁其不备我军直接转回兵锋重新进攻合肥。”诸葛恪对孙权建议道。 反正就是那个话,有枣没枣打它三杆子,反正来都来了,总不能连打都没打就撤吧,孙权这么思考着,嘴上只是给诸葛恪应了一句: “好,就按你说的办。”于是吴军在诸葛恪的安排之下,开始佯装撤退,留下了一部分精锐士兵随时侦查合肥城的动向,准备在满宠松懈之时杀一个回马枪。